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每年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你造嗎?

穀雨,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更是一個富含詩意的名字。清代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詠穀雨的一首《七言詩》:“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幾枝新葉蕭蕭竹,數筆橫皴淡淡山。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詩中表達了在不颳風、不下雨的穀雨裡,翠竹剛剛吐出新葉,傍晚微涼,友人到訪,與之論詩作畫、品茶賞竹的美好心境。

穀雨與其它節氣一樣,在我國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基礎。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每年4月19日至21日視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如《群芳譜》所言:“穀雨,谷得雨而生也。”作為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穀雨時雨水增多,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民間農諺有“穀雨時節種穀天,南坡北窪忙種棉”“穀雨前後,種瓜點豆”等句。

穀雨與其它節氣一樣,我國古代也將穀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於桑。”這是說穀雨後因降雨量增多,水面的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穀鳥振翅飛翔,開始提醒人們播種,然後是在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了。元稹的《詠廿四氣詩·穀雨三月中》,就寫出了這三候的物象:“穀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葉間鳴戴勝,澤水長浮萍。暖屋生蠶蟻,喧風引麥葶。鳴鳩徒拂羽,信矣不堪聽。”

穀雨時節的南方地區,“楊花落儘子規啼”,柳絮飛舞,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自然景物告訴人們:時至暮春了。唐朝詩人王貞白有《芍藥》詩:“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麥秋能幾日,穀雨只微寒。”這是說,只有在穀雨時分,芍藥才顯得格外精神和美麗。

一過穀雨,春天就要結束,初夏快要來臨了,田野的景色顯得更為明媚、濃郁。孟浩然在《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詩中雲:“旅人遊汲汲,春氣又融融。農事蛙聲裡,歸程草色中。獨慚出穀雨,未變暖天風。子玉和予去,應憐恨不窮。”

穀雨時節的郊外風光、水面景色、不緊不慢的農事活動都躍然於紙上。“浮雲富貴客心寒,故里空懷紫牡丹。穀雨毋須添國色,江南上巳杜鵑看。”這是現代詩人吳藕汀寫的一首《穀雨》詩。整首詩描繪了穀雨時節的諸多景物,給人以聯想,思緒也跟著走進“百般紅紫鬥芳菲”的意境裡,走進那柳樹飛絮、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的濃濃春意中。

穀雨正處於春夏之交時期,也是新茶上市之際,詩人們常會圍桌品茗吟詩:林和靖的《嘗茶次寄越僧靈皎》一詩寫道:“白雲峰下兩槍新,膩綠長鮮穀雨春。靜試卻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瓶懸金粉師應有,筋點瓊花我自珍。清話幾時搔首後,願與松色勸三巡。”陸希聲在《陽羨雜詠十九首·茗坡》中也有“二月山家穀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的詩句。

清乾隆皇帝也寫了首《觀採茶作歌》:“前日採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理;今日採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雲棲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備清蹕處;無事迴避出採茶,相將男婦實勞劬。嫩莢新芽細撥挑,趁忙穀雨臨明朝;雨前價貴雨後賤,民艱觸目陳鳴鑣。由來貴誠不貴偽,嗟哉老幼赴時意;敝衣糲食曾不敷,龍團鳳餅真無味。”畢竟是皇帝,那口氣實在是大。

在很多寫穀雨的詩詞中,宋人范成大的《蝶戀花》寫的最有特色:春漲一篙添水面。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畫舫夷猶灣百轉,橫塘塔近依前遠。江國多寒農事晚。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秀麥連岡桑葉賤,看看嘗面收新繭。這首詞上闋寫詩人泛舟湖上,微風拂過,滿眼綠意,由於水流曲折,橫塘塔看上去就在眼前,但實際上還離得遠呢。下闋寫農人的生活,江南農事開始得稍晚一些,村北村南的土地,到穀雨才耕完。這時水稻播種了,麥子抽穗了,很快就要到嘗新面收新繭的時候了。這首詞是范成大歸隱田園時所作的,田園之樂,在於與自然的親近,農事之樂,也在於與自然的親近,不需要太多的修辭,自然已經準備好了一首首美麗動人的詩詞。

(作者王先琳,男,文化學者,資深媒體人,國學文化培訓師,企業文化大學堂領銜專家,現任深圳中裕冠產業園黨委書記)

(圖片由作者提供)

責編:賈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