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製作精良,畫面驚豔,“黑馬大片”《沼澤深處的女孩》不該被埋沒

美國女作家迪麗亞的暢銷小說《蝲蛄吟唱的地方》,作為其70歲高齡的首部懸疑小說,處女作上線後便引起了轟動,成為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中的熱賣小說。

作者的實際身份是一位生物學家,從事非洲野生動物的研究和保護工作,因此在這部小說中,還融入了大量的生物學知識,但除去專業領域的內容,小說本身最具亮點的是其對於女權的價值觀倡導。

正是因為這部作品的獨特,使得奧斯卡影后瑞茜看到《蝲蛄吟唱的地方》後迅速成為其原著粉,並促成了20世紀福克斯買下影視版權。她本人成為了電影的製片人。

而影片的主創團隊也都是女性主導,從導演到音樂製作人再到編劇,攝影師都是女性。

在這樣主創團隊的加持下,影片《沼澤深處的女孩》儘可能的還原了原作的精彩之處,真正透過女性視角來講述這部作品。影片的製作精良,畫面也美侖美奐,但這僅僅只是表象的優勢。作為一部“年度黑馬”,看點不止於此。

影片耗資僅2400萬美元,卻能拿下10億票房,僅在票房層面已經獲得了巨大成功。儘管在國內票房表現不佳,但口碑十分出眾,豆瓣評分高達7。7,但可惜的是隻有3。9萬的觀眾為影片評分,可見這部作品還是被大家忽略了。

但看過影片後,《沼澤深處的女孩》值得更多人為其正名,好的作品不該被埋沒。

先講命案再講背景,敘事方式增強懸疑感

《沼澤深處的女孩》既是一部女性向的作品,又是一部懸疑愛情電影,但這部影片的切入點使得劇集極具亮點。

從一開場就直接丟擲故事的發生地點以及時間,而這兩個主要的資訊引申出來的是一起命案,在小鎮上一個備受歡迎的男青年,屍體出現在一片沼澤地中。

警察很快調查出死者的死因是從20m高的塔樓上摔下,導致後腦勺碎裂,這更像是一起意外事故,但在他的身上也找到了一些指向兇手的物件,比如紅色的羊毛纖維,它的主人是在沼澤地生存的女孩基婭。

由於死者與基婭有過一段感情,再加上有目擊者看到了兩人曾經發生過爭吵,於是在死者遇害後,第一嫌疑人就成了基婭,她也被警察迅速捉拿歸案。

但無論是基婭給人帶來的不諳世事的純粹,還是面對這起命案表現出來的無辜,都讓人覺得她並不像是兇手,而兩人的體型差也讓基婭想要殺害人高馬大的死者幾乎沒什麼可能性。

影片的劇情推進深諳觀眾的情緒落點,前期丟擲命案,讓大家腦海裡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疑問,尤其是基婭這一角色的出場,直接讓她成為了最能引起觀眾興趣的所在,所有人的重點都不再放在死者本身。

於是在講了命案後,這部劇又迅速交代了基婭的身世背景,她的確看起來十分單純,但她的生活經歷卻也表明基婭是一個性格思想都很獨立的女生,甚至從很小的時候就出現了超乎同齡人的成熟和淡定。

她的父親是一個性情暴躁的家暴男,母親因為受不了她的性格而離家出走,基婭的哥哥姐姐們常年不在家,沒法與她們一同生活。

真正與父親相依為命的就只有基婭一個人,父親的暴躁無處發洩。自然對基婭不會好到哪裡去,但她卻找到了與父親相處的最佳方式。

不僅如此,基婭還從父親的身上學到了在沼澤地生存的本領,父親去世後,她透過賣貽貝讓自己能夠維持現在的生活,因為不願意與外界交流而被當地的居民當成是異類。

因此觀眾在不瞭解基婭的情況下,不會將她與兇手聯絡在一起,但鎮上的居民很容易因為基婭與他們的生活方式不同,而將其看成是一個陰鷙到很有可能成為兇手的不普通女孩。

影片先丟擲命案留足懸念,再交代主角基婭的背景,但是卻讓人不自覺的就將這兩者聯絡到一起,透過倒敘的敘事方式增強了這部影片的懸疑感。

兩段愛情的差異,為真相埋下伏筆

在懸疑題材的作品中穿插感情的故事線本身很容易給人喧賓奪主的感受,但如果將愛情與懸疑有效結合在一起,就能起到豐富劇情的作用,這種融合方式僅僅只是表層,《沼澤深處的女孩》則是將兩者進行了更深度的融合。

影片透過女主角基婭兩段愛情的差異,讓觀眾得以對比出兩位男性角色的不同,並且直接賦予了女主角殺人動機,同時也為影片真相埋下伏筆。

第一段感情是基婭與自己哥哥朱迪的玩伴泰德,兩人的感情處處透露著美好,在泰德的眼中喜歡動植物的基婭不但不是個怪物,還是最美好的存在,他會投其所好的送其珍貴的羽毛來拉近兩人之間的關係和距離。

但泰德之於基婭而言,又不只是侷限於做她的愛人和伴侶,更是能夠成為其人生道路上的導師形象,很有幾分亦師亦友的味道。

原本在沼澤地中成長的基婭,對於動植物的習性都很瞭解,但她不知道在現實社會中生活,還可以將自己的所聞所見化成圖冊用以賺取酬金,讓她可以不再撿貽貝來維持生活。泰德的出現讓基婭從一個思想獨立的人,變成了思想與經濟雙獨立的人。

而泰德帶給基婭的幫助以及對她的耐心,能夠讓人感受到愛情的乾淨美好,也正是這份情感觸動了基婭內心深處的隱秘,讓她願意接納另一個人,不在身處沼澤地中獨自生活。

然而泰德考上了大學想要讓基婭與自己一同離開時,基婭選擇了拒絕,讓兩人的感情戛然而止。而基婭在傷心欲絕的情況下因排解寂寞開啟了自己的第二段感情,但這段感情給她帶來的並不是良性的成長,而是被迫害的糟心。

單看外形,蔡斯比泰德更加出眾,只可惜他的性格不像泰德一樣會包容基婭,並且對她的喜好十分上心。他更加野蠻粗暴,雖然表達愛的方式很直接,但卻並不是一個專一的人,在有未婚妻的情況下還腳踩多隻船,讓基婭難以接受。

在基婭提出與蔡斯分手後,她遭到了對方的窮追不捨,但這種不願放手的背後讓基婭感受到的不是蔡斯對自己的深情,而是其兇惡的一面顯露無疑,對基婭採用近乎暴力的方式造成了其人身傷害。

無論是基婭在兩段感情中與彼此相處的模式和狀態,還是最終分開的舉動,都有很大的差異,而蔡斯的極端行為讓生命受到威脅的基婭,很有可能因為自保而做出防衛過當的舉動。影片對於其感情戲的描繪,再次增加了基婭是兇手的可能性。

結局意外反轉,人設細思極恐又滿足多樣性

但庭審的結果卻讓人出乎意料,在基婭與蔡斯之間的各種恩怨情仇被細緻描繪後,基婭的嫌疑被放大,但她卻安然無恙的從法庭上離開了。

紅色羊毛纖維雖然指向基婭,但它可以在任何時候纏在蔡斯的衣服上,不見得一定是在案發當晚或者是案發現場,這就使得這一有效的證據變得無效。

而另一個證據則是蔡斯脖子上的項鍊,在基婭與蔡斯感情穩步進展時,她送給了對方一條貝殼項鍊。但在蔡斯去世後,脖子上並沒有看到這條項鍊,於是蔡斯的母親認為兇手就是項鍊的主人,只可惜沒有足夠的證據指向基婭就是在案發當天拿走了項鍊。

真正為基婭脫罪的是她的辯護律師提供的不在場證明,在案發當天基婭搭乘早上的巴士離開了沼澤地,又在案發後才回到自己的住址。期間沒有作案的可能,即便控方律師認為她可以乘坐晚間的車作案,但同樣沒有具體的證據指明。

基婭成功脫罪,而她的初戀泰德也回到了她的身邊。無論是從愛情的角度或是命案的角度來看,基婭都擁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如果沒有意外反轉,或許所有人都相信基婭與此事無關。但在基婭晚年離開後,泰德卻從她的遺物中看到了蔡斯曾經戴過的那條貝殼項鍊。

影片既沒有將案發的經過呈現在熒幕中,讓觀眾看到基婭究竟是透過怎樣的方式讓蔡斯跌落高塔,但卻用各種各樣的細節描繪來讓觀眾充分理解基婭在行兇後能夠保持淡定自若的原因,因為她一直在沼澤地中生存,沒有接受過正統的教育,崇尚的是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

母螳螂與公螳螂交配時,會吃掉公螳螂,這是自然現象,而基婭也認為這是自保的必要手段,擱置於她和蔡斯的關係中,受到威脅的基婭殺掉蔡斯,或許在她看來也是再尋常不過的自然現象。

這部影片中女主角基婭的人設令人細思極恐,卻又滿足了人同為生物的多樣性。從別人的視角刻畫女性形象,但又與當下女性更崇尚的獨立型女性相契合,《沼澤深處的女孩》遠比大部分懸疑劇,愛情劇和大女主劇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