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自由的文人, 傲然的正氣, 都是他這為隱士

他叫陶淵明,他喜歡桃花源一般的生活環境,現在人提到他,一定想到的是隱士,沒錯,但是他為何會選擇隱居山林,就應該提到他最後的那段廣為人知的為官經歷——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是在義熙元年的時候。那年,已經四十多歲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去彭澤縣當了個縣令。有一次,從縣裡派來了一個人來了解情況。有人給陶淵明說那是上頭派下來檢查的人,見他的時候要穿戴整齊一些、恭恭敬敬地去迎接他們的到來。陶淵明聽到以後長長嘆了一口氣:“我才不願意就為了小縣令的五斗薪水,就向這些傢伙低三下四的。”說完,立即就辭掉了這個官職,回家了。陶淵明當彭澤縣令,其實也就八十來天。他這次離職而去,便永遠離開了官場。 陶淵明是一個文人,他不肯因為這些蠅頭小利,曲折了自己的氣節,畢竟做官只是為了謀生。陶淵明看不慣這些官場上的不良之氣,斷然拒絕這種所謂的生活。

當然陶淵明是一個詩人,他的桃花源記在我們的印象中十分深刻,桃花源記中描述了桃花源的居民的祖先在秦朝時就避難到桃花源生活,從此世世代代與世隔絕,以至於“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在這樣的一個小小的村子裡“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也”,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地方,幸福到村子裡的人不需要去詢問世事,不需要和世俗相聯絡,陶淵明就用寥寥數語就講述了一個令人嚮往的生活,這就是陶淵明,一個獨愛清淨的生活的文人雅士。

然後咱們陶大哥,是一個真有骨氣的人,他的性格靜,本來就不適合在官場沉浮,選擇歸隱田園,按照內心的想法有什麼不好的呢?這就好像,現在你是個想要報效國家計程車兵,一腔熱血,想著我要建功立業,可是真的到了戰場上,發現自己的才能更適合謀略,並不適合闖蕩拼命,所以就退居二線,這樣就不對?陶淵明面對的是官場和亂世,這種情況會更加複雜。

就是因為這些,陶淵明的性格應該說是更加的透徹清晰,在我們看來可能是他的一廂情願,卻只是因為他真的嚮往,在你眼中的陶淵明,會是怎樣的一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