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雙槐樹遺址入選2020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名單

2021年3月26日,雙槐樹遺址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舉辦的“2020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名單。早在2020年5月,雙槐樹遺址考古重大發現就已成為考古學界舉世矚目的一顆新星,業內專家學者稱其是“早期中華文明的胚胎”、探尋黃河流域文明起源過程的一把關鍵鑰匙。

鞏義雙槐樹遺址位於黃河南岸以南2公里、伊洛河東4公里雙槐樹村村南,河洛文化中心區域,專家建議雙槐樹遺址命名為“河洛古國”。雙槐樹遺址呈現出的景象與內涵,正契合了《易經》“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的記載。

遺址處於距今5300年前後的仰韶文化中晚期,現存面積117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在黃河流域中華文明形成初期發現的規格最高、具有都邑性質的中心聚落。在發掘現場,記者見到了分佈於河洛古國居住區外側的三重大型環壕。

據瞭解,環壕最深處9米,長度可達1500米,形成了嚴密的防禦體系。三重環壕的工程量龐大,考古人員推斷這極有可能由周邊部落幫助完成,因此雙槐樹遺址或是當時的中心部落。

考古發掘表明,遺址周邊圍繞的鄭洛地區,和黃河兩岸星羅棋佈的同期數百處仰韶遺存及城址,拱衛著都邑雙槐樹,顯示出雙槐樹是這一時期華夏集團的政治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會長孫英民認為,這個時期正處在歷史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可以說雙槐樹河洛古國正是華夏正脈。

《呂氏春秋》中記載:“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立宮”,這種追求中心定位的建都原則,也與雙槐樹遺址的考古發掘結果相應。

在內環壕內側、外壕與中壕之間,考古人員發現了程排狀分佈的大型墓葬區,體現出極強的規劃意識。在目前黃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這批墓葬是已被發現的規模最大、佈局結構最為完整、最具規劃性的墓葬區。

遺址還出土了國寶級文物,中國最早的家蠶牙雕藝術品,它的發現成為5300年前與桑蠶紡織業有關的確切證明,也為尋找絲綢之路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證據。

在貴族居住的中心居址區內,記者看到了由九隻陶罐組成的北斗九星天文遺蹟,專家據研究認為,雙槐樹遺址連同青臺的“北斗九星”遺蹟、天壇圜丘及有關建築,既是科學的天文遺蹟,也明顯具有特殊的人文含義。

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表示,北斗九星以及諸多凸顯禮制和文明的現象,被後世夏商周等王朝文明所承襲和發揚,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主根脈有望追溯至此。

中華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已刻在了每個中國人的基因裡,而河洛古國的發現填補了遠古文明過渡的空白,有力證明了中華五千年文明連綿不斷。

據悉,雙槐樹遺址考古發掘專案成為鄭州市級首個被納入國家重大社科基金的人文專案,同時被科技部作為全國11個具體專案之一納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將繼續為探討中華文明起源等研究提供更多考古材料。(正觀記者 李泓雨/文 李焱/圖 )

請跟隨VR的視角,跨越歷史,尋根溯源。

進入辛丑年黃帝故里網上拜祖祈福平臺(https://hd。huangdinet。cn/),進入VR尋根板塊,沉浸式感受黃河文明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