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中國古代分為九州,到底是哪九州?究竟以什麼緣由劃分的?

中國在古代有很多不同的稱呼。上古時代,華夏族建國於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相傳古代炎帝統轄的土地稱赤縣,黃帝統轄的土地稱神州,所以稱中國為赤縣或神州,後來統一起來又稱為神州赤縣或者赤縣神州。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儀之諸侯,稱為諸夏。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的代稱,也是周王朝的自稱,故中國又被稱為華夏、中華、中夏、中土。

中國歷史悠久,幅員廣闊。其名字也有不少別稱,如“九州”就是非常熟悉的。與“九州”同義的還有九有、九域、九區、九隅、九垠、九垓等。起初它們都指的是中原大地,後來人們就用“九州”泛指中國。相傳,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 象徵九州,中國又被稱為九州或九鼎。冀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豫州、雍州、幽州、幷州。

我們現在有的學者認為,九州是古代的一種行政劃分,是管理者為了方便管理人口和土地所劃分的一種界限,不過大禹劃分的初衷我們還是要看一下當時的具體情況。大禹在當時奉命治水,歷經了千辛萬苦走了很多地方,可是卻一直未能成功的治理水患。大禹在治水的過程中發現位於各地的大江大河把整塊大地分隔開來,形成了一塊一塊大小不同的高地,其中最大的九個地區就被大禹定為了九州。

按照古代文獻地理描述,當時的九州包括“五嶽五鎮四瀆”,範圍大致為:北到燕山山脈、渤海灣及遼東等區域;南邊一直劃到南海;西至現在甘肅接西域荒漠戈壁邊緣,東邊直接到大海了。“九州”概念的提出,是當時統治階層對未來統一國家的一種規劃,是一種政治抱負,寄希望後世子孫能夠完成一統天下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