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真正厲害的人:苦而不訴、難而不怨、喜而不揚

聽過這樣一句話:“沒有在長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人生於世,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與磨難。

遭遇挫折與磨難,如果能硬著頭皮熬過去,便會“涅槃重生”;如果心生怯懦,自暴自棄,就只會讓自己沉淪下去。

內心強大,才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01

苦而不訴

魯迅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深以為然。

有些事,在我們看來是“大事”,在旁人看來卻是不值一提。

如果我們不停地去傾訴,在旁人看來,便是我們太過“矯情”、太過“玻璃心”。

一個人經歷的事情越多,就越會深刻的體會到,很多事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與其期盼別人的理解,反而遭受各種誤解、嘲笑,不如學會自愈,安頓好自己的內心。

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有一隻小猴子在覓食的時候,被樹枝劃了一個傷口,流了很多血。

他頻繁地把自己的傷口扒開,讓眾人看,以獲得眾人的同情。

結果,小猴子因為傷口感染而死。

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一個人越是在痛苦的時候,就越需要學會善待自己,學會自己“舔舐傷口”。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

如果總是期待他人“來度自己”,那麼,就只會讓自己的傷口,越拖越嚴重。

02

難而不怨

有人說:“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一想就通了。”

生活中,有些人一旦遇到難事,就習慣找客觀原因:抱怨環境不好,抱怨別人不行,卻從來不反思自己。

結果,他們只能是被困在原地,止步不前。

真正的聰明人,遇到難事,首先會從自身找原因。

所以,他們能夠不斷的修正不足,完善自身,以達到自己的目標。

面對難事,適當的抱怨,可能也是一種緩解壓力的方式。

但是,過度的抱怨,卻會讓自己被消極的情緒所淹沒,失去了前行的動力。

祥林嫂面對自己的不幸遭遇,不斷的抱怨,結果,不但沒有換來周圍人的同情與幫助,反而引來了眾人的反感,也讓自己越來越萎靡不振。

畢竟,沒有會喜歡總是散發負能量的人。

不斷的抱怨,也會逐漸瓦解一個人的鬥志。

面對難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及時化解消極的情緒,理性地去分析客觀問題,來尋求解決之法。

如此,才能儘快走出泥潭,迎來嶄新的生活。

03

喜而不揚

古人云:“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一個人越是處於高位,就越需要謙卑含容。

如果一旦處於高位,便得意洋洋,囂張跋扈,對待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一副盛氣凌人的模樣。

那麼,就只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古語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很多人渴望自己能夠“鶴立雞群”,然而,鶴立雞群的結果,往往是遭到雞群的孤立與攻擊。

一個人太過“耀眼”,自然會襯托出周圍人的暗淡。

周圍的人,必然會心生不悅,甚至嫉恨。

所以,真正聰明的“鶴”,往往會掩蓋自己的“鋒芒”,讓自己看起來似乎與周圍的“雞”沒有兩樣。

一個人能夠剋制自己的“張揚欲”,既是對他人感受的“體諒”,同時,也是對自身的一種保護。

一個人最積極的人生觀,也許就是: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有些事情,我們既然無法改變,那麼,就只能改變自己的心態,讓自己避免在破事上糾纏不清。

所謂“有舍才有得。”

只有放下對無意義事情的糾纏,才能把時間與精力投入到自己真正能夠把握的事情上,收穫燦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