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耗資三億的港片票房慘淡,被內地小成本完敗,香港電影沒落了?

耗資三億的港片票房慘淡,被內地小成本完敗,香港電影真的沒落了?

近10年來,香港電影業呈現下滑趨勢,不僅產量嚴重下滑,滿足觀眾的優秀作品也越來越少。這兩年春節檔和節假日的市場份額也損失了。

2021年春節,沒有上映純港片,票房主要被《唐探3》、《你好李煥英》等幾部內地電影占據。

51檔,終於上映了兩部陣容強大的港片:《真三國無雙》和《追虎擒龍》。然而兩部電影都是在街頭,以很小的代價被大陸徹底打敗。香港電影真的沒落了嗎?

耗資三億《真三國無雙》上映五天下架

第51檔,《真三國無雙》是投資最大的電影。之前花了4000多萬美元,近3億人民幣。它不僅買了《真三》遊戲的編輯權,還邀請了很多大咖來扮演主角。

古天樂的呂布、王鍇的曹操、楊祐寧的劉備、韓庚的關羽、古力娜扎都曾出演過《丟辛的故事》。此外,其他配角也比較老套。熟悉的面孔,包括羅家英、劉嘉玲和呂良偉。

但影片一上映就飽受口碑之苦,引來無數觀眾吐槽。兩天票房不到1000萬,剛上映五天就草草下架,換成了網路屏。在某閥,分數只有4。0,上萬人給了一星差評。五星好評率不到2%,觀眾不斷髮聲。

所以人們不禁要問,這麼大的產量,這麼大的投資,這麼強的演員陣容是怎麼推翻的。

《真三》失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選出來的故事沒有多少新意。《三國》的主題近年來被寵壞了,《曹操刺董卓》、《文九伐華雄》、《三英大戰呂布》這些故事的觀眾,早已經歷了審美疲勞。第二,人物太蹩腳。書中詳細描寫了劉、關、張、曹操等人物。總的來說,《三國演義》兩個版本中的人物形象都很符合觀眾心目中的形象。但相比之下,《真三國無雙》裡,除了董卓和《丟辛的故事》,他們還是考上了,剩下的主角都比對方精彩。

在劉、關、張中,關羽是最受歡迎的演員。可以說《三國》拍的好不好,關羽的形象很重要。影片中,關羽的出場讓很多觀眾喊出了失望。

三國時,對關羽的相貌描述為:“九尺長,二尺長,臉沉,唇潤,目赤,眉臥蠶,清秀威嚴”。

然而,韓庚筆下的關,可以說與關羽的形象完全不同。這主要是因為韓庚的五官過於精緻小氣,錐子臉與關公威嚴的形象略有不同。這是導演選角失敗。

四大影帝出演的《追虎擒龍》口碑不理想,王晶才華枯竭

王晶導演的《追虎擒龍》雖然製作成本不及《真三》,但集齊了古天樂、梁家輝、吳鎮宇、林家棟四位影帝,這也符合王晶一向對出演演員大手筆的風格。

《追虎擒龍》本身的定位是12年前《金錢帝國》的續作,電影原名也叫《金錢帝國·巔峰之戰》,但顯然影片故事性,以及背景撞上《追龍1》,兩部電影是講述上世紀香港一代坡豪和四大探長的故事。加上《追龍》系列在票房上表現不錯,王晶索性改名,作為追龍系列來上映。所以,在這部電影中,觀眾明顯感受到故事到處充滿熟悉老套的劇情,不少網友吐槽是王晶在新瓶裝舊酒。

整體來看,電影《追虎擒龍》表現不算理想,上映10天票房勉強過兩億,這與王晶前作兩部《追龍》,票房也相去甚遠。而從口碑上來看,《追虎擒龍》的5。5分,也遠低於《追龍1》的7。2分,也不及09年6。5分的《金錢帝國》。

回看王晶最近幾年的表現,雖然在老一輩香港導演中,算是目前產量最高的一個,但拍出來的電影口碑越來越低,不免讓人感覺,王晶的才華已經枯竭。

大製作被內地小成本打敗!

從這幾年的電影票房上來看,不少大製作、大陣容的電影常常翻車,最後被小成本的電影擊敗。還拿五一檔來看,《真·三國無雙》、《追虎擒龍》投資都過億,卻沒有小成本的《你的婚禮》能打動觀眾,另外張藝謀的《懸崖之上》表現也十分搶眼。

在往前推,這幾年很明顯國產電影,已經是大陸導演的天下,《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系列、《戰狼》、《囧》系列等等。

這些電影雖然不見得,投資有多巨大。但卻深受年輕觀眾喜歡。對於電影市場的把握,大陸的導演的嗅覺,顯然要比香港導演敏銳。

這也可以看出,電影的市場早就變了,香港電影的老一套製作流程,已經不能打動觀眾了,真的需要做出改變了。

當年香港電影多麼輝煌啊

想想香港電影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多麼輝煌,很多觀眾都是看港片長大的,

那時候香港電影的風格可謂百花齊放。王晶、周星馳、徐克,成龍,陳可辛、吳宇森、關錦鵬個個導演都既有個性又有才華。無論是武俠、喜劇、動作、殭屍題材,各種經典一部接著一部,香港警匪電影在當年也是亞洲的天花板,韓國黑幫電影開始也是學習的港片。

那麼香港電影到底為何會沒落至此呢?

1,香港電影人才的流失,後繼無人。

老一輩電影人的逐漸老去紛紛退休,如今仍活躍在影視圈的導演,也就王晶了,成龍也早就改演文戲,周星馳平均兩年一部電影的速度,等於是半退休。

再看看香港目前能扛起大旗的年輕演員,也是寥寥無幾,能夠披甲上陣的演員,還是老一輩的幾個,比如劉德華、古天樂、郭富城,等。

2,缺乏創新,一味吃老本

香港電影沒落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模式一成不變,缺乏創新,這一點前面有說到,從王晶身上就能明顯看出,一種題材的電影,翻來覆去地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對主要陣容的選擇,以及場面上,但故事單薄老套,然後是各種博眼球的宣傳。

第一波觀眾多半是買的情懷票。口碑撲街後,造成後續票房疲軟。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抄襲十幾年前自己前作的痕跡,顯然會讓觀眾審美疲勞。

3,大陸以及海外電影的衝擊

和香港電影產業萎靡相反的是,大陸電影這幾年已經崛起,陳思誠、吳京、徐崢等年輕電影導演完美接棒張藝謀、馮小剛等第五代的大旗。另外還有開心麻花,大碗娛樂等電影製作都深受觀眾喜愛。

另外大陸具有票房號召力演員,也逐漸呈現的是年輕化,沈騰、吳京、徐崢、王寶強、劉昊然、胡歌、張譯、黃渤、周冬雨等等。可以說,目前對於大陸電影市場來說,有點像當年鼎盛時期的香港,百花齊放。

當然,除了市場受到大陸電影崛起的擠壓,香港電影同樣受到,海外電影的競爭,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家就不斷引進國外大片,來豐富國內電影市場,這無疑對香港電影的市場份額是不利的。

當然,外界的競爭,對香港電影工業,是壓力,也是機遇。如果當時香港的電影產業,能夠學習創新,積極培養電影新人,而不是一味的吃老本,也許尚有涅槃的可能。

但是,目前來看,已經不可能回到當年輝煌,顯然,港片的時代已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