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色不迷人人自迷”的下一句是啥?說出來有點尷尬,不信你讀讀看

其實,如今我們都接受了許多“半句名言”。也就是說,本來是完整的一句,卻因各種因素導致,其中有半句非常知名和流行,而另半句卻無人問津,甚至許多人還喜歡“各種續貂”。

比如蘇軾的這句“腹有詩書氣自華”,多霸氣,展現了文化知識的重要。但這也是“半句”,因為上一句是“粗繒大布裹生涯”。合在一起後就會發現,原來蘇軾很現實,生活從來也很骨感,這實則是有點“自娛自樂”的味道。

但不論怎樣,半句名言早已深入到我們生活中,經常被引用。以至於還能造成許多誤會,如這句“色不迷人人自迷”,下一句是啥?估計許多人都會脫口而出“酒不醉人人自醉”,但這卻是錯的

因為這半句,其實是出自一首詩歌,倘若你讀完下一句,並明白了整首詩歌的意思,會顯得有點尷尬——原來意境這麼美,根本就不是,我們尋常所理解的那種模樣。下面先簡單介紹下這位詩人。

這位詩人叫黃增,寫詩只是他的副業,因為他真正的職業是一位出色的畫家,最擅長畫人物。在乾隆三十三年,他晚年時期曾被召入宮內,當了宮廷畫師,給乾隆畫像。由於技藝出色,被乾隆賞了個八品頂戴。

而這句“色不迷人人自迷”,便出自他的詩歌《集杭州俗語詩》,全文如下: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

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痴。

瞅見下面那句了嗎?是情人眼裡出西施!所以,這首詩歌其實是一首才子佳人類的詩歌,滿含了用情之深和用情之專!

不過,看我這首詩歌后,恐怕人們還會有一種感覺,除了最後這一句外,前面的那三句,咋都這麼熟悉?

沒錯,這種詩歌的形式,就叫“集句詩”。即,把一些俗語,或前人詩句,拼湊在一起,且還必須要意思貫通,形成一種新的詩意和境界,古代的詩人和才子都喜歡玩。如蘇軾的《南鄉子 集句》,不過蘇軾畢竟是大才子,哪怕集句他都要有所創新。

但黃增的這首,前三句卻都是信手拿來,沒有再創新,只有這最後一句“三笑徒然當一痴”是畫龍點睛之筆。因為這裡面有個典故。《唐伯虎點秋香》中,秋香曾對唐伯虎三笑留情。

不過,還有人認為,這根本不是在說唐伯虎,而是在說《聊齋志異》中的名篇《嬰寧》。

話說有位才子叫王子服,14歲就中了秀才,在上元節遊玩時,看到了一位不食人間煙火般的神仙小姐姐,拿著一支梅花對他嫣然一笑。從此王子服就犯了花痴,天天看著那支梅花,萬分思念對方,於是染了相思病。

後來他哥們實在看不下去了,就騙他說,那位神仙小姐姐是自己的表妹,王子服立刻求親,哥們支支吾吾沒答應。而王子服便拿著那支梅花,按哥們提供的地址去找,卻是一片人跡罕見的地方。王子服不氣餒,又是一通亂找,竟然發現了一戶人家。

仔細看去,門口處正是那位神仙小姐姐,這回正把一支杏花向頭上插,瞅見王子服後,又是儼然一笑躲進屋內去了。王子服是讀書人,雖心裡百爪撓心,卻不敢貿然進去。於是便在門外來回轉悠,只想再見人家一面。

沒過多久,走出來一位老婆婆,問王子服你幹啥?王子服就胡說是來探親,那婆婆竟然認了親,然後把神仙小姐姐叫出來相見。王子服這才知道對方叫嬰寧。於是嬰寧對著王子服又是一笑,由此兩人三笑定情,終於結為夫妻。

但回到家後,王子服就發現嬰寧,果真是“不食人間煙火”,當著自己老媽的面,竟說出了“王子服和自己同床共枕的事”,這可嚇壞了王子服。最終得知嬰寧是狐女所生。但為人卻“一塵不染”,無論面對怎樣的苦難,她都笑對。最終人們接受了嬰寧,兩人幸福生活在了一起。

不論怎樣,黃增的這首集句詩,無論是歌頌《唐伯虎點秋香》,還是為《嬰寧》擊節叫好,顯然都代表了一種人間美好和專一的感情。顯然一塵不染,毫無庸俗之感。

所謂“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既然如此,那就攜手共度今生,無論面對怎樣苦難都笑對而過,這又何“色”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