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大河報:一個個助學小故事讓人感動

領取沉甸甸的5000元助學金

愛心人士與受資助的學生擁抱

核心提示

|公益活動會結束,但公益事業永遠在路上。15日舉行的2015年大河報利群陽光助學行動勵志報告會現場,愛心依然在延續。有的要“捐助”,有的捐完了學費又要送衣服,滿滿的愛心讓人感動。而會場內外,受助學子陽光、積極、堅韌、感恩的形象也無處不在,一個個小故事讓人欣慰。

愛心人士:“這羊羔我包下了”

“向波是在爺爺的羊圈裡長大的大學生,爺爺能給郭向波當學費的只有三隻羊羔,為了孫子,爺爺每天都在忙碌,現場的朋友們可以提前認領羊羔,幫一幫向波的爺爺,現場的愛心人士,誰有這個意願,會後可以和我們大河報記者聯絡。”

15日的助學報告會現場,主持人話音剛落,臺下的鄭州濟華骨科醫院執行董事蔣萌便“刷”地舉起了手。助學儀式結束後,坐在第一排的他轉身就握住了二排郭向波74歲爺爺郭長建的手,“我剛才看助學影片裡您說一隻羊羔值300元,我把三隻羊羔全認領了,這是1000塊錢,但羊您還留著,請您幫我好好養。”說著,蔣萌就要把1000塊錢塞進老人的衣兜裡。“那不中,那不中!”郭長建老人連忙拒絕,倆人足足推讓了三四分鐘。

鄭州萬國汽車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浮學軍,現場資助了6名大學生。登臺時,浮學軍說:“剛才聽到向波和爺爺的故事,深受感動,我也非常願意認領羊羔,不僅如此我在焦作也有一些養殖的產業,特別需要有經驗的人,向波爺爺可以到我們那裡去工作,這樣離孫子讀書的地方也很近,可以常見面。”浮學軍的話一落,現場立即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郭長建老人在臺下也輕輕擦拭起了眼淚……“你衣服尺碼多少?”

素未謀面,只因助學結緣,相距千里,卻道心繫一間。今年,由大河報牽線搭橋,數十位愛心人士爭相“一對一”資助寒門學子,關注他們的成長,成為大河報愛心助學活動中的溫暖新氣象。在助學金髮放儀式上,他們之間又會有哪些暖心故事呢?

“阿姨。”“志強。”活動現場,第二次謀面的寒門學子葛志強,和打算資助他四年的愛心人士曹彩玲,第二次見面,已是格外親。

“大河助學”微信群開通後,熱心公益的曹彩玲,很快掃二維碼加入,經過一番瞭解、溝通,她與原本素不相識的葛志強,透過大河報利群陽光助學活動結緣,決定“一對一”資助。

曹女士說,葛志強5歲時父親去世,之後母親也改嫁異鄉,成長中缺乏母愛的呵護,她特別想為孩子做些什麼。“我幫助他,不是簡單經濟上的幫助,而是想透過母親和孩子一樣的關係來幫助他。”聽曹女士這麼說,葛志強很感動,向曹女士深鞠一躬後,兩人伸開雙臂,給彼此一個大大的擁抱。“以後有啥困難,就告訴我。”這次見面,曹彩玲除了給葛志強帶來5000元助學金,還問清了他的衣服尺碼,要在開學前給葛志強買兩身新衣服。

寒門學子 雙柺撐起求學路

8月15日的報告會現場,在第一排最靠近走廊的位置,一位特殊的學生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他就是已經26歲的王向東。

1歲不幸患上小兒麻痺症,從此雙柺成了他的兩隻腳。因為身體原因,王向東求學之路走得格外艱難。初一母親患癌症不治離世,欠下一大筆外債。“咱先不上了吧?以後有機會再上。”父親跟他商量。

再等“機會”,已經是五年之後。隨著年紀增大,父親越來越覺得,知識恐怕是王向東唯一的出路。當再次邁入校園時,王向東已經20歲了。輟學五年裡,一家人辛苦生活,總算把外債還個七七八八。還沒來得及舒上一口氣,不幸再次降臨:長期的生活壓力、高強度的勞動,王向東重返學校的第一年,父親突發腦溢血,喪失了基本勞動能力。

上學機會來之不易,王向東不想錯過。憑藉學校的補助,他順利完成學業,今年又成功考上大學。但6000元的學費加住宿費,還有生活費讓他陷入了整日的沉默,一籌莫展之際,他網上求助,最終聯絡上了大河報助學小組……

王向東孤身一人拄著雙柺從汝州趕來,從助學小組手裡領取了沉甸甸的5000元助學金,他用塑膠袋包好,又套上無紡布袋捲了幾圈。“那些打不倒我的磨難,終將使我更強大。”他說。剛放下熨斗又翻開書

報告會剛開場時,一個在一旁捧著書的少年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他叫李元昊。18歲的他剛結束暑假打工,坐了17個多小時的硬座從杭州趕來。7月中旬,為賺取生活費,他離開汝陽老家,到杭州某服裝廠謀得一份工作。

“剛開始去啥都不會,七八斤的熨斗一掂就是10個小時,手被蒸汽燻得紅通通的。”李元昊說,因為沒有經驗,一天下來手臂又酸又痛,幾乎難以入睡,過了快一個星期,他才漸漸適應了這種工作強度。“這一個月下來,臂力增長了不少呢!”李元昊自我調侃道。

因為工作,酷愛讀書的他很長時間沒法沉浸在書香的海洋。在杭州打工的最後一個晚上,他在日記中寫道:明天將要去鄭州領取助學金了,以後有出息的話,我一定得多幫助別人,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想請他嚐嚐我們家鄉的特產”

連續兩年受到資助的沈延賓,卻未見過愛心人士馬先生一面。今年作為受邀往屆學子,沈延賓登臺與今年的學弟學妹分享大學的生活。演講完畢後,他告訴記者,這次從老家帶來了木耳和蜂蜜,想拜託記者捎給馬先生,“想請他嚐嚐我們家鄉的特產。”沈延賓輕聲說。

今夏,曹健彬考取了北京林業大學,為學費發愁之際,山東好心人逯女士伸出援手,還要他“不必和自己聯絡,安心上學。”

15日,前來參加助學報告會的曹健彬,將一面題著“雪中送炭,冬日暖陽,捐資助學,情深似海”的錦旗和一封感謝信交到記者手裡,希望記者能寄送給資助他的好心人逯女士。在信中,他寫道,“儘管我們素未謀面,但我會背起您贈給我的最貴重的禮物——希望,努力地走向遠方,將愛心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