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漂洋過海來看你,穿越大半個中國來睡你——來自詩經裡的《河廣》

古往今來,人們都把《河廣》當做是一首思鄉詩。而在詩經女孩看來,《河廣》其實是一首愛情詩。漂洋過海來看你,穿越大半個中國來睡你,其實都是河廣要傳達的意思。不信?你們來看。

一、《河廣》是思鄉詩?

河廣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國風 衛風 河廣》

這首詩總共才32個字,僅僅八句。所以很好理解,詩經女孩帶你先來看翻譯:

“誰說黃河寬又廣?一片葦筏就能航。誰說宋國很遙遠?踮起腳尖就能望見。

誰說黃河廣又寬?難以容納小木船。誰說宋國很遙遠?一個早晨就能到達。”

本詩最大的特點是設問與誇張。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誰說黃河寬?我用一根小葦子就可以渡過去;誰說宋國遠啊?踮起腳尖我就可以望見。

從衛國到宋國,也就是從今天河南濮陽到商丘這一帶,怎麼也得一百多公里吧,

就是拿望遠鏡恐怕也望不到,更別說肉眼了。

詩篇接著說:“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說河有多寬,放個刀進去,就滿了。“刀”字,也有人解釋成刀型小船。“誰謂宋遠?曾不崇朝。”我要到宋國去,一早晨就到了。這是典型的誇張。黃河再窄,也不能放個刀,就能添滿;宋國再近,也不能近到一個早晨就可以跑到。

設問和誇張的目的是什麼?

思歸!

思歸

最早提出思歸詩的是宋朝的朱熹,他在《詩集傳》中提出:“衛在河北,宋在河南。宣姜之女,為宋桓公夫人,生襄公,而出歸於衛。襄公即位,夫人思之,而義不可往。蓋嗣君承父之重,與祖為體,母出與廟絕,不可以私返,故作此詩。言誰謂河廣乎?但以一葦加之,則可以渡矣。誰謂宋國遠乎?但一跂足而望,則可以見矣。明非宋國遠而不可至也,乃義不可而不得往耳。”

按照朱熹的說法,就是宋桓公夫人思念兒子,但不能私自返回,故作此詩。

二、《河廣》是愛情詩!

思念

詩經女孩認為,《河廣》也可以稱之為愛情詩。原因如下:

1、這是一首思念的詩!

詩經女孩認為,本詩只是說從衛國到宋國,雖然距離遠,但是踮起腳尖就能望見,一個早上就能到達。本詩並沒有說明誰在思念誰?這份思念的心情,描述愛情也不為過。

《漂洋過海來看你》是李宗盛寫過的經典曲目之一,是他為金智娟量身打造的一首歌。據悉當年金智娟曾有一段異地戀,這段戀情讓金智娟陷入深深的痛苦中。李宗盛作為金智娟的好朋友聽到這段故事之後隔天寫出了這首經典歌曲。“為你,我用了半年的積蓄,飄洋過海地來看你,為了這次相聚,我連見面時的呼吸,都曾反覆練習。”

李宗盛大哥肯定借鑑了《河廣》裡誇張的寫法。因為愛你,哪怕隔著千山萬水,我也會漂洋過海來看你。

2、這首詩是異地戀的真實寫照。

你有沒有想見到愛人時急切的心情呢?那種恨不得馬上就能到她的身邊的心情,和這首詩裡的“一葦杭之”很像。

寫出《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的餘秀華,當時寫這首詩去看一位彼此惺惺相惜的異性朋友,而後和一群詩友在網路上聊天。 “大家整天開玩笑,本來這就是一句玩笑話,‘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給了她靈感。“我是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我是把無數的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我是無數個我奔跑成一個我去睡你”。

我覺得餘秀華肯定也讀過這篇《河廣》,凡是有奇特誇張之處,必有超乎尋常的強烈情感為之憑藉。

詩中的主人公和餘秀華之所以發出如此誇張的奇想,是因為在她們的內心,此刻正升騰著無可按抑的愛情和慾望。

河廣

3、愛情是可以超越時空的,只要你有心!

愛不愛一個人,看你是否有這顆愛著的心。

《河廣》強調的不正是心願的作用麼?你要有心,再遠也能辦到。黃河寬嗎?要是有心的話,它就像個小刀,一根葦子就能渡過去。

《論語》中有這樣的記載:孔子讀到兩句詩:“豈不爾思,室是遠而!”,意思是說我哪裡不想你呀,因為住得太遠了。孔子就說:“未之思也,何遠之有?”唉,還是不想啊,要想的話,哪還管什麼遠不遠呢!

詩經女孩又想起詩經裡《褰裳》這篇:“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意思是你倘要思念我,就提起衣襟渡溱來!真是快人快語,毫不拖泥帶水,這態度又是很曠達的,愛情本就是男女相悅、兩廂情願的事,倘若對方不愛,就不必強拉硬扯放不開。所謂“天涯何處無芳草”,正可為“豈無他人”四字作注。要點就是,你有沒有這份心,有這份心,時間空間距離都不是問題。如果沒這份心,趁早各幹各的,別瞎耽誤工夫。

河廣

所以從以上三點看出,《河廣》這首詩,可以當做愛情詩來解讀。

總之,無論思鄉詩還是愛情詩,本詩重點想傳達的意思只有這一個:情感可以超越時空,只要有心,只要用心,一切都不是問題。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