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在古代加九錫究竟有多尊崇,為何"加九錫"的人後來大多都篡位了

在古代講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即所謂君權神授。在當時如果你沒有出生在帝王家,那麼能夠達到的最高位置就是丞相了,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果趕上天下大亂的時代,或許也可以憑藉功勞獲封異姓諸侯王(雖然他們的下場大多都不怎麼樣)。這就是位極人臣能夠達到的最高地位了。

但其實在古代除了做丞相,封異姓諸侯王外,還有一種方式能代表臣子身份的尊崇和皇帝對臣子的喜愛,就是加九錫。所謂九錫即車馬、衣服、樂、朱戶、納陛、虎賁、斧鉞、弓矢、鬯。這九樣東西,乍一聽似乎也不算什麼,但其實這都是天子作用之物,古代被加九錫的大臣地位幾乎都是極其尊崇。

盤點一下被加封過九錫的大臣,如王莽、曹操、司馬昭等等。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謀權篡位了。那麼九錫究竟有何魔力,使得受封的人都篡位了呢?

一、 九錫從何時開始尊崇起來

“錫”這一詞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春秋三傳之《公羊傳》中曾提到:“錫者何,賜也”。也就是說當時的“九錫”其實就是一種天子賞賜給諸侯的東西。當時的諸侯首次立功,天子會賞賜其百里的土地,但是土地一般只能賞賜一次。如果這個諸侯再次立功,那麼天子就只能以物件賞賜給諸侯,這就是“九錫”最初的原型。

當然此時的“九錫”並沒有和篡權發生聯絡,他在春秋即戰國時期真的就只是一種賞賜而已,還沒有那些附加含義。

等到了漢武帝時期,加“九錫”這一行為還是逐漸尊崇了起來,但是仍舊沒有臣子接受過“九錫”。直到王莽的出現。

二、第一個加封九錫的人

當時的王莽權傾朝野,自漢哀帝死後,王莽便立年僅九歲的劉衍為皇帝,後世稱“漢平帝”,由於漢平帝年幼,因此此時的朝政都是王莽負責。

漢元始一年(公元一年),朝中諸大臣為了討好王莽,認為王莽此時的功績可以比肩之前的霍光,因此便提議加封王莽為“安漢公”,王莽三次推辭,帝三詔不許。因此王莽便“十分不情願”的當上了安漢公。

在王莽當上“安漢公”之後,便開始組建自己的班底。他先成立了“四輔”,讓這些一起來掌握朝政,避免自己因為專權而遭受朝臣的攻擊。後來“四輔”又進一步的代替皇帝,掌握了朝政。當時的天下大事,除封爵以外,基本上都由王莽和“四輔”決斷。

此時的王莽已有篡權之心,為了試探眾臣,便讓一些儒生出馬,大加讚揚王莽的政策和功績,請求皇帝封賞王莽。而此時的王莽已經是公爵,幾乎已經沒有向上封賞的可能(當初劉邦規定異性諸侯不得封王),在這種情況下,只能給王莽加封“九錫。”

此時的“九錫”毫無疑問的擁有了其他的意思。後來漢平帝劉衎病死(一說被王莽害死),王莽令立年僅二歲的孺子嬰為皇帝,自己攝政,行皇帝之事。當時群臣稱王莽為假皇帝或攝皇帝,經過一番試探時候,王莽最終篡權。建立新朝,西漢因此而滅亡。

三、加九錫逐漸成為了篡權的標配

雖然王莽的皇位沒有做多久就被趕了下來,同時頭顱還被各代皇帝收藏了很久,但是他的某些行為習慣卻流傳了下來。如三讓三詔不許,再如加九錫。

自王莽之後,曹操之前,無論此大臣的功績有多高,都沒有被授予“九錫”,一直到曹操的出現。

當時曹操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將漢獻帝劉協接到了許昌。後來曹操進一步的統一了北方,不僅在官渡之戰中打敗了袁紹,而且還北震匈奴,儼然一副天下霸主的模樣。此時的曹操野心極度膨脹,因此加“九錫”便也不奇怪了。

董昭在曹操的受益下,奏請漢獻帝為為曹操加“九錫”,軟弱的漢獻帝當然無法拒絕這個奏令。因此下詔賜曹操“九錫”,並加封魏王,曹操三次推辭,漢獻帝三詔不許,於是曹操“名正言順”的獲封魏王,並加“九錫”,成功的為曹丕接下來的篡權登基做了鋪墊。

接下來很多人都以曹操為榜樣(最初是王莽),都接受了皇帝的“九錫”(有逼迫的有自願的),在曹操之後獲封“九錫”的人有:孫權(名義上投降曹操,因此獲封九錫)、司馬昭(其子司馬炎篡位建立了晉朝)、司馬倫(將晉惠帝拉下馬,自己做皇帝)、石勒(後來篡位建立後趙)……

後來楊堅、李淵等人都曾受封“九錫”並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可以說在李唐之前,篡權者都會象徵性的加封“九錫”(白手起家的不算),直到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直接篡權,從這以後“九錫”才逐漸與篡權相遠離(後來也沒人獲封九錫了),但當時的殿前都指揮使幾乎也和九錫相同了,成為了篡權者的標配。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李嚴也曾勸諸葛亮加九錫,諸葛亮以沒有攻下魏國,復興漢室為由沒有接受。

其實在王莽之後,“九錫”的權利就已經進一步擴大,它不僅有持劍上殿等特權,而且還可以擁有兵權,穿象徵著皇帝身份的衣服。可以說此時的“九錫”,除了名字不是皇帝,其實在其他方面已經和皇帝一樣了。

試問一個實權在手的皇帝,會因為某個功臣的功績對功臣說:你乾的不錯,我賜你九錫,接下來你就和我一樣了。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在古代,永遠都只有功高震主(如漢宣帝的如芒在背),只有飛鳥盡良弓藏。

因此所謂加“九錫”,其實只是為了臉面的一種試探。如曹操,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曹操不可能直接篡權,因此曹操只能先當魏公,以此來看看諸大臣是何反應。如果反對的少就向皇位更近一步(加魏王,受九錫),再將反對的人殺掉。這樣的奪權,更穩,面子上也過得去。

參考資料:《史記》、《資治通鑑》、《公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