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人均豆瓣9.0,好好的文學大師怎麼就“跑偏”了?

作者:愛讀書的人是會發光的

萬萬沒想到,這些中國文學界的大佬們,會靠“段子”走紅。

初登綜藝就完美拿捏黃磊、何炅的劉震雲;每逢採訪都能笑翻全場的餘華;

強忍笑意的讀者們在聽完餘華、劉震雲、莫言架著史鐵生去籃球場踢足球的故事後,終於破防了。

看他們的文字,總會以為他們要麼是苦大仇深的批判者,要麼是溫文爾雅的學者;但現實中他們,卻是一群被寫作耽誤的喜劇人。

帶著滿滿的“反差感”走入他們的文字,或許能給我們些許別樣的感悟。

01

沒人比劉震雲更懂“生活”

如果你在早九晚五、柴米油鹽的生活中被磨滅了激情,這本小說會給你一劑“治癒良方”。

劉震雲曾談到:“生活是嚴峻的,那嚴峻不是要你去上刀山下火海,上刀山下火海並不嚴峻。嚴峻的是那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日常生活瑣事。”

原本恩愛親密的兩人在遇到了煩心事時也習慣了互相埋怨;曾經懷揣著對未來美好憧憬的念想才在一起開始生活,誰知道婚後的一切,讓人猝不及防,卻又讓人難以逃避,最終墜入一地雞毛的煙火人間裡。

這多像現在的許多年輕夫妻,在學生時代或戀愛階段是花前月下、甜言蜜語,我們也曾立下豪言壯語,要活得精緻,不被生活所累。

可現實總會給我們一個響亮的巴掌。

原來現實生活不是王子與公主的童話,在強者生存的時代競爭中,我們被狼狽地推著前行。

電視劇《一地雞毛》劇照

《一地雞毛》是劉震雲的一部中篇小說,故事在主人公小林家的一斤豆腐變餿中開始了,描寫了小林在單位和家庭的種種遭遇和心靈軌跡的演變。

從菜籃子、妻子、孩子、豆腐、保姆、單位中的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裡,反映了大多數中國人在八九十年代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狀態。

整本書沒有驚心動魄,沒有氣壯山河,有的只是家庭瑣碎。

小人物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悲哀,渺小而深刻。

我們對於不知悲喜的明天總是缺少塞翁失馬般的豁達和鎮靜,所以市井小民只能斤斤計較,沾沾自喜的平淡活著。

02

說盡中國式孤獨

關於《一句頂一萬句》的寫作動機其實挺有意思。

劉震雲的外祖母給他講了一個故事,“她有一個叔叔,一輩子沒娶上老婆,跟家裡的一頭牛成了好朋友。有一天這頭牛死了,叔叔三天沒有說話。第四天凌晨,他離家出走了。後來,四鄉八鎮都找了,所有的井也打撈了,不見叔叔的身影。”

這個故事讓劉震雲很震驚,是什麼原因讓一個這樣的一個普通的養牛人離開自己的故鄉和親人,要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

在劉震雲看來,這就是精神上的“高階”流浪和漂泊,精神的痛苦不是知識分子才有。

懷著這樣的一個想法,劉震雲用了三年時間,寫下了長篇小說《一句頂一萬句》。

電影《一句頂一萬句》劇照

故事很簡單,小說的前半部寫的是過去:孤獨無助的吳摩西失去唯一能夠“說得上話”的養女,為了尋找,走出延津;

小說的後半部寫的是現在:吳摩西的養女的兒子牛愛國,同樣為了擺脫孤獨尋找“說得上話”的朋友,走向延津。

一走一來,延宕百年。

人生在世,有時要尋求一個說得著話的人,背後藏著的是千萬年的孤獨。

03

餘華最被低估的一部作品

這本書從1991出版以來,彷彿一直躲在餘華其他著作的影子裡。如今,當孤獨成為一種流行病,它的價值又被重新發現。

李健曾在訪談中,極力呼籲:餘華的每本書都值得看,尤其是《在細雨中呼喊》。

故事的一開始,孫光林出生在一個極其貧困的家庭。7歲時,他被父母送走,寄養在別人家。

5年後,養父去世,孫光林又回到了原生家庭。

然而,這個家並非溫暖的港灣,而是一座魔窟,父親暴躁殘忍、母親委曲求全,他還有一個並不友好的兄弟。

長久以來,被拋棄、被冷落、被排擠讓孫光林心中壓抑著憤懣和絕望。

在家人身上,他看到了自己並不光明的未來,在一次次的思量中,他決定不再靠近,而是逃離。

在與同齡男孩短暫的友誼中,他感受到沒有意義的攀比、虛張聲勢的逞強是多麼沒有意義。

於是不再因為湊熱鬧,同他人一起陷入青春期衝動,直至墮入黑暗。

透過不懈的努力,他順利讀完高中,考上了大學。終於不必像他的父兄一樣,一輩子窩在小小村莊裡粗鄙掙扎。

他因強大而自愈,還學會了用溫暖的感情治癒他人。

04

一個善良到極致的人是什麼樣子

餘華曾在一次採訪中透漏:有一部小說,他從1998年著筆,好不容易寫了20多萬字,不滿意又刪了一半,前後修改十多次,才最終定稿。

他所指的,正是2021年出版的長篇傳奇小說《文城》。

小說講述了一個愛而不得的悲慘故事。餘華用20多年時間,刻畫了一個淳樸痴情、有情有義的男主人公形象。

故事發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人公林祥福是北方人,與聲稱是兄妹的南方人阿強、小美相遇,並與小美相愛。

小美在誕下一女後離家而去,林祥福便揹著女兒一路南下,尋找小美的故鄉——一個叫做“文城”的地方,卻一生未能尋到。

《文城》的時代背景是清末民初,軍閥混戰、土匪作亂的荒蠻年代。

在這樣一個動盪的年代有著一份不動盪的心,那就是林祥福尋找小美的那顆心從未動盪,尋找文城這座城的心從未動盪。

這座城裡,每個人都有一顆樸實的心,沒有那麼滑稽,沒有那麼背離人心,每個心存文城的主人公,都活生生活成了《文城》裡的人。

05

轉世投胎,我從地主變成一頭驢

莫言是個極幽默的人,這從他開通公號,以及在這之後的,各種足以爆紅出圈的搞笑回覆中就可見一斑。

這種幽默,是對生活的清醒,對苦難付之一笑,對命運嗤之以鼻。

這股勁兒在《生死疲勞》中得到了最完美的釋放!

1950年,西門鬧帶著記憶經歷六道輪迴,他變成給他打工的“藍臉”家的驢、牛、豬、狗、猴,最後是嬰兒。

整個故事也是西門鬧講述自己每一世的所見、所聞、所感。

莫言用奇幻而真切的筆法,向我們講述了西門屯三代人的興衰沉浮,以及主角西門鬧轉世幾輩子的命運波折。

可以說這是一本借六道輪迴,書寫歷史變遷與農民命運的史詩鉅著。

在《生死疲勞》中,所有人都在被慾望拉扯:有人為了愛情甘願捨棄自己的一切,有人為了利益左右逢源毫無信仰可言;

但最終的結局都如書裡所寫的:“一切來自土地的,都將回歸土地。”

這部作品的殼是我們常說的“宿命”,不同的是,莫言用中國人獨有的幽默和戲謔填充了它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