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貴州珍酒二代工匠:唯有匠心 不負光陰

編者按:

1975年,秉承一代偉人“萬噸茅臺生產”夙願的國家重點科研攻關專案——貴州茅臺酒易地生產試驗(中試)落戶貴州遵義匯川石子鋪。歷經十年,3000多次分析試驗,1985年10月21日至23日,試製酒透過由周恆剛、季克良領銜的業內最高級別白酒鑑定會鑑定,取得成功,業內俗稱“85鑑定”。

46年來,一代又一代釀酒人前赴後繼,創造了從艱苦卓絕的易地試驗到酒中珍品的珍酒傳奇,湧現出一批堅守傳統技藝和制酒方法的珍酒工匠,他們立足普通崗位,幹出不凡業績,續寫著新時代的珍酒傳奇。

今年10月,是試製酒透過“85鑑定”第36年,為深入挖掘珍酒工匠精神,講好珍酒故事,人民網推出歲月鑑“珍”情——聽珍匠故事·品珍酒傳奇系列報道。

“85”鑑定成功後,貴州珍酒因品質優異,不僅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而且獲獎無數。鑑於市場需求量大,珍酒便在國家號召下增產擴能。為如期完成生產目標,貴州珍酒廠積極擴建廠房、大量招聘釀酒人才,畢業於貴州省第一輕工業學校的王忠漢和李銀強,便是在此時進廠的。

30多年來,王忠漢和李銀強始終牢記學習為先、實幹為要準則,在不斷學習的同時,憑藉腳踏實地、苦幹實幹,一點一滴乾出了屬於自己的天地。如今,王忠漢已是貴州珍酒副總經理,而李銀強則是生產副總經理兼生產管理部部長。

從一線工人到管理高層,王忠漢和李銀強一步一個腳印,用實際行動展現了貴州珍酒二代傳承人的匠人匠心。

貴州珍酒副總經理李銀強。梁俊攝

學習為先築根基

1988年7月,大學剛畢業的王忠漢和李銀強被分配到了貴州珍酒廠,實習期間,兩人從釀酒最基礎的工作幹起。“學生時期沒幹過太多體力活,沒想到一進車間就是翻酒糟,幾個月下來,手掌全是血泡。”王忠漢說,儘管當時很難,但那就是本職工作,只能咬牙堅持。彼時,李銀強和王忠漢的遭遇沒有太大差別。

車間工作單調且枯燥乏味,但王忠漢和李銀強並沒有知識分子的高姿態,反而時常向老師傅們虛心請教。“我們在學校學的全是書本上的知識,但在實際操作中,才發現實踐遠比書本上更豐富、更大。”懷著虛心好學的心態,剛出校門的兩人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慢慢成長。

一次,時任貴州珍酒廠總酒師的張支雲下車間視察工作,被揮汗如雨的王忠漢吸引了目光。“張老師說,這娃兒能做事,看上去比較老實。”王忠漢記得,張支雲還翻看了他滿是血泡和老繭的手掌。正因做事踏實認真,王忠漢給張支雲留下了印象。

與王忠漢不同,李銀強則是因為好學多問結識了張支雲。“張老師當時是生產管理部的酒師,作為學生的我經常主動向他請教業務上的困惑,一來二去,就熟悉了。”李銀強坦言,釀酒是一項複雜工程,只有踏實肯學,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就這樣,王忠漢和李銀強給張支雲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印象。半年實習期結束後,兩人被編進班組,正式開始為期1個週期的烤酒生涯。在此期間,經常下車間的張支雲時常觀察著王忠漢和李銀強。踏踏實實幹滿1年後,張支雲便將兩人帶在了身邊,時時解疑答惑。

“進入釀酒行業,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煮酒熬湯撐不到老行’,因為釀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李銀強告訴記者,受溫度、環境和微生物等因素影響,可能每個釀酒週期遇到的問題都不一樣,只有不斷學習,打牢基礎,解決問題才能遊刃有餘。

無論是實習還是實操,王忠漢和李銀強都將學習放在第一位。很快,掌握了大量專業知識的兩人便憑藉紮實的業務素養、過硬的知識儲備開始在各自領域獨當一面。

貴州珍酒副總經理李銀強。梁俊攝

實幹為要出實效

“釀酒其實並不複雜,但一定要鑽進去,要深入實踐,踏踏實實幹,自然會熟能生巧。”王忠漢說,整個釀酒就是看糟醅發酵情況,而糟醅的水分和酸度只有在現場才能具體把控。

90年代初期,有了豐富工作經歷的王忠漢和李銀強分別擔任了貴州珍酒釀酒車間的主任,他們積極傳承老一輩釀酒人“走動式管理”的方法,堅持每天7:30進車間,透過眼睛看、鼻子聞、嘴巴嘗,確保當天投料的糟醅達到理想的發酵水平。

“醬香酒的釀造是環環相扣的,越做警惕性越高,很多問題就可以避免,如果事後發現問題再處理,就來不及了。”李銀強說,生產一定要深入實踐,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當然,除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預防問題外,熟練掌握釀酒工藝與發酵原理的王忠漢和李銀強還不斷總結思考,在堅守珍酒傳統工藝和不違背發酵原理的基礎上,不斷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細微調整。“堅守傳統不是墨守成規,工藝創新也不是改變傳統,而是二者相輔相成。”王忠漢介紹,現在珍酒是回甘的,這就是工藝的微調,但微調的前提一定是摸透釀造工藝。

眾所周知,醬香酒釀造工藝複雜,對糟醅的水分控制要求也頗高。“須控制在51%到52%之間。”王忠漢解釋,超過52%,雖然產量會上升,但酒會變酸;低於51%,則會糊。

實踐出真知,30餘年的一線工作經驗,王忠漢練就了判斷糟醅水分1%誤差的能力,而李銀強則能透過糟醅發酵情況,精準判斷是否缺乏溫度、酸度和水分等因素。

“釀酒最重要的是感興趣、肯學、有責任心,做到這3點,很多問題其實是可以避免的。”李銀強說,釀酒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努力還不一定有結果,如果沒有濃厚的興趣和高度的責任心,很難堅持下去。

以學習為先,築牢業務根基;以實幹為要,踐行創新理念。貴州珍酒二代傳承人秉承匠人精神,精益求精、守正創新,為推動貴州珍酒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貢獻著自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