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評論丨鄭永年:共同富裕是一種包容式、開放式的發展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既要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創造和積累社會財富,又要防止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目標,首先要透過全國人民共同奮鬥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後透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要穩步朝著這個目標邁進。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人文社科學院代行院長、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教授在首期海納講座“共同富裕與中國企業發展前景”中提出,“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義,也不是均貧富”。他認為,共同富裕必須具有基本的社會公平和正義,因為社會是一個由人組成的共同體,這個共同體如果過於分化,就很難形成合力。

鄭永年教授認為,共同富裕是具有現實可行性的,但它是一個歷史過程,要透過發展來實現。對中國這樣一個超大社會來說,實現共同富裕需要更多的時間。而且,共同富裕是一個動態起伏的過程,沒有一個社會可以保持永遠的富裕,富裕程度隨經濟狀況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共同富裕必須是一種包容式、開放式的發展。就中國來說,包容和開放式發展的實現取決於處理好三個主體之間的關係,即企業、政府和社會的關係。

如果按照財富和收入分配標準來劃分,當前全世界的國家和地區可分為三類。第一類,貧窮國家,或者說低度發展國家,這類國家是大多數。第二類,富而不公、富而不平國家,這些國家儘管發展起來了,但財富和收入分配差異過大,社會高度分化,美國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第三類,社會福利國家,比如北歐國家的社會主義成分厚重、福利水平高。鄭永年教授對此評價,第三類國家是極少數的存在。

鄭永年教授指出,中國在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過程中面臨著內外雙重挑戰。從外部環境看,中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晶片、貿易、投資等領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部經濟力量的挑戰,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從內部環境看,中國市場也存在一些短板問題:第一,部分技術被“卡脖子”,雖然我國科技發展迅速,但以應用性技術為主,原創性技術較少;第二,製造業工藝還有待向更高階水平提升,比如晶片,可以設計但製造能力仍然不足;第三,規則被“卡脖子”,國內市場表現為大而不強、規則不統一。

儘管面臨重重挑戰,鄭永年教授對中國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景仍然持樂觀態度。他認為,首先,中國具有制度優勢。中國的三層資本、三層市場構成的混合經濟和多元市場主體的作用,使得不同資本之間可以分工合作。而且,中國的國家動員能力強,在新型舉國體制之下,扶貧等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績。和西方國家比較,中國政治是穩定的,改革開放以來同時實現了可持續經濟發展與可持續社會穩定,背後就是制度支撐。其次,中國已經積累了相當的財富基礎與經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且技術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轉向原創性。

對如何實現共同富裕,鄭永年教授提到了三方面。

首先,要做好可持續發展。從內部來看,要發揮市場和政府的作用,強化發展作為政府的責任,並加強內部消費社會的建設。從外部來看,中國進入了“第三次開放”階段,比如和東盟國家簽署了RCEP,並正式申請加入CPTPP。要促進構建“雙迴圈”新發展格局與制度型開放並行。

其次,努力實現公平社會與共同富裕,這需要正確理解三次分配——上不封頂,鼓勵致富;下要保底,做好社會保障、醫療、教育、公共住房等;還要解決城鄉問題,城鄉雙向流動,社會資本下鄉。更重要的是要做大中產。稅收問題也是其中難點,浙江的實踐經驗值得借鑑: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平衡,外資和內資的平衡,區域間的分工合作與平衡,進而逐步把統籌提高到省一級。

最後,要進行體制改革,要堅持包容式、開放式發展,協調好各方的利益,把握好三個主體之間的關係——企業是經濟主體,民眾是社會主體,政黨是政治主體。

(作者:洪曉文 編輯:陸躍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