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最年輕的政協委員”火了,有顏有才有情懷,個人履歷更讓人欽佩

在很多人的眼裡90後、00後是充滿個性的一代人,在家長手心裡捧著長大的他們,經常會被他人貼上“不懂事”“自私”等標籤,但現實情況並非如此,他們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甚至還有一些成為了“時代先鋒”。

高考讓很多學生走出了鄉村,走向了更大的舞臺,但是鄉村的建設也需要這些年輕力量的加入,

因此有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選擇回到家鄉,用自己的所學為家鄉做貢獻。

有的學生支援鄉村教育,有的學生帶動鄉村經濟

,總之他們也為鄉村發展帶去了新的希望,而其中有些學生也憑藉著自己所做的一切,

收穫了無數的讚譽和讓人羨慕的榮耀

,“最年輕的政協委員”意外走紅,讓人們看到了新一代年輕人的擔當與情懷。

“最年輕的政協委員”火了,有顏有才有情懷,個人履歷更讓人欽佩

政協委員是一個身負重任的榮譽,一般情況都是比較有威望和有影響力的人才能擔得起這樣的職責,

而賴家益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和群眾緣,在24歲的時候成為了廣西“最年輕的政協委員”。

這份榮耀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人們的質疑聲也從未斷過,但是看完他的履歷後,

就會被這個有顏有才又有情懷的男生所折服。

賴家益1998年出生在廣西一個很普通的家庭裡面,

在高考的時候考上了玉林師範學院

,成為教師隊伍的“預備軍”。

他在畢業之前就奔赴山區支教

,憑藉著帥氣的長相、幽默有趣的教育風格,獲得了學生們的喜愛,在支教結束之際,

學生們得知他要離去,哭得稀里嘩啦的

,這也讓他看到了自己的價值。

因此他在畢業之後,

選擇到鄉鎮學校擔任一名小學老師

,與此同時還十分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業餘時間還透過直播、影片等形式助力家鄉經濟發展。

也正是因為他所做出來的貢獻和他的“典型性”,在年僅24歲的時候就成為了政協委員

,這個身份不是一個擺設,更要承擔很重大的責任,需要為家鄉的發展出謀劃策。

他在當上了政協委員之後,

就致力於把基層最真實的聲音反映出來

,尤其是鄉村教育中的難點,希望以此來帶動鄉村教育的發展,

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和幫助。

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滿身榮耀的背後是長久的付出與努力

可能一開始都被賴家益的顏值所吸引

,尤其是支教時期的分享更是圈粉無數,

但是也有很多人覺得他就是在作秀

,因此他也會面對很多不一樣的聲音,或讚譽或質疑。

但是他並不在乎他人怎麼說的,

一直將心思放在自己關注的事情上

,當然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可,也在背後付出了很多,所以滿身榮耀的背後是長久的付出與努力。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是眾所周知的問題,

鄉村教師的待遇和城市也是沒法比的,但是他卻紮根於鄉村教育中

,克服了很多的困難和挑戰,給學生帶去了希望與未來。

所以別看他年紀小,也別被他稚嫩的外表所矇蔽

,他身上的韌性與情懷是很多學生比不了的

,而能夠在小小年紀就擔任如此重要的職責,也是對他的貢獻和能力的一種認可。

勇於承擔社會會責任,是難能可貴的品質,也是值得學生學習的地方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大學生的發展方向也各有不同,

但是不管走哪條路,都有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只不過有些學生關注自我,有些學生關注社會發展。

正因如此,

像賴家益這樣敢於承擔社會責任的學生更是難能可貴

,雖說不能要求所有學生都甘願奉獻一生,但是在有理想有抱負的基礎上,學生也要多學習這些奉獻者的優良品質,

最起碼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嚴於律己

,既要實現自我價值,也要用正確且充滿正能量的三觀去感染和薰陶周圍的人。

其實大學生也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只不過社會紛雜的聲音和誘惑太多,因此家長從兒童家庭教育時期就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引導他們成人成才,

學生在發展自身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每個人都擔起責任,社會才能變得越來越好。

【筆者寄語】

對於賴家益來說,不管是到鄉村學校支教還是助力鄉村發展,

這種心繫家鄉、樂於奉獻的精神就是難能可貴的

,當然在發展的道路上肯定會面對很多的不理解和質疑的聲音,但只要能夠守住本心和初衷,為家鄉做貢獻,那麼他人的閒言碎語又有何懼呢?

話題:你如何看待大學生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歡迎留言分享與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