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民間故事:侄子吃了顆湯圓就斃命,小姑不信,挖開墳墓救活了侄子

宋徽宗年間,在一個小山村裡,住著一戶姓白的人家,兒子白仲逵娶妻胡氏,隔年生了一個男孩,取名小竹。小竹長得胖乎乎的,很是可愛,深得全家人的喜愛,尤其是小姑,天天把他帶在身邊,就好像是自己所生的孩兒。小姑是父母的斷腸兒,比二哥白仲逵小了五六歲。父母一共生了四個孩子,就養活了兩人。等到小竹一週歲斷奶後,就天天和小姑睡在一起。小竹十分依戀小姑,一刻也離不開她,兩人的關係,比親母子還要親。

五年過去了,小姑也到了嫁人的年紀,哥哥嫂嫂幫她物色了一個不錯的人家。按照當地的風俗,女兒臨出門時,要哭嫁,以表達對父母的依依不捨之情。那一刻,小姑哭得肝腸寸斷,令聞者無不垂淚。她不是對父母有多麼的不捨,而是對小竹很不捨。小竹則抱著小姑,哭鬧著不肯鬆手,還是白仲逵強行將他拉開,迎親的隊伍才得以成行。回門以後,小姑忙於生計,很少回來探望。因為路途較遠,小竹也很少有機會去小姑家裡玩。就算偶爾跟著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去一次,也是吃一頓飯就回來了。

這一天,小竹在門前玩耍,隔壁的楊奶奶過生日,煮了一碗湯圓,蹲在門前吃。看見小竹,便喚他近前,喂他吃了三個。小竹吃了湯圓後,便回到家門前繼續玩耍。白仲逵一大早就下地裡勞作,見日頭漸漸毒辣,便扛著鋤頭回家,發現小竹躺在門前。他大吃一驚,趕緊扔下鋤頭,將他抱起,發現他渾身冰涼,胸口已經停止跳動了,不由得大放悲聲。哭聲驚動了小竹的母親和爺爺奶奶,大家都圍著小竹放聲大哭起來。村民們聞訊趕來,趕緊勸解。楊奶奶也抹著眼淚,哀傷地說:“剛才還好好的,還餵了幾個湯圓給他吃,怎麼說沒就沒了呢?”

一個年輕的壯漢背來了郎中。郎中顫顫巍巍地檢查了一遍,嘆口氣說:“唉,已經走了!”因為是小孩子,不便辦喪事,幾個男人找來幾塊木板,叮叮噹噹地敲打一陣,做了一個小盒子一樣的棺材,把小竹裝殮進去,抬到後山上,挖了一個坑埋了。村裡流傳著一個老說法,小孩子夭折,父母親人不能送葬,否則,屍體就會被野狼刨出來啃食掉。其實,現在想來,這只是一個善意的謊言而已。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喪子之痛,為了不讓父母親眼目睹孩子被黃土掩埋,悲傷過度,也為了不讓父母時常跑到孩子的墳墓上哀哭,故此流傳下這麼一個善意的說法。

這時,小姑突然大汗淋漓地闖了進來,喝問道:“小竹呢?”小竹的母親聞言,不禁又悲哭起來。白仲逵抽泣著說:“已經送上山埋了。”小姑焦急地問道:“埋在哪裡?快,他還活著!”眾人還以為她哀傷過度,腦子糊塗了,紛紛拿“人死不能復生”勸解她。

她一把推開眾人,哭喊道:“再晚就來不及!”她拉著楊奶奶的兒子,哀求他帶她去挖墳。楊奶奶的兒子是掩埋小竹的幾個男人之一,經不住小姑的哀求,拿著鋤頭,帶著她飛跑上山,白仲逵也拿著鋤頭,跟在後面。

不一會,墳墓被挖開,開啟棺材,小姑抱起小竹,倒提著抖動起來。很快,小竹的嘴裡滾落出一粒湯圓。小姑將小竹平放在地上,不斷地撫摸著他的胸口。不一會,小竹有了心跳。白仲逵急忙抱起小竹,飛跑回家,把他放在床上,蓋上被子,吩咐老婆趕緊煮一碗薑湯來。薑湯端來後,小姑餵了幾勺到小竹的嘴裡。過了不久,小竹甦醒過來,全家人喜極而泣。過了好久,家人平復了心情,開始詢問小姑,她是如何知道小竹死了的?並沒有通知任何親戚呀,她又是如何知道小竹還活著?

原來,今天上午,小姑本來在白間勞作,快到中午時分,她忽然精神恍惚起來,便回到家裡,躺在床上小睡片刻。剛合上眼,她就看見小竹走了進來,哭訴說,讓小姑趕快去救他。楊奶奶喂小竹吃湯圓時,因為湯圓裡包著紅糖,裡面很燙,最後一個湯圓,小竹便囫圇吞了下去。楊奶奶為了節儉過日子,捨不得吃白花花的小麥白麵,便在裡面摻雜了許多碎米麵。碎米磨成的麵粉比較粗糙,難以下嚥,結果卡在喉嚨管裡,導致小竹窒息致死。小姑聽完小竹的哭訴,忽然驚醒過來,趕緊往家裡跑,二十多里山路,硬是一刻不停息地跑了過來。

楊奶奶聽說後,急忙過來,要下跪賠禮道歉。白仲逵一把拉住她,說道:“你也是一番好心,這事怪不得你!”此事傳開後,大家嘖嘖稱奇,各種說法都有,難以定論。

最親的人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玄妙的感應,是科學所不能解釋的,並非危言聳聽。本故事採用了荒誕的手法,在於借事喻理,勸喻世人,謳歌人間的親情和溫情,與封建迷信毫無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