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此人從一個放羊娃做到了百官之首,試問:世間還有幾人能夠做到?

從一個牧羊人到御史大夫,總共需要經歷幾步?

卜式總共經歷了三次升遷,先後被任命為郎官、齊相、御史大夫。但是,卜式的三次升遷與他為國家帶來的利益牢牢掛鉤。卜式的第一次升遷,是他用一半的家產換來的;卜式的第二次升遷,則是他斐然的政績所致;卜式的第三次升遷,是因為他代表國家擊敗了南越,建立戰功。

值得一說的是,卜式的三次升遷均由漢武帝親自提名,這是他的榮耀,也是漢武帝的榮耀。從漢武帝開始,統治者們效仿劉徹在人民群眾中選拔能人入仕,進而鞏固統治。在卜式節節高升的同時,我們卻看到處於漢朝統治階層中的另一批人或下臺、或被逐出權力核心,甚至,鋃鐺入獄、身首異處。

那麼,為什麼二者的下場截然不同?

因為,後者完全背棄了國家的利益,一心只考慮到個人的功利。國家遠征匈奴,國庫空虛,需要人民群眾的支援,但是,富豪們始終不肯出資。卜式替他們做出表率,將一半家產拿出充作軍費,饒是如此,富人們仍一毛不拔。按理說,漢朝的對外戰爭是為了國家安寧,富人們在和諧的社會環境中賺得盆滿缽滿,如今,國家面臨困境,他們理應幫一把的。

但是,為何不肯伸出援手呢?

終於,一場名為告緡的運動爆發了。漢武帝規定:老百姓的資產若超過一定數額,一律上交給國家,但凡隱瞞子產者一律下獄。無數富豪在這場運動中破產,鋃鐺入獄。緊接著,漢武帝將卜式的事蹟作為典型,昭告天下,號召有識之士捐款。

回望這段歷史,我們應該讚揚卜式為國家付出一切的精神,我們同樣應該讚揚漢武帝為了國家所施行的鐵血政策。兩千年後,卜式與漢武帝二人名留青史,他們的精神在我們之間傳播。而那些不肯對國家施以援手的富商們去哪了?一捧黃土而已。

正所謂“私者一時,公者千古”。

卜式出生於河南,卜家世代以耕田為生。卜式自幼父母雙亡,卜式一個人撫養弟弟長大,誰知,弟弟長大成人後恩將仇報,要與卜式分家。善良的卜式將所有資產留給弟弟,自己只留幾十只羊。此後,卜式來到大山中放牧,經過十幾年的經營,終於將幾十只羊繁育到兩千只。

卜式靠販羊賺來田地房屋,而他不爭氣的弟弟卻坐吃山空,耗光了所有家底。卜式於心不忍,屢次慷慨解囊賙濟弟弟,這才使弟弟不至餓死。此時,漢朝正在策劃發動漢匈之戰,卜式給皇帝寫了封信:希望將一半的資產送給國家,充作軍費。

漢武帝派人問卜式:“你為什麼把家產捐獻給國家,是想求取官職嗎?”卜式回答道:“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牧羊人,不擅長處理政務,沒資格做官。”使者又問道:“是你的家人受到不公平對待,要像天子訴苦嗎?”

卜式回答道:“我從不與人發生爭執,鄉親有難處的時候我經常慷慨解囊,鄉親作惡時我就引導他走向正路,我們相處的很好,從未遭到不公平對待。”使者繼續問:“那你圖的究竟是什麼?”卜式回答:“既然皇上要討伐匈奴,我覺得老百姓應該為國家出力,這樣才能戰勝敵人。”

之後,使者將這番對話彙報給漢武帝,漢武帝又將這件事告訴丞相公孫弘,公孫弘卻說道:“我覺得這件事不符合情理,像卜式這種人不應該作為天下的楷模,希望皇上以後不要在見他。”於是,漢武帝冷落了卜式,不再理會此事。

卜式回到家鄉後,依舊過著放羊的日子。

一年後,漢匈之戰進行到白熱化,漢軍出征的頻率越來越高,國庫日漸空虛。第二年,由於國家發生饑荒,災區百姓流離失所,全靠各地官府供給,卜式的家鄉很窮,地方官拿不出錢賑濟災民,急得團團轉。卜式將自己的積蓄全部送給河南太守,作為賑濟災民的公款。

當河南太守將河南富人支援災區的名單交給漢武帝時,皇帝在名單上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卜式。漢武帝說道:“我認識這個傢伙,前段時間他要貢獻一半資產給國家。”漢武帝覺得卜式的確是個有德行的人,這才將他封為郎官。

卜式來到朝廷受封時,向漢武帝表達了自己的意願:“陛下,我沒有能力,不適合做官。況且我捐錢的目的不是為了討官做。”

漢武帝說:“放心,我讓你做的官非常輕鬆,你一定能得心應手。我在上林苑有一群羊,我希望你替我放養羊群。”卜式這才領封成了郎官。一年以後,上林苑的羊被卜式養得白白胖胖,漢武帝經過此地時大感驚詫,便問卜式:“你放養放得這麼好,有什麼秘訣嗎?”

卜式如是說道:“不只是放羊,治理百姓也是一個道理,讓它們習慣規律的生活,剔除其中的不安分子,不要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漢武帝深諳其理,覺得卜式是個賢人,便打算封他為緱氏令,看看卜式治理百姓的本事是否像他放牧一樣高明。

結果,治地在卜式的經營下逐漸富裕起來,老百姓紛紛感念卜式的恩德。漢武帝又將卜式升遷為成皋令,結果卜式將當地漕運治理得井井有條。

漢武帝覺得卜式為人忠厚老實,所以,任命他為齊王太傅。

漢武帝將卜式樹立為典型,讓天下人效仿卜式的仁義慷慨,這件事是與漢匈戰爭和算緡令聯絡在一起的。為了擊敗匈奴,每年漢朝的軍費開銷是一個可怕的數字,而手中有大量資產的富豪、高利貸者又不想出力,漢武帝只能採取強制措施。

“算緡令”是這樣規定的:商人的資產根據2000錢/算的比例抽取算緡;手工業者根據根據4000錢/算的比例抽取算緡。除了朝廷御賜的三老和戍邊的軍士外,擁有馬車的家庭每戶抽取一算,商人的馬車翻倍收取。

然而,財產是商人們的命根子,誰肯按照聖旨支付高額的算緡呢?於是,商人們紛紛隱瞞資產,或將金錢置換成商品囤積起來,或將馬車出售,不肯繳納算緡。由於狡猾的商人們將錢財轉換成貨物,導致市場發生混亂,物價飛漲,漢朝的市場經濟遭到破壞。

漢武帝惱羞成怒,終於決定清算這些為富不仁的商賈,於是,漢武帝在算緡令的基礎上實施了“告緡令”。

那麼,什麼是告緡令呢?

就是鼓勵老百姓檢舉揭發那些隱藏資產的商人,如果有商人隱藏資產被官府核實,按告緡令一律沒收家產,並判處徒刑一年。告發富商的老百姓則可獲得商人被沒收的資產的一半。與此同時,漢武帝重申了商人禁止擁有土地的原則,商人的土地一律充公處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群眾們紛紛擦亮眼,開始尋找那些為富不仁的商賈,僅幾天的時間就揪出許多隱藏資產的商人。當時,中等資產的人家大部分都被告發,交由杜周審理,很少有翻案的例子。

算緡令與告緡令在郡縣推行後,漢武帝又派遣御史、正監等官員前往諸侯國,監督諸侯國算緡令的執行情況。當時漢朝查抄了數以億計的錢物、數千萬的奴婢。大型縣城沒收的土地多達幾百頃,小型縣城沒收的土地則有百餘頃,查抄房產的面積與土地大體相當。

從這以後,所有中等資產以上的人幾乎都受到了清算,老百姓過上了富足的日子,國庫變得充盈,各地的財政問題迎刃而解。

在全國掀起一陣“告緡”的高潮時,卜式成為了齊國的丞相。當“算緡”運動結束時,南越於西南一帶作亂,齊國國相卜式請奏漢武帝說:“作為一個臣子來說,國家如果遇到危難,天子為此擔憂,這是我的失職,也是我的恥辱。現在南越作亂,臣求陛下允許臣父子二人共同上戰場,哪怕戰死沙場也在所不辭。”

漢武帝看完這封奏章後,大受感動,

隨即他昭告天下道:“卜式這個人雖然出身貧民,以牧羊維持生計,但他卻將一輩子攢下的辛苦錢全部交給國家,用自己的積蓄幫助官府解決財政上的問題。現在家國不幸,南越作亂,卜式又能自告奮勇請纓上陣,將父子二人的生命交給朝廷,這是多麼偉大的精神啊!雖然,卜式還沒有上戰場,但是,他心中的義念已經表現出來了。今朕特封卜式為關內侯,賞黃金六十斤,良田十頃!”

漢武帝再次以卜式作為標杆,希望列侯效仿卜式的做法,主動請纓討伐南越。誰知,上百名列侯均未有任何動作,讓漢武帝大失所望。九月列侯朝見漢武帝,向漢武帝進獻稅金時,漢武帝以稅金成色不足為由,將一百多個列侯貶為庶民。

在懲罰了這些自私的列侯後,漢武帝將卜式留在身邊,拜卜式為御史大夫,讓他治理國家,監察官員。班超對其評價道:“以鴻漸之翼困於燕爵,遠跡羊豕之間,非遇其時,焉能致此位乎?” “質直則汲黯、卜式。”

參考資料:

【《漢書·卷五十八》、《漢書·卷六·武帝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