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老農用酒換了一張布,放灶臺遮擋油煙十餘年,學者:這是稀世珍寶

《後漢書》中記載道“文姬為胡騎所獲,沒於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古代才女蔡文姬被匈奴俘虜後,被曹操重金贖回。後世以其歸漢場景作畫,一直被藏於皇宮之中,後流落到民間,下落不明。

眾所周知,每一件文物都有它獨特的歷史價值。透過一件文物,我們可以瞭解到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習慣,或是一些技藝、技巧。除此之外,很多文物承載了極其重要的文化價值,這也是為什麼一些文物會是無價之寶的原因。

不過,大家也都知道,清末乃至民國時期,我們國家是比較混亂的,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在那段時期內,就有很多文物流失,一些被外國人盜走,也有一些流落到民間。我們今天要講的正是一副非常重要的古畫,但因為當時能夠認出這幅畫的人並不多,所以導致其被埋沒,遭受了十多年煙火之氣的薰染。

事情還得追溯到上個世紀,新中國剛剛成立,為了保護那些流失的文物,所以經常會舉辦一些收集文物的活動,尤其是到一些村莊中,村民家中往往可以發現珍貴的古董。

在東北有這樣一名老農,當收集文物的工作人員來到他所在的村莊時,想起自己家中還有一件古董,所以想請那些工作人員到他家中看一看。來到老農家中後,他們還沒等對方拿出古董,便將注意力集中到一塊沾滿油煙的布上。雖然乍一看,那塊布非常普通,並且因為掛在灶臺上多年,上面早已被油汙佈滿,顯得破舊不堪。但憑藉他們豐富的經驗,認定那塊布應該是古人常用的畫布。

所以,幾個人根本沒有心思幫助老農鑑定他拿出的古董,反而將灶臺上擋油煙的布拿下來仔細地觀賞。那位老農也比較奇怪,難道自己家中的這塊布真的有什麼不同之處嗎?因為說到底這塊布還是他從皇宮中拿出來的呢。

幾位工作人員一邊看著那塊沾滿油煙的布,一邊向老大爺詢問它的由來。原來這塊布真的不簡單,老大爺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曾在日本建立的偽滿政權中當過差,主要的任務就是看守宮門。後來偽滿政權被推翻,宮裡的人們都趁機順了一兩件寶物出走。他也不例外,拿了一個看起來不錯的木盒便溜走了。

可是這位老大爺的運氣不是很好,在路上被蘇兵攔截,想要將他手中的木盒搶走。好在他隨身還攜帶著一瓶白酒,將白酒給了蘇兵才矇混過關,也成功地保下了木盒與裡面的東西。不過等到回家之後,老大爺看到木盒中除了一塊畫有圖案的布之外什麼也沒有,認為自己虧了,最後只將那個不錯的木盒賣掉,反而將盒中的東西留了下來。

幾位專家在聽到這個故事後,更加確定了自己的判斷,認定那幅畫為文物,只是上面沾滿了油煙,不能確定畫中的內容。他們只好先給了老大爺兩百元錢,將古畫拿回去做進一步的鑑定。

經過鑑定後,他們發現畫中的內容正是東漢蔡文姬歸漢的故事,且確實是一件稀世珍寶,最後又獎勵了老大爺2000元。而畫中的蔡文姬正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蔡邕之女,她父親去世後,因為戰亂不斷,蔡文姬被匈奴俘虜,在那裡生下兩個孩子。但後來曹操看在自己與蔡邕的關係上,不忍蔡文姬在北部的草原上受苦,用重金將其贖了回來。而圖中所畫的正是蔡文姬與隨從一同策馬歸漢的情景,無論是從人物的神情來看,還是從馬匹的動作來看,都表現出了蔡文姬回家的那種迫切心情,想要脫離匈奴部落快點回到祖國。

而這幅畫的作者據考察正是金代的畫家張瑀,有關他的其他資訊已經無法考證,但從畫中的題字來看是他所畫。除此之外,在畫上還有很多明清時期皇帝的印章,說明了它確實一直被皇家收藏,與老大爺所講的故事基本吻合。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蔡文姬在歷史上也是一位罕見的才女,不僅受父親影響博學多識,而且還精通音律。雖然不幸被匈奴俘虜,但她並沒有放棄生活,最後終於回到了漢朝。在曹操的幫助下又嫁給了董祀,開始了新的生活。她的這番人生經歷,也被後世經常談起,如果蔡文姬生活在一個和平盛世,她的文學成就可能會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