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保護生物多樣性丨“心物合一”話保護(中國環境報)

編者按《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BD COP15)第一階段會議將於2021年10月11—15日在雲南昆明舉行。在COP15籌備工作執行委員會辦公室指導下,中國環境報社於2021年6月-8月面向全社會開展“保護多樣之美 共建和諧家園”生物多樣性主題徵文活動,以展示各地、各機構組織及個人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踐案例故事,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宣傳保護理念,為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近期,生態環境部政務新媒體將對中國環境報登載的部分文章予以轉發,以饗讀者。

2010年深秋,我初次拜訪貴州省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此之前,我對這個有世界最多野生黑葉猴的保護區早有耳聞。不過那次行程我只遙望了黑葉猴片刻,便匆忙離開了。之後的兩三年裡,雖與黑葉猴打過幾次照面,無奈每次時間都非常短暫,並未對這些動物有深入的瞭解。

圖為黑葉猴

直到2013年,原貴州省林業廳、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貴州大學等單位聯合開展麻陽河保護區的本底資源調查。調查專案的主持人苟光前教授希望我能負責麻陽河黑葉猴種群數量的調查工作。於是我接過了這個“改變人生”的任務,開始走近這一物種。

由於缺乏黑葉猴野外觀察經驗,一開始調查並不順利。除了貴州,黑葉猴也在廣西、重慶等地有分佈,在我們調查之前,其他地區亦開展過類似的調查。可那些經驗並不能完全套用在麻陽河保護區的黑葉猴調查中。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由於桂、黔兩地黑葉猴的棲息地大為不同,因此,不少已有的調查方法從峰叢搬到河谷時就難以奏效了。

隨後的調查中,我們更注重因地制宜。我與保護區的同事、研究同行等不斷細化調查的背景資訊,針對不同片區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的調查方法和對策,這為順利完成全區調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我們終於估計出了整個麻陽河保護區(含沿河縣、務川縣)黑葉猴的種群數量——約72群554只,發現了物種沿河分佈的模式。這些發現為保護域內黑葉猴提供了基礎。

同時,我們在對當地居民進行訪談時瞭解到,黑葉猴在部分割槽域喜食老鄉的莊稼,因此有些居民對黑葉猴牢騷滿腹,非常不利於物種的保護。儘管保護區從2011年就開始對黑葉猴採食莊稼所造成損失實施補償,但收效甚微,且由於補償資金髮放的滯後等問題,還滋生了社群與管理部門間的矛盾。這一系列發現,促使我開始思考和關注當地的人猴關係。

2015年,黑葉猴種群野外調查工作告一段落,彼時也是我博士研究課題設計之時,於是我決定以麻陽河保護區的青龍村為案例,嘗試探討當地人與黑葉猴之間的關係。選擇青龍村,是因為它被認為是黑葉猴採食莊稼最為嚴重的地區,也是保護區開展農作物損毀補償和當地政府開展“觀猴”旅遊等的試點區域。這些複雜的因素為人猴關係帶來了諸多聯絡和不確定性,也為我們的探索提供了一個絕佳的互動系統。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發現,原先被普遍認為與當地人交惡的黑葉猴,並非如預期般讓人討厭。儘管在青龍村黑葉猴採食莊稼、破壞房屋等的確引發了少數村民的不滿,可絕大多數村民對黑葉猴還是十分友善、喜愛。這一方面源於當地村民理解黑葉猴對帶動當地(未來)旅遊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部分村民也愛觀賞黑葉猴,並視其為一種十分好看可愛的動物。這個發現揭示出人們對黑葉猴多樣的感知和心理構建,也提醒人們,不應總是從單一且消極的角度去看待那些製造“麻煩”的物種。

這次研究物件從猴到人的轉變,也促使我對野生動物保護、人與動物共存有了新的思考和理解。西方科學家和學者在20世紀80年代意識到生物多樣性危機後,提出了針對該危機的諸多管理和解決方案,也導致了保護生物學的誕生。這一學科的誕生,正是人類在利用科學和技術打造“以人類為中心的社會”過程中,人類對自身活動給自然環境所帶來的負面效應的再平衡和可持續管控。時至今日,這個平衡的再造正在經歷由物到人、由外到內的轉向。

這預示著,心才是自然保護的源頭。心之所向,行之所往,“以人為本”的保護時代正在悄然興起。在未來的自然保護中,我們不應忽視對人心和情感的調潤與塑造,加強和鼓勵本土文化基礎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有關的人文創作,倡導和構建中國語境下的“心(人心)物(物種)合一”保護文化體系,是完成用“心”保護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