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俗話說:“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餓莫吃墳前供”,啥意思

俗語是民間流傳的一種口語,朗朗上口,富有韻味。它既來自人民群眾的口頭創作,也和詩文名句、格言警語、歷史典故等有關聯。覆蓋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並給後人留下了很多的啟示和警告。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餓莫吃墳前供”,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再累莫坐人肉凳

凳子就是凳子,這“人肉凳”這好像很難理解。其實這裡所說的“人肉凳”,指的是人的大腿,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會見到小孩子坐在父母的大腿上,將父母的大腿當成“板凳”。這說起來也沒什麼,一直抱著孩子累了,就放在腿上坐會,等於緩和緩和自己,由於小孩子體重比較輕,即使坐在大腿上,大人們也不會感覺累。

但是,如果不是小孩,而大一些的人坐在人的大腿上,那就非常不合適了。一來,因為大腿中有著豐富的動脈和靜脈血管,由於體重的原因,就會壓迫到血管和神經系統,可能就會導致大腿腫脹,甚至會引來不測。

這樣的情況並不是沒有,尤其一些熱戀中的男女,也不管在什麼地方,感覺累了,坐下休息,坐在對方腿上這是很常見的,好像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倆個人的親蜜。這樣的“人肉凳”是坐不得的,壓迫對方的血管神經是小事,在公共場合也不雅觀,在文明的國度裡,還是注意場合,以免造成不好的影響。

特別是一些老人年人,本身就存在封建意識,看到肯定會說這是“傷風敗俗”,別人看到不高興,如果聽到別人說什麼,自己心裡也不舒服,所以說再累也不要坐“人肉凳”。

再餓莫吃墳前供

“百善孝為先”,從古至今,孝道是我一國的美好傳統,因此孝文化一直得到了很好的傳承。老人有生之年儘自已的孝道義務過世後盡其孝道的祭祀活動,上墳祭祀充分表達了人們對於逝者的尊重和寄託了對逝者的哀思,也體現了人們對於生命的重視。

人們在祭祀先人時,會在墳前擺放一些供品,這便是俗話中所說的“墳前供”,所表達的心願就是讓先人吃的,如果活人去吃“墳前供”,則被認為是和逝者搶食,是一種非常不敬重的表現。另外,由於古人比較迷信,認為吃墳前的供品,是一種不吉利的象徵,甚至會帶來黴運。

當然了,這只是人們的一種俗信。現在的人們也明白這個道理,在墳前的供祭是個象徵的意義,當然不能在墳前吃供品。祭祀完畢,為了不浪費,一些帶回家中的東西也不是不能吃,正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據說有一些地方把祭祀過帶回家的供品還特意分給孩子吃,說是可以驅邪免災。

總之,俗語畢竟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對於俗語我們要正確地去理解。“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餓莫吃墳前供”這句俗語歸根到底,就是告訴人們我國是個文明的禮儀之邦,凡事一定要注意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