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關羽處處掣肘諸葛亮, 成了劉備興漢失敗的主要原因

諸葛亮是善於治國治軍的良臣賢相,他治國治軍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嚴刑峻法,賞罰分明。諸葛亮認為軍國統帥應“明賞罰之理”,操“賞罰之政”,做到“賞善罰惡”;只要“賞賜知其所施,則勇士知其所死,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如果“賞罰不正,則忠臣死於非罪,而邪惡起於非功”。由於認識清晰與措施嚴密,在他治理蜀國期間,做到了“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

但是,有一個人,即劉備的結義兄弟,被後世統治者推為尊神供奉於武廟中享受殊榮的關羽,對諸葛亮並不“敬而愛之”,而是敬而遠之,故意掣肘,使諸葛亮在“賞罰分明”的同時出現了“賞罰不明”的錯誤——這,不能不說是諸葛亮輝煌人生中的一大缺憾。

關羽對諸葛亮的掣肘,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杜絕賢路,阻撓諸葛亮出山。

劉備從河北亡命到湖北,依靠荊州劉表,急需智謀之士贊助方略,幸得徐庶走馬推薦,方得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這本是雪中送炭的一件好事,關羽卻表示不解和反對,為什貴為皇叔的哥哥要到“路回山隱隱,樹鎖晝陰陰”的古隆中去拜望和請教一位“山野村夫”呢?儘管劉備向他解釋“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矣”,關羽仍然耿耿於懷,以至軍師初用兵時,關羽和張飛都嚷著讓“水”去抵抗曹軍,當眾出諸葛亮的洋相。後因諸葛亮一把火燒得夏侯淳屁滾尿流,關羽才拜服於地;然芥蒂之心並未消除,關羽的歧視和冷淡在諸葛亮心中種下了一個不協調的陰影。

二、貽誤戰機,放跑敵首

在赤壁之戰中,劉備和孫權聯合抗曹;劉備為偏師,負責阻擊敗北曹軍。諸葛亮分給關羽的任務是在華容道捉獲曹操,還為此立下軍令狀,關羽當眾畫押,誰知竟於華容道將曹操放跑。按照軍令狀條規,縱敵者當斬;諸葛亮確實喝令刀斧手將關羽推出斬首;只因劉備求情,關羽才免作刀下之鬼。“願依軍令”的關羽得以生存,也不管什麼軍令狀不軍令狀了。

三、破壞孫劉聯盟、坐失荊州

諸葛亮進軍西川之前,遵照劉備的意旨,將留守荊州的重任交給關羽,並叮嚀關羽務必惜守“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的方針。關羽陽奉陰違,逞強逞霸,全不把孫權放在眼中。孫權遣使為兒子索關羽女為妻,關羽辱罵使者,拒絕婚請,引起孫權大怒。關羽激怒孫權,又不設重兵預防不測。陸遜卑詞送書,關羽欣然接受,竟解荊州兵北向對付曹仁,致使呂蒙襲破荊州;關羽狼狽而逃,為吳將馬忠所獲,旋被孫權所殺,再也不盡“忠”盡“義”了。

關羽的掣肘給諸葛亮劉備的復興大業帶來災難性的惡果。首先,造成劉備統治集團內部的心理隔閡,這種心理隔閡又造成貌合神離的人際局面。至少有一部份人因關羽的劃地為牢而冷淡了復興熱情,有一部分人則因關羽的知法枉法而翫忽職守。平時大家唯唯諾諾,心照不宣,關鍵時刻就擁兵自重,見死不救,甚至叛逃投敵。過去人們常說劉備佔“人和”,現在看來,不對了。

其次,荊州易手使劉備失去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前線根據地;使諸葛亮命一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的戰略構想成為泡影。

再次,削弱了蜀國的武裝力量。荊州易幟損失不少精銳部隊,由此引發的猇亭之戰又使蜀國七十萬人馬輸得乾乾淨淨,以致諸葛亮六出祁山時,最多隻能派遣三十萬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