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如果育兒書籍只推薦一本,你會推薦什麼書?

作者:綸寶媽媽科學美育

育兒書籍只推薦一本,我推薦《重新定義父母》。因為這本書裡提到了很多經典的育兒理論,思路特別清晰。完全可以作為0-18歲父母的一本手邊的育兒書。

雖然看起來年齡跨度大,但是每一年齡段都是相互關聯的,所以並不突兀。

而且有案例、有分析、有應對策略。也可以作為父母應對突發親子危機的指導書。

一、經典育兒思路串聯整本書的脈絡

1、蒙臺梭利精神胚胎理論

一個人的精神胚胎從出生開始就引導孩子的發展,他的好奇心、學習動力、探索欲是天生就有的,成長和發展是人生命中與生俱來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會盡力適應環境,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在社會上以最好的姿態生活。

2、埃裡克森人格發展8階段理論

埃裡克森最早提出了“終身發展”和“終身教育”的觀點,他認為,人的整個人格的發展過程是由貫穿一生的八個階段組成,每個階段都有一個特定的發展任務在等待解決,每一個階段又都在為下一階段做準備,以便去適應社會組織以“某種傳統方式”為他準備好了的社會任務。同時人的發展是持續一生的,每一個階段中又都存在著一種本質性的危機,如果這種危機解決得好,人就可以順利地進入下一個階段,如果這個危機沒有解決好,就會產生各種各樣影響心理健康的問題,誘發心理疾病。

埃裡克森認為,人生每一個階段的發展都是不可忽視的,每一個階段的良好發展,會為下一個階段的發展打下基礎。每個階段都有一個獨特的發展任務。如果外在環境有利於個體順利實現這一發展任務,則人格就會健康發展。反之則個體就會出現發展“危機”,形成不良人格,並妨礙以後各時期人格的健康發展。不同階段發展得順利與否對今後的人格將有重大影響,而且年齡越小,造成的創傷越大,也越難恢復。

3、榮格的潛意識理論

人的意識分為意識和潛意識兩種,意識和潛意識就像冰山的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一樣(見圖1-1),我們的思想、行為、決策就是人的意識,人的意識只佔5%,就像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潛意識就是水下面那95%的部分,我們雖然意識不到,感覺不到,但是就像是冰山會向哪個方向移動是由水下的95%決定的一樣,我們的人生道路和命運也是由那95%的潛意識決定的。

4、精神分析理論

人的心理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四類需求,這四類需求是情感需求(弗洛伊德把這類需求叫作力比多)、攻擊性需求、關係需求和自戀需求。

5、美國心理治療專家路易絲·海的心理問題與身體疾病關係關係理論

身體從未說謊,不被覺察的情緒,都會以疾病的方式宣示自己的存在。露易絲·海在她的“身心疾病對應表”中指出了106種身體疾病的症狀與心理的關係。比如癌症就是長久忍受內心深處的憂傷與憤怒的侵蝕所造成的,心臟病就是嚴重的情緒問題。

6、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慧理論

智力是多方面的,不再僅僅是我們傳統意義上認為的智力就是智商測試那套單一、可量化的理論。加德納總結出了語言智力、數理邏輯智力、音樂智力、空間智力、身體智力、人際交往智力、自我認知智力和自然主義智力這八大智力,後期加德納增加到了十六個智力方面。包括語言智慧、數理智慧、節奏智慧、空間智慧、動覺智慧、自省智慧、交流智慧、自然觀察智慧。

7、奈德·赫曼的全腦優勢思維模型理論

人類共有4種不同的思維模型,即理性我、穩妥我、感覺我、探索我。

8、羅傑斯的人本主義理論

每個人內在都有一種尋求自我實現的潛能,如果提供適當的環境,種子就會自動地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他也會在自己試錯的過程中,找到自己和外界相處的邊界和模式。

9、溫尼科特的母嬰間隙理論

嬰兒和母親之間、孩子跟家庭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甚至不同世界或者民族之間都應該有一個間隙。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成長的過程就是孩子的內心發育程度跟媽媽的距離(間隙)的大小。當孩子小的時候,間隙可以小一些,媽媽要全然響應。孩子越大,媽媽越要放手要離開,否則孩子就會發育不好。過近,就會導致孩子成長得不充分。

能否和孩子在不同的時間段有恰當的間隙距離,就是一種父母是否信任孩子的體驗。

如果父母對孩子沒有基本的信任,就導致過近的距離。他們就可能需要24小時監視和控制孩子,孩子的感覺就是被吞噬。

二、科學養育金句啟迪正確的育兒觀念

1、父母是一個職業,上崗需要培訓

2、母親與孩子的關係,製造了孩子最核心的人格。

3、父母不應該是一個角色,而應該是一門學問或者學科。

4、父母的角色是給孩子提供合適的土壤、空氣、陽光,而不是成為孩子的精神“上帝”。

5、父母和家庭的影響,對孩子的人生道路,對孩子的一生的發展是最為重要的。

6、父母自身的狀態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7、一個人的人格決定了他的命運,而父母是孩子人格的塑造者,所以說父母決定了孩子的命運。

8、一個人的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是和諧的,他和外界的關係就是和諧的,一個人的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是衝突的,他和外界的關係就總是衝突。

9、對孩子來說,父母是什麼樣的人,比父母怎麼教育孩子更重要。

10、不是孩子幸福了,父母才能幸福。而是父母幸福了,孩子才敢幸福。

11、大腦的構造是越安全、越放鬆、越愉悅就越能進入到學習狀態。

12、如果父母看不見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的心理發育就會不良,或者只是看見孩子其中的一部分心理需求,比如只看見孩子的價值感,只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工作的重要性,孩子就會發育畸形,成為一個只會學習的“書呆子”,或只知道工作,不會享受生活的“工作狂”。

13、恰恰是不讓釋放、不允許的情緒會一直停留在那裡,轉變成攻擊自身的力量。

14、孩子的心理養育有三類客體:父母、他人(朋友、同學、親戚、小動物等)以及興趣愛好(大自然、藝術、運動、遊戲等。)

15、父母對待孩子青春期的態度:我們只是關注、看著,在他需要的時候扶一把,在他難受的時候抱抱他、共情他、安慰他。告訴他你一直都在。讓他自己去發現自己、找到自己,並最終成為他自己。

16、教育的第一個目標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而不是塑造成我們想要的樣子,更不是把孩子教育成實現父母目標的工具。

17、即使你再努力,孩子都不會變成你想要的樣子,他只會成為他自己。或者在你的逼迫和改造下,成為一個不知道自己是誰的自己。

18、人工智慧時代,人和機器最大的區別就是愛、創新、思考、互動、溝通、情感這六個方面的能力,這些能力就是人工智慧時代人最大的核心競爭力。

19、“聽話教育”本身就是把人培養成一個工具、一個機器的教育。

20、健康的關係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儘可能幫助和支援別人、不試圖改變別人。總是試圖改變別人,是一種邊界不清的表現,也是一種隱形的攻擊,“我覺得你不夠好,所以,我要改變你。

21、父母對孩子的評價就像是催眠,並寫入孩子的潛意識中,讓孩子給自己打上磨蹭、不上進的標籤。

22、只是我們要真誠,不要因自己情緒不好,把孩子指責一頓,可以告訴孩子“今天我的情緒不好”,別端著,彆強詞奪理,別覺得“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23、從一個極度飢餓的人手裡搶他的麵包,他一定會和你拼命。

24、一個沒有安全感、沒有自尊的人很難建立起自信心。

25、不敢享受好的東西,總覺得自己不配、不應該擁有,更不敢和別人提出自己的需求。

26、父母要堅持的一個原則就是,無條件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27、如果孩子的負面情緒不被接納,不被允許,孩子就會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壓抑在心裡,孩子的大腦就總是處在防禦狀態中,會直接影響到智商的發揮。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更多的時候拼的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智商發揮得是否充分。

28、叢林原則是什麼?因為資源有限,我們要去爭奪,“我要把你消滅了,我才可以生活得更好。因為你生活得好,我就會生活得不好”。所以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就是碾壓和支配,奴役與消滅。

29、農耕文明的理念對我們的影響太深、太長了,幾乎已經深入骨髓,服從、權威、奴役,這些典型的在農耕時代給我們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的產物,深深地印在我們的集體潛意識中。在農村甚至在一線大城市,打是親罵是愛、喪偶式育兒、不聽話就不是好孩子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

30、讓孩子聽話的背後是控制。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打罵,如果目的是讓孩子學習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都是控制。

三、中國父母的8大誤區以及正確應對方案

走出中國式親子養育的8大誤區,已經超過絕大多數父母了。

1、聽話懂事才是好孩子

本質:把孩子當成工具人

正解: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2、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才是害

本質:不能控制,沒有改變之後的情緒失控

正解:透過學習、改變認知,看見孩子的需求,消除不必要的焦慮。

3、偉大的母愛,只要你過的比我好

本質:一方面是認知上的問題,總覺得孩子離開自己不行;另一方面是自己無價值感、無助的、無力的投射。

正解:媽媽要多為自己而活,把自己變成一個輕鬆、快樂的人,是母親能夠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

4、父親缺位,世上只有媽媽好

本質:本質就是女人將男人排擠出育兒隊伍,男人順勢逃避育兒責任,女人從中獲得價值感和優越感,男人從中獲得舒適感和解脫感。

正解:主動讓丈夫參與到育兒中來,改變和丈夫的溝通方式,直接明確提要求,分工明確相互合作。

5、隔代養育,父母功能的外包

本質:由於育兒理念問題導致的家庭矛盾,家庭環境複雜會形成一個對孩子成長不利的環境。

正解:在這種家庭關係中,要將孩子的世界與成人的世界分開,孩子只需要做自己,大人自己處理大人的麻煩。

6、攀比心理,別人家的孩子好

本質:根深蒂固的叢林意識,本質上是一種恐懼心理,把別人的好視為威脅而不是資源。

正解:即便我們做不到不和別人比,至少不要再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

7、匱乏心理,影響孩子正確看待財富

本質:長期的戰鬥和貧窮讓人窮怕了,造成囤積心理和節儉無度。

正解:放下對待生活的沉重和匱乏感,將希望和下一代傳給孩子。

8、過度關注學習,孩子厭學的根源

本質: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焦慮的投射,同時釋放了大人心中壓抑了幾輩人的渴望學習的慾望。

正解:首先要建立起孩子與學習之間的情感連結,同時從認知上擴大孩子的學習範圍,改變學習給孩子帶來的沉重感,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

有育兒困惑的父母,不妨看看這本書。

我是綸寶媽媽,家有兩歲萌娃,持續分享照顧1-3歲幼兒的乾貨知識、育兒美食,歡迎關注鼓掌收藏帶娃路上,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