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長城真的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嗎?日本人的評價為何如此大而無當

漢遂取河南地,築朔方,復繕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固。——《史記·匈奴列傳》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已經成為了我國的標誌性建築。而對於長城的評價,卻褒貶不一。大多數人都認為是我國古代人們的心血和智慧,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但是卻有很多人對他產生了質疑,日本人就評價其“大而無當”。那麼事實是否如此,僅僅數米之高的長城到底防住了什麼?

其實與日本人的評價相反,西方學者對於長城更多持肯定態度,無論是在軍事方面還是建造藝術方面,長城都是中國歷史上的瑰寶,更是世界文化歷史中的傳奇。西方學者更是聲稱:“長城的建立,讓西方文明陷入了一段黑暗時期。”這又是為什麼?

首先長城自然不像日本人所說的“大而無當”,從戰國時期燕趙秦修建長城開始,他的作用就非常明確,用來防禦北方的少數民族。而長城的效果也非常顯著,春秋戰國時期,雖然中原內戰不斷,卻沒有一個少數民族能趁亂進入中原腹地。

但是有人提出疑問,長城高不過7米多,是否能防禦兇悍的匈奴騎兵?畢竟匈奴人只要捨棄了戰馬,徒手就可以爬上長城發動進攻。那麼長城到底是如何防禦了遊牧民族千年之久?

其實長城最重要的是構建了一個防禦體系,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在修建長城後,每隔數米設立關隘,駐紮軍隊。長城每一段都有嚴格的駐防人員,我們在現存的明長城上看到很多小房子,那其實就是駐紮軍隊守夜的地方。在這些關口城樓都儲備著烽火,一旦發現敵人就會燃起烽火。

眾所周知,遊牧民族最強戰力為騎兵,而翻越長城就需要丟棄馬匹,導致戰鬥力大大受損。如果是小部隊來襲,僥倖躲過了巡防計程車兵,沒有戰馬的遊牧民族在長城內將難以自保。如果是大部隊,守城計程車卒就會燃起烽火,集結增援部隊。敵人即使攻破了長城,在支援部隊到來後也會被活活困死在長城之內。

因為有了長城的防禦,很多遊牧民族無法入侵中原。正常年份還能夠自給自足,一旦到了天災時期,草原牛羊死傷殆盡,無法自給自足的遊牧民族只能向西掠奪物資。就這樣他們一路向西,達到了西亞乃至歐洲,對當時的歐洲造成了巨大傷害,這也是為什麼西方學者說:長城把他們害苦了的原因。

長城在我國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秦漢時期死守長城,匈奴無法逾越一步。到了西晉,因為八王之亂使得長城失守,這才導致了悲劇發生。五代十國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長城徹底變成遼國所屬,這也導致了兩宋時期深受外族侵犯。1644年滿清入關,也是因為吳三桂開啟山海關,長城防守盡失。

因此長城的作用至關重要,而日本人“大而無當”的評價,是因為不瞭解長城具體的防禦措施與體系,從而得出來錯誤評價。一個事物的存在自然有其道理,更不要說歷代王朝多多少少都修建過長城,如果沒有作用,為何還要勞民傷財修建這道萬里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