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成年人最了不起的能力:自愈力

聽過一句話:“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真正厲害的人,並不是身上沒有傷,而是能夠做自己的“醫生”,自我療愈;

而內心脆弱的人,受了傷,不但不自我療愈,反而自暴自棄,自我攻擊。

如此做法,只會讓自己在苦海中沉淪。

人生下半場,拼的不僅僅是情商與智商,更拼的是“自愈力”。

能接受

古語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人生在世,有很多事情,我們是不能改變結果的。

既然無能為力,那麼,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接受。

如果不接受、不面對,就只會讓自己在痛苦中徘徊不前。

明末史學家談遷,花了26年的時間,在50歲那年寫成了《國榷》。

可是就在他打算付印的前一晚,家中失竊,《國榷》的手稿全部遺失。

面對如此打擊,談遷頓時心生絕望。

但是,他沒有就此沉淪,而是很快地調整了心態,開始重新編寫《國榷》。

他發現,自己最初寫的內容,在細節上,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只有走訪重要歷史人物的後代,才能進行較為準確的校對。

歷時四年,談遷終於完成了400多萬字的《國榷》,並且讓這部書有了更高的含金量。

談遷也憑藉著這部書,成為了流傳百世的史學家。

試想,如果談遷面對手稿遺失,不接受事實,總是在不斷的抱怨,那麼,還會有後來的“重頭再來”嗎?還會有後來的《國榷》嗎?

面對不如意之事,唯有先接受事實、面對事實,才能讓自己獲得重新開始的機會。

懂放下

有人說:“握不住的沙,不如揚了它。”

一樣東西,如果真的屬於我們,別人是搶不走的;如果不屬於我們,即使我們費力去強求,最終也會是一場空。

與張愛玲齊名的女作家蘇青,本是出身於書香門第,卻為了丈夫放棄學業,相夫教子。

可是,婚後丈夫卻屢次出軌,她一次次選擇了妥協。

後來,當蘇青向丈夫要生活費的時候,丈夫卻說道:“我是人,你也是人,你問我要錢?”還狠狠的打了她一巴掌。

這一巴掌,徹底打醒了蘇青,她果斷選擇了離婚,重新開始寫作。

最終,蘇青成為了文壇有名的作家。

蘇青面對已經破裂的關係,能夠果斷放下,最終迎來了精彩的人生。

所謂“有舍才有得。”

一個人,只有放下已經過期的、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才能為真正有價值的、屬於自己的東西,騰出位置。

若苦苦抓著不放手,不僅僅是不放過別人,更是不放過自己。

有些關係,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可是,我們終究要放下。

因為只有放下“雞肋”,才能拿起“雞肉。”

有韌性

俗話說:“大丈夫能伸能屈。”

所謂“能伸能屈”,就是能享受得了最好的,也能承受得了最壞的。

人生於世,需要剛柔並濟的心性。

如果心性過於柔弱,不敢抬頭,則容易“萎靡”。

如果心性過於剛強,不懂得低頭,則容易“折”;

這份剛柔並濟的心性,則為“心理韌性。”

勾踐面對夫差的羞辱,沒有選擇硬碰硬,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復國;

韓信面對無賴的挑釁,沒有“挺劍而起”,而是選擇了忍受“胯下之辱”,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封王拜侯。

選擇“屈”,不是懦弱,不是害怕,而是透過理性的權衡利弊,做出的最有利的選擇。

一個人真正的強大,不是憑藉一時之氣“挺劍而起”,而是能夠“忍辱負重”,靜待時機。

結語:

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有一個人去寺廟拜觀音,發現身旁有一個人長得與觀音一模一樣。

於是他問道:“請問您是觀音嗎?”

對方回答:“是的。”

他很是不解:“那您為何要拜自己呢?”

觀音笑著回答:“因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啊。”

一個人,如果總是存著“等靠要”的心態,那麼,他就很難讓自己脫離苦海;

唯有做自己的“醫生”,學會自渡,方能熬過暗夜,迎來黎明。

願你我,都能學會做自己的“醫生”。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