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楊國榮80分鐘漫談老子之“道”:走向思想的深處

從300座位的多功能廳換到到700座位的西區報告廳,6月中旬華東師範大學資深教授楊國榮在上海圖書館主講“漫談道家思想”,未開場就自帶流量。這不僅在於2000年前道家老子的魅力,也在於楊國榮學術聲譽的吸引力——整場講座,楊國榮用80分鐘時間,從容、完整講完“什麼是道”,闡釋“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五千言,以“道”為核心,揭示世界本源和存在方式

講座伊始,楊國榮介紹說我國當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曾經區分了兩種不同的思想體系。一種是注重嚴密的邏輯論證、講究從前提到結論的層層推論,表現為重形式的思想體系。另一種則是重實質的思想體系,它不一定有嚴格的演繹化層層推論,但這種思想體系總是包含一個“核心觀念”,其整體思想都圍繞核心觀念展開。楊國榮認為道家思想近於後者,屬於比較典型的實質體系。《老子》一書的五千言就是圍繞“道”這個“核心觀念”展開的。

不同版本的《老子》封面

道家所闡釋的道,楊國榮認為需要從兩個方面加以理解。其一,“道”被認為是存在之本:整個世界的本源。依照這一理解,萬物來源於道,以“道”為根據。其二,“道”又是存在的方式:世界以及人自身都依道而“在”(“道”在詞義上本身就含有方式、途徑之意)。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也,非常道”即開宗明義,進行了概要的、否定式的描述。這句拗口的話,楊國榮娓娓道來,第一個“道”是老子所要闡述的觀念,“可道”之“道”含有“言說”“引導”的意義,這一視域中的“道”是可以言說併合於日常行為規則。“非常道”則可理解為“超出日常語言之域並不同於特定行為規則的存在”。也就是說,作為老子核心觀念“道”,與日常所言說的、指引人們行為的“可道之道”不同。

在《老子》第十四章,老子對“常道”之道進行了更具體的描述。相較於可以言說並引導特定行為的“道”而言,老子所理解的道是以不同於感性規定的形態存在的,處於“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狀態,即不能以目去看、不能用耳去聽,也不能用身接觸。這表明,“道”是超越於我們用感官的方式去把握的存在物件。

道的五個特點:混而未分、先天地生、獨立不改、周行不殆、為天下母

如果“道”是超出日常語言的存在,不是日常人們所理解的“常道”,那麼“道”究竟是怎樣存在?楊國榮認為,在《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對“道”作了正面的闡述,它包含了五個特點。

“道”處於混而未分的狀態,所謂“有物混成”。“混成”意味著“道”沒有分化為多樣的事物,而是呈現為統一的整體。後來莊子《應帝王》篇關於混沌的寓言,也表達了類似的觀念。混沌沒有七竅,為了讓混沌能看能聽,南海之帝、北海之帝每一天為他鑿一個“竅”(感官),“七竅”(七種感官)成而混沌死。這就表明:最本源、最真實的形態是不可分的,在老子那裡,“道”就是混而未分的一個整體形態。

沒有七竅的混沌(圖片來自網路)

“道”是先天地生的。“先後”表現為時間性,“先天地生”表明道是最原初的,存在於天地之先。引申而言,“道”具有超越時間的性質:與天地包含特定的時間性不同,道並不受具有時間性的物件所限定。

“道”以自身為原因,老子以“獨立而不改”表達這一含義。道以自身作為存在和活動的原因,並非是經外力推動而產生變化的。楊國榮將這一觀念與基督教的視野作了比較:基督教預設一個超然的上帝,認為上帝創世,這一意義上的上帝同時構成萬事萬物的第一推動力。但老子則否認有超越於萬物之上的存在,在他看來,事物的運動變遷都來源於自身的原因,所謂“獨立而不改”便突出了原因的內在性。

“道”周行而不殆。道的變動原因在於自身,而它的執行過程則具有不斷迴圈的特點。這種迴圈固然不同於進化,但也有別於無窮後退,亦即區別於黑格爾所說的惡的無限。

最後,“道”可以為天下母。母子關係隱喻生成關係:子由母化生而出。在此,老子用隱喻的方式形象地表明道是天地萬物的終極根源。

認識世界的兩重進路:為道和為學,其中,老子更強調“為道”

《老子》第四十八章提到“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為學主要表現為知識的追求,老子認為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為道則以智慧的探尋為內容,老子認為這是一個日益減損的過程。楊國榮強調理解老子所說的為道和為學,需要以知識與智慧之辯為視域。

柏林洪堡大學稱為現代意義上的第一所大學,開始將具體學科分類

為學所追求的知識類似今天各門具體學科所把握的內容,屬於具體的經驗之域。楊國榮認為今天我們把西方的science翻譯成科學,有一定的道理。科學從語義上而言就是分科之學,科學可以說是知識最典型的形態,它讓人們分門別類地去把握這個世界。

但世界本身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並不是以一種分離的方式存在的,所以,當我們僅僅以分科之學的方式去理解這個世界時,不足以把握真實的世界。智慧則與知識不同,智慧是以跨越被知識所分解的界限,去認識作為整體而存在的世界。

為學和為道對於人們認識和把握這個世界都有積極意義。老子特別強調了追尋道的重要性。認為追尋道表現為一種智慧的追尋過程。但在楊國榮看來,對於為學的忽視正是道家學說之蔽。老子注意到經驗領域的知識有其限度,停留於此無法到達創造性的智慧,但未能看到,認識世界的過程不能忽視知識的積累,而是需要繼承延續以往的研究成果,並以此為出發點。智慧的追尋,也是如此,不能從無開始。

“道法自然”解構了人類中心主義,也消解了禮法尊卑

老子強調為道,在為道的過程中需要遵循道法自然的基本價值原則。這一自然原則可以區分為兩個方面。

一方面,道法自然的自然原則涉及人與自然或者說從人與物件的關係。老子認為人與萬物之間沒有優劣之分。在《老子》第五章中,老子肯定:“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從天地(自然)的角度來看,萬物包括人在內,沒有根本的差別。這點與儒家觀念不同,儒家始終強調天地之中人為貴的觀念。楊國榮認為道家的這一觀點從一定意義上解構了狹義的人類中心主義。這也正是為何現代以來,道家思想在西方學術界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時下的環境倫理研究都強調人和自然和諧相處過程。近代以來特別是工業革命以後,人類往往從一時一地的區域性利益出發,無限制的支配、佔有、掠奪自然。狹義的人類中心主義導致了目前很多生態危機。道家強調人並不在整個宇宙中處於核心支配地位,更不應當從人的優越性出發去支配和佔有外部自然。當然,從廣義上看,人無法完全避免“以人觀之”,老子對此有所忽視,其思想多少表現出將自然理想化的趨向。

趙孟頫繪老子像

另一方面,道法自然關乎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老子認為,人作為社會中的一個成員,與別的成員之間沒有高下之分,應該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的人,所謂“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便表明了這一點。這一看法與儒家所強調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尊卑等級觀念有明顯的不同。楊國榮認為這一觀點對消解等級關係,有積極意義。不僅如此,道家注重人的天性,主張順應人的這種天性。對道家而言,不能簡單地用外在的強加、壓抑、扭曲這種方式去對待人自然天性,而應該更多地對其加以順導或引導。這裡一方面反對把社會的規範變成一種外在強制,另一方面又要求避免完全忽視人的內在意願而僅僅作外在的灌輸或強加。

與西方二元對立的不同:老子的尊道貴德包含普遍性和個體性的統一

楊國榮認為,對老子而言,現實世界包含道和德兩個方面。世間萬物既以“道”為本源,又包含各自的規定性,後者也就是“德”。道是構成世界的終極根據,它代表著普遍性原理。“德”的原始涵義是“有所得”,所謂“德者,得也”。這一意義上的“德”與現實世界的特定物件相關,指向個別性。對於道和德,老子的基本看法是“尊道貴德”,即兩者不可偏廢。換言之,對“道”所蘊含的普遍性原理和“德”所涉及的個體性原理,老子作了雙重的肯定。

柏拉圖學院由柏拉圖創辦於公元前385年左右,西方哲學開始二元分立

這一點,與西方哲學史上共性和個性相互對峙的哲學傾向有所不同。從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開始,古希臘哲學就對個性和共性何者更為根本的問題展開爭論。柏拉圖突出理念,將萬物視為理念的摹本,表現出強調普遍性而忽略個別性的立場,而亞里士多德則剛好相反,他認為真實的物件是第一實體,即具體的個別物件。個性和共性之間難以融通思想現象,在西方哲學史上不斷重演。比較而言,老子不限定於個別和一般、普遍和特殊之間的對峙,而是以“尊道貴德”揚棄兩者的相互對立,趨向兩者的統一。從這一角度而言,老子所提出的尊道貴德,在人類思想的歷史演化中不可忽視。

以“無為”方式去“為”:合乎物件法則,也合乎人的目的

尊道貴德的觀念在實踐上,便體現為合法則性及合目的性的統一。楊國榮認為道家所提倡的 “為無為”這一思想,即以上述觀念為其核心內容。

通常講座中關於老子“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解釋

所謂“為無為”,並非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以“無為”的方式去“為”。楊國榮解釋說,這種“無為”的方式具體而言就是以一種尊重自然法則的方式去作為。在人與自然的互動中不能完全無視自然本身的規律法則,不然在實踐過程當中會碰得頭破血流。同樣,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時候,也不能完全無視社會當中的基本法則,而是需要尊重認識這個法則,以此來指導我們的行為。

人的行動總是具有一定目的性,如何使合目的與和法則這兩者統一起來,這是老子說的“為無為”所關注的問題。依據道、從道出發的為,是無為;由此達到“無不為”,則意味著實現人自身的多樣目的。這樣的行為過程既是合法則,又是合目的,這是老子所追求的一種人的作為過程。所以,當我們談到老子的無為時,特別要注意,無為不是完全無所作為,而是一種特定的“為”。無為的根本要義,在於要合乎物件的法則:一方面要從行動者的目的出發,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無視自然的法則。

楊國榮教授的著作《莊子的思想世界》和《楊國榮講王陽明》

講座的後半段,楊國榮透過老子對偏離道德行為(“偽善”)的批判,以及處理社會關係中“不爭”的闡釋,進一步論證了老子核心觀念“道”。80分鐘的講座,楊國榮不看稿、瀟灑漫談,講明“道”,闡釋“道”。而聽眾往往要“三月不知肉味”地去慢慢消化吸收,甚至以餘生來踐行。

作者:童毅影

現場照片:主辦方

編輯:錢亦琛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