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二戰時的德軍為何喜歡撿“破爛”?武器不夠,撿起來就湊

德國人民一直以性情嚴謹著稱,經過德國人民手生產出來的不管是軍用槍械,還是民用的日常物件也都精良非常,“德國造”也長時間以來成了形容物器精密的形容詞。

戰場上用慣了德國軍械的德國士兵,也是從來都瞧不起別國生產的軍用器械的,他們甚至私底下叫這些外國製造的兵器為“破爛垃圾”。按理來說都這麼看不起了,打掃戰場時該是不屑拿的。可是事實卻恰好相反,戰爭打到後期甚至有德國計程車兵,直接扔了本國的槍去撿外國的用。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得德軍士兵有如此大的轉變呢?

本國軍工體系不成熟

德國在戰爭初期就因“閃電戰”戰術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績,當時的歐洲國家很少有能與之匹敵的,甚至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也被打垮了。這接連的勝利讓德國政府開始飄飄然起來,所以在制定對蘇計劃時,即使德國本國的軍工體系存在巨大弱點,德國軍方還是宣佈了開戰。

這樣狂妄不計後果的代價就是,德國軍隊很快就因戰爭資源短缺問題,陷入了“蘇德戰爭”的泥潭之中。

據調查顯示,二戰期間德國所有的工業產值僅有6%~7%用在了軍事領域,而蘇聯則是全國範圍內轉軍工。還有就是德國的工人即使是希特勒上臺,也嚴格遵守著8小時工作制,蘇聯軍工廠的工人卻是24小時三班倒。

德國之所以失敗,除了國內現有軍工體系產出不夠投資不足是其一外,其二便是德國軍械美名在外的“以質勝量”原則了。

固執的“以質勝量”原則

美國喬治·巴頓上將,曾說過“在雙方的兵力和裝備相等的情況下,誰也別想打贏這些該死的德國佬!”。這無疑是對德國軍械的最高褒獎,只是德國士兵敗也敗在此處。

德國兵器的研製和產出過程一直堅守“高、精、尖”原則,而且為了能在武器上壓蘇軍一頭,德國的兵器更新迭代很快,其直接後果就是做出了很多譬如“魯格”式的不像兵器,則更像藝術品的“德國造”。

與德國不同蘇聯則是採取剋制德國的“以量勝質”法,他們生產時壓縮耐用材料的成本,重點著眼於火力上,因此產出了大量的“破爛”式的快消品武器。不過“不降低核心戰鬥效能”的底線蘇聯軍工廠還是有在堅守的,因此蘇聯的兵器也非常適合打持久戰。

隨著戰爭拉長,蘇聯的優勢更加凸顯,而德國“以質勝量”的模式卻幾近瘋魔。這些精良又藝術的武器,對於前線的德軍士兵來說毫無意義,而他們所需的火力大,當量足等優勢卻恰恰被德軍工廠給捨棄了。

丟掉“德國造”彎腰撿破爛

德國軍方是嚴令禁止“丟槍”行為的,但即使如此在戰爭中正式交火時,士兵們也還是會丟掉手中這華而不實的“劃時代武器”,換上昔日被他們瞧不起的“破爛”槍支。

這樣做的原因當然是因為,蘇聯的武器特有的當量大的特點,還有就是由於蘇軍提供的彈藥充足,士兵們可以在戰場上輕易的繳獲到彈藥替換。而自己國家的武器卻因換代太快只能用自己軍工廠供應的彈藥,但德軍工廠卻一直是供不應求的狀態。

所以德軍不僅撿蘇聯造的槍,而且還私下偷偷將它改造成適合德國口徑德國彈匣的樣子,然後再下發給自己計程車兵用。這無疑是一個大大的諷刺,不過倒也側面說明了蘇聯的兵工生產思路是多麼的正確,以及他們選擇“以量勝質”的方式來對付德國是多麼的聰明。

雖然二戰的歷史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蘇德兩國的截然不同的軍工發展思路,致使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戰爭過程和戰爭後果,縱使到了如今也依然值得我們去深思和借鑑。

總結: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軍工生產始終是國家發動戰爭是否勝利的因素之一,為此不同國家往往會選擇不同的生產路線,當然這個生產路線必須是符合自己國內情況,和軍方決策一起配合的。

蘇德兩國的生產思路,完全就是兩個不同方向的兵器生產方式的極端,或者可以說是涵蓋了大部分國家生產思路的縮影。而其中德國也在戰爭中,完完全全地展示了它所採取的思路的弊端,那就是武器製造排在第一位的應該是“核心戰鬥效能”,而不是極致的槍支質量和其精良的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