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1927年,四川軍閥楊森稱發現250歲長壽老人,此人是否真的存在?

即使在醫療技術日新月異發達的今天,普通人的平均壽命大約在八九十歲左右,難得出一位高壽到百歲出頭的老人,已經是可以轟動一時,引來當地媒體記者紛紛採訪的生命奇蹟。但凡在壽數高至一百二十歲上下,舉國都十分有名,屬於可以在網際網路上細緻地查出生平的等級。

但民國時期,卻出現了一位轟動一時的老人,據說歲數高達256歲,是公元1677年生人,也就是康熙十六年,相當於比雍正皇帝還要大上一歲,不僅看盡了清朝一脈的興衰,還歷經民國的大半個階段,活到民國二十二年才離世。

那麼此事是真的嗎?雖說從現代對人體的醫學研究中得出,人類的最高壽命是在130歲至180歲這個區間,180歲是一個時間節點。

——到了這個時間節點,五臟六腑皆會損耗殆盡,心臟的供血功能都會驟止,類似於一臺電腦出廠時都會設定有按鍵最大使用壽命,比如幾萬次,那麼就算使用者保養的再好,這部電腦的上限也不可能超出這個數太多。

所以下意識肯定覺得這位活了256歲的老人的事情不太符合常識,但不著急否定,萬一是真的呢?畢竟當年這件事轟動了整個民國,南京各大紙媒接相報道,後來也登上了中國長壽老人的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

要想釐清長壽老人事件的真假,就從他的故事來抽絲剝繭地分析一下吧。這位活了256歲的老人名叫李慶遠,也有說叫周亮,後來改名為李清雲。

這個點倒不重要,有可能是名字讀音相近轉差了,他漫長的一生肯定變故頻生,更名改姓倒是能說通,就暫按李慶遠繼續。祖籍在雲南,十來歲就以採藥行醫為生,待到九十多歲時就移居到四川省開縣度日。

接下來的一百多年大多生活於此,逐漸以開縣(今重慶市開州區)為圓心,將李慶遠是二百多歲“人瑞”的事情就傳開了。

1927年,楊森被吳佩孚任命為四川省省長,他剛一走馬上任,就聽說了長壽老人李慶遠的傳奇,特將老人請到了自己府邸,流傳出楊森已經從老人身上學得長生不老秘法的訊息。

隨後不久,蔣介石也得知了李慶遠的存在,頓時南京的媒體圈直接轟動,記者熱烈的採訪李慶遠本人,討教長壽心得,接著各大報紙接相報道,老百姓也就知道這位活了250多歲的長壽老人。

從李慶遠聞名於世的經歷中可以看出,對於他歲數的來由,一個是眾口相傳,另一個就是自己敘說。

這裡就有幾個疑點,首先無論是康熙年間乃至整個清朝,或者是民國,都沒有身份證等能具體證明出生日期的證據。加上李慶遠老人看起來是八九十歲,街坊鄰里也沒見過高壽能達二百多歲的老者是怎樣一個體貌狀態,所以一聽也就半信半疑。

不過隨著越傳越廣,直至有楊森、蔣介石等當時的當權者作證,外加南京各大報紙背書,李慶遠是極致高壽老人的事情就這麼蓋章了。

這稍微顯得有點不嚴謹,先不說李慶遠本人多年處於遠離人煙的獨居狀態,對於時間的感知或許會出現偏差,比如一個月就像是過了半年一樣漫長,就楊森發現李慶遠這件事來看,也有幾分歷史上發現祥瑞來邀功的意思。

1927年的民國時局並不太平,尤其對於楊森來說更是夾在吳佩孚與蔣介石之間,小心應承得十分難受,那麼是否有可能,楊森在聽到自己轄區內流傳出這麼一位長壽老人之後,不問真假就順勢發酵了這個傳說,接著上報給蔣介石得到肯定,南京的報紙就認下了這件事。

畢竟歷史上總愛流傳祥瑞,以討皇帝的歡心,奉承他們是天選之子,功勞上達天聽,所以降下祥瑞來做出表彰。

具體這個祥瑞是真是假,就跟傳說中漢朝的開國皇帝能劍斬白蛇、三皇五帝大都母親都是突然腹痛生子一樣,生活於那個時代的世人不太會深究,只要認可這個人與眾不同就足夠了。

因此楊森以人瑞來奉承蔣介石的可能性十分的大,畢竟李慶遠的採訪其實也漏洞很多,他只是就養生心得侃侃而談,表示長壽不外乎少思慮、減少慾望、少說話和少動彈。認為保持慈愛、勤儉、平和、寧靜就夠了。

但就算李慶遠不是二百多歲,而是看起來的八九十歲,也屬於高壽老人,日常養生中提煉出了這樣一套秘訣並不奇怪。

直到當時的記者懷揣著好奇心再三追問,李慶遠才道出些自己的經歷,百歲時參加過乾隆的千叟宴,一百七八十歲的高齡參加過太平天國運動,屬石達開的部下,九十歲以前共娶過24位妻子,子孫加起來共有百餘人。

可不論是千叟宴還是參加過太平天國運動,也是無據可靠的,比如乾隆皇帝舉辦千叟宴邀請了三千多位長壽老人,具體姓甚名誰也沒有一份名單,很難證明李慶遠是否為三千人中的一個。

太平天國運動更是如此,石達開曾帶著十萬人馬出走四川,這十萬人中是否有一個李慶遠,也壓根就是不能考據的事情。

就哪怕是看似最好驗證真偽的妻兒人數,李慶遠以250多歲高齡轟動民國時,他身邊也一個人都沒有,即使妻子孩子不如自己長壽先行辭世,重孫玄孫總還在世吧?畢竟這麼大一個家族,可楊森找到他時,李慶遠是一個人獨居,所以就連是否娶了24個妻子,生了百餘個孩子都不能驗證真假了。

一切的推據,唯有李慶遠本人的敘說和世人的流傳,那摻水的機率就大了,但凡楊森按著傳說把人找來提點幾句,大家就絲毫找不到破綻,畢竟都是無法驗證真偽,就只能信了。

這樣做的收益也很大,首先楊森能以人瑞討好蔣介石,從而衍生出一系列的新聞,吸引當時老百姓的注意力,也就沒心思去管混亂不堪的時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