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90後網友改編日本名畫《神奈衝浪裡》,惹來日本上下抗議,結果

前有烏合麒麟原創畫圖出征,後有90後網友改編日本名畫《神奈川衝浪裡》為《神奈氚衝浪裡》,火上推特,惹來日本上下抗議。然而抗議無效,我們不僅不刪,還要置頂。

對於那些說這樣改不尊重藝術不尊重畫家的人,這種時候就不要那麼理中客了,到底誰更不尊重人呢?對比我們所遭受到的各種汙衊,這幅畫真的非常理智、保守了。

而且關於這幅畫,很早就有各種改編梗了,倒也不必在這種時候才跳出來說尊重。

比如下面這樣的改編,融合了梵高的《星空》和蒙克的《吶喊》▼

日本品牌松下的廣告 ▼

日本自己家畫家的惡搞 ▼

加拿大歌手盆栽哥 ▼

其實對於這種名畫的改編或惡搞都是常見的事,基本上只要不是太過分,大家都是喜聞樂見的。這次我們中國網友的改動,其實都不能說是惡搞,而是現實創作了。

這裡稍微介紹一下這幅世界名畫,這是日本浮世繪畫家

日本人普遍對富士山抱有一種近乎宗教般崇拜的心理,這36幅(後來又追加10景)畫裡面,都能從各種角度看到富士山。《神奈川衝浪裡》就是這36景中的一景,也是最出名的一幅。

畫面由巨浪、3只船和中間充當背景的富士山構成,這幅畫的亮點首先是構圖方面,把原本雄偉的富士山畫得很小,而突出前景巨浪的氣勢;其次是畫面動感,3只在巨浪面前顯得渺小無能的船隻,以及上面俯首坐低、瑟瑟發抖而不敢動的船員,和運動的巨浪形成對比,展現出波濤洶湧的驚險一瞬。

最後普遍讓人稱道的,就是這浪花的畫法和表現力了,翻卷的浪花好似怪物一樣,張牙舞爪地迎面撲來,葛飾北齋把浪花畫得極為特別,帶有東方的藝術之美。

那個時期的日本浮世繪,可以說是最受歐洲畫家歡迎的東方藝術之一,你能知道的那些鼎鼎有名的畫家,如梵高、莫奈、德加、馬奈等人,都迷戀過浮世繪。

像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裡》,起初還只是價廉的印刷品,江戶時代的普通人家裡都有。但它人氣高,印刷量大,而且出土到歐洲各國,憑藉獨特的東方藝術征服了很多人,這也是它不僅在日本,而且在國際上也很有知名度的原因。(再次說一句,文化輸出真的很重要)

但是這裡我還要再講一個,關於這幅畫裡浪花所用到的技法——

單就畫水的這個技法,早在

馬遠的《水圖》共十二幅,都是專門畫水的,簡直就是大秀技法,把水的各種姿態都給畫出來了。

比如微風習習之下輕掠水面的狀態,畫浪濤起落時顫抖的筆法,畫水波跳動時浪峰無規則的排列,還有彷佛咆哮著騰空而起時的翻滾氣魄……

各種不同意境之下的水的狀態,都給細緻地描繪出來了,又美又具備動感和筆墨技能,簡直一絕!你看鷹爪浪是不是和它裡面的畫法很相似?

還有這幅臨摹南宋畫家李嵩的《

還有

還是那句話,宣傳輸出真的太重要了,無奈中國好東西也實在太多,就連申遺都申不過來,來不及宣傳的總會被明著暗著偷去。

當然,這裡並不是特別針對《神奈川衝浪裡》,只是說一下這種現象。然後回到日本為何對這次的改編那麼敏感、動怒,很簡單,就是被戳中痛處了,畢竟他們排放廢水是事實,自己本身就理虧,而《神奈川衝浪裡》在他們心中又有很高的認同感,畢竟這幅畫在他們眼中,所呈現出來的就是日本民族的一種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這種情況下,把《神奈川衝浪裡》改成《神奈氚衝浪裡》,可不就踩雷了嘛,而且他們官方還不怎麼覺得自己的行為有多麼的不妥,所以倒像是覺得我們在汙衊、損害他們的形象了。

90後網友改編日本名畫《神奈衝浪裡》,惹來日本上下抗議,結果

另外大家有沒有意識到一個現象,這次還有之前的烏合麒麟,都是靠著諷刺漫畫引起外媒注意的,要在世界舞臺上精準打擊,語言因為需要翻譯多了層隔閡,但藝術形式的創作簡潔明瞭,目前來看真的更能精準打擊了。

最後上一段不知名網友的故事創作:

多年後,日本海岸邊,一頭幼年哥斯拉趴在成年哥斯拉寬闊的尾脊上問道:“媽媽,什麼是感恩節呀?”

成年哥斯拉吐出一口悠長綿延的原子氣息說:“感恩節是史載日本人開始向海洋排放輻射水的日子,輻射水孕育了我族,為了紀念這個日子所以設立了感恩節。”

幼年哥斯拉又問:“那為什麼這一天我們要吃自己的恩族呢?”

“因為日本人富含輻射元素,有利於我們補充營養呀。”

“可是,媽媽,那我們又要怎樣表現感恩呢?”

“傻孩子,當然是在食用之前向它們鞠躬了,然後再說一聲‘我開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