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代男人如何娶妾?共有2招,最後1招今天還存在

中國古代多數是父系社會,有權有勢的男人能娶上正宮加上小妾,相較之下,平民女性則如同男性附屬品一般,任人宰割,毫無地位。除了皇帝后宮之外,平常的男性要娶所謂的“妾”,有什麼樣的方法呢?大致可以分出2種,過程讓人大開眼界。

▲古代男性娶妾,方法大致有兩種。(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相簿)

第一種方法叫“媵制”。

媵(拼音: yìng)制,就是在娶妻時,

就是把妻子家庭差不多年紀的女性,包含妹妹、侄女等適齡女性一起“帶過來”。

(拼音: yìng)是中國古代周朝盛行的一種婚姻制度,或稱

媵制

媵婚

媵妾婚

。與此類婚姻有關的青銅器則稱媵器。

當時周王室與諸侯奉行內婚制。周天子、諸侯至士各級貴族皆一娶多女。

周王室和貴族女子出嫁為正室時,需要娣或侄女陪嫁,稱為媵,媵會成為側室,為明媒正“娶”的一部分,地位比“納”、“嬖”的妾高(先秦時期的“妾”為婢妾之意,非配偶)

。所生之子視為嫡子,是嫡長繼承製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的一部分,媵的出身是等同於妻,故所生之子地位高於庶子。在正妻無子,媵之子就是法定繼承人。

現代對媵器銘文研究的文章指,西周時期的媵主要是女子的娣、侄女和侍從之類。春秋時期的媵器,除“一器銘一女之媵器,還有一定數量的一器兼銘主嫁國和來媵國之女的媵器”。

明清時,媵多指成為婢妾的陪嫁婢女

想當然,古代男人能夠選擇“媵制”,一次帶走多位女性,男方要具備一定程度的財力,也因此這種方式,雖然以倫理來說很不可思議,甚至讓人有些不齒,但某種程度來說,也能一人拉拔妻子家庭的經濟。

第二種方法更直接,就是“搶親”

搶婚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為對偶婚向單偶婚轉變的標誌。搶婚的受害者和加害者不分男女,但進入父系社會以後,搶婚的加害者一般認為是男性,受害者一般是女性。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人們有兩種關於家庭的仇恨,

分別是“奪妻之恨”與“殺父之仇”,將其視為人生中最大的深仇大恨

。然而,在群婚制時代,搶婚是一種流行習俗,誰更強誰就有更多的選擇權,可以挑自己喜歡的平民女性,即便後來婚姻制度確立後,搶奪女人仍是妾的重要來源。

除了這兩種之外,還有一項,則是完全將女性當成“產品”,視為一種“禮尚往來”。在古代,

正規管道娶妻,需要遵照禮法聘娶,但妾就沒有這些禮數,完全可以隨意買賣的,而且沒有犯法

今天,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社會中,

搶婚仍然是公認的、特殊卻有效的婚姻締結儀式

,多數情況下是以自由戀愛為基礎,男女雙方商量好的一種婚嫁方式。被搶的女方不一定不樂意,也不一定是富人搶窮人,部分搶婚的原因則是男方家庭經濟貧困,不能提供足夠的彩禮。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中國古代文化概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