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司馬遷面對好友任安的求救,為什麼不出手相救?

引言

說到司馬遷,很多人都不陌生,對歷史感興趣的人都讀過他的《史記》。然而,在這部鉅著背後,蘊藏著司馬遷人生中最苦難的經歷,是他用自己的尊嚴與血汗築成的。如果沒有讀過他的《報任安書》,就無法深入理解他著書背後的辛酸與苦衷。

司馬遷

《報任安書》是司馬遷回給好友任安的一封信。在這封信中,司馬遷講述了自己的悲慘遭遇,表明了自己無法幫助好友的苦衷:他必須苟且活下來,撰寫他的心血《史記》。字字滴血,讀來令人感慨。對於這封回信,更多人體味的是其中司馬遷的沉鬱憤懣的情感和堅定不屈的意志,以及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生死觀。

但是細心地閱讀後,我們可以發現,在整篇給任少卿的回信中,司馬遷似乎花了絕大部分的篇幅講述自己的苦難與志向,而較少涉及對友人的關心之類,這是出於什麼原因呢?也就是說,為什麼司馬遷不肯幫任安向皇帝求情呢?原因有二:

《史記》

一、司馬遷苟且活下只為撰寫《史記》

首先,任少卿給司馬遷寫信的目的就是,希望司馬遷在利用中書令的地位“推賢進士”,實則為他求情。司馬遷在信中也表明了自己的苦衷。司馬遷曾遭遇過“李陵之禍”,為了幫好友李陵求情,吃了不少苦頭。漢武帝本來就規定,不得有人來給李陵求情,一旦求情,立即處死。但是司馬遷仍然前去冒險,好在漢武帝饒他一命,以宮刑代替了死刑。當在當時文人的價值觀裡,受辱比死嚴重得多。換成任何一個人,都寧願掉腦袋也不願意受腐刑,因為這是尊嚴問題。而司馬遷為了繼續完成《史記》,選擇受刑苟且活下來,活在世人的觀笑中。

李陵之禍

有了這第一次的前車之鑑,司馬遷哪還敢幫友人求情啊。如果幫友人求情,必將遭受二次“李陵之禍”,在司馬遷眼裡,生命本身倒不是他最在意的,他只是擔心無法將《史記》繼承下去。司馬遷於李陵之禍後的地位在《報任安書》中一句“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顯露出來。

對他而言,記錄歷史是一種反抗;活著就是為了記錄歷史,忍辱負重換取的是無韻的離騷。縱使現實是黑暗的、苦難的,只要記錄本身偉大,正義與美德就會生出光芒。對於太史公和《史記》,他們彼此賦予對方意義,為彼此尋找救贖,最後獲得新生。

李陵

二、司馬遷的求情可能只是無用功

當年司馬遷遭受“李陵之禍”之時,一個人在獄中等待救援。漢朝法律規定,重罪者需要罰款三十萬金,司馬遷家境貧寒。他身無分文,沒有辦法出去,面臨著死刑與宮刑,他忍痛選擇宮刑。這時候,他幾乎是一個人承受著這些苦難的,那麼他的知己任安呢?有一種說法是,任安有出手相救,但無奈家中積蓄也不夠三十萬,所以沒有搭救成功。但是不管如何,他還是盡力了,這是任安對司馬遷的情義,司馬遷非常感激。還有一種說法是,任安沒有出手相救,最終結果還是司馬遷獨自承受了苦難,沒有收到好友的幫助。

受過辱刑的司馬遷,充其量是個宦官,雖有中書令的職務,其地位也並不高。皇帝的意志誰都不敢違背,一旦違背就是違抗天意,死罪難免。一個小小的官員,真的足夠改變漢武帝的決定嗎?答案可想而知。如果冒險去為任安求情,自己丟了性命不說,更會將好友拖入更深的深淵。這樣的險,誰又敢輕易冒呢?

漢武帝

再者,當司馬遷收到任少卿的信時,任少卿受刑的時間也即將到了,司馬遷並不能確定回信能否及時到達友人手中,那麼他的回信最大的目的還是在於讓友人死能瞑目。

結語

讀完《報任安書》,我們或許可以解決司馬遷“為什麼不救任安”這一疑惑了。在其中,我們感受到他一字一句中的血與淚,感受到他的苦衷與痛苦。

現在有些人對司馬遷《報任安書》做出不當的猜測,認為司馬遷見死不救,不是仗義人士該做的事,其實這樣的判斷是不全面、不正確的。我們應該如何理解一個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呢?我們必須理解歷史人物所處的環境與背景。司馬遷為了撰寫《史記》,不惜自己的尊嚴與生命,只為將其流傳於世。

如果沒有這個牽掛,我相信司馬遷說不定就會出手相救,畢竟在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並不是生命本身。但是他有更重要的任務要去做,他沒辦法割捨。我認為,在人類歷史的傳承面前,小情小義只能退一步,取捨得當,才是司馬遷最高明也最悲壯的一點。因此,對於司馬遷,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心理,而不是妄加揣測。

司馬遷發憤寫書

司馬遷撰寫《史記》的背後,也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首先,他告訴我們正確的生死觀。每個人都將歸於死亡,但是有的人死得轟轟烈烈,有的人死得悄無聲息,有的人死得悲壯激昂,有的人死得毫無價值。活在這世上,就是要追求自己的價值。為了實現價值,必須要先有遠大的目標。

另外,司馬遷的經歷告訴我們人生是曲折的,但是是發展的。每個人都要在一生中遇到多多少少的曲折,但我們處於困境之時,我們會迷茫會絕望。但是,當我們回看歷史的長河,看到那些曾經閃耀過的群星,他們都是從磨難中磨礪出來的。沒有那些曲折的故事,怎麼會有流傳千古的《史記》呢?

司馬遷為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一篇篇價值不菲的歷史,更是留下了他偉大的,遠超於物質的為大人格,為中國歷史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成為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標榜。

參考文獻:

《史記》

《報任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