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中國的這一曆法,用了2600多年從沒錯過,世界都感嘆不已

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很早就觀察到了“斗轉星移”現象,北斗七星的斗柄繞著東南西北一週,始於立春,終於大寒。於是,就有了“二十四節氣”,它起源於先秦時期,是十二個中氣和十二個節氣的總稱。到了漢朝開始,以此補充曆法,成為了農業生產的指導時間表,至今依舊在中國的農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曆法的產生,同樣依據於日月星辰,它們有各自的執行規律:日出、日落就是一日;月盈、月虧就是一月;地球繞太陽一圈就是一年。不過,在漢以前,中國古代的歷法中一歲是366天,“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漢代時期,中國曆法有兩次改革:

一是漢武帝時期的《太初曆》;

二是漢成帝末年劉歆編寫的《三統曆》,其首次將二十四節氣納入到了曆法之中。

這兩部曆法將歲年合一,用數學計算閏月,一年是365天,此時,陰陽五行基本淡出了曆法。

那麼,是誰發明的中國曆法呢?

這應該是中國古代人民的集體智慧結晶。據說,黃帝時期就有曆法了,不過難以考證。《尚書·堯典》記載,帝堯曾派出星象官分別到東南西北觀測星象,編制曆法。在古代,曆法就是皇權的象徵,周王室沒落之時,各諸侯各地區都推出了自己的歷法。

最早可見關於曆法的文字是甲骨文。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片,有整齊刻著的六十干支表。殷商的王或貴族都是透過占卜來了解天氣和農業情況是吉還是兇。占卜者就會用燙熱的青銅籤去燙龜甲的內面,進而得到答案(龜甲裂開的紋路)。出土的這些甲骨片,文字整齊,不同於燙出的紋路,這些“文字”應該就是用來“記日”的。

編成於戰國時期的《夏小正》(也有人說此書成書於春秋之前),據說,就是夏朝的天文曆法。先秦很多文獻也多次提及“夏時”,《尚書·甘誓》也說“威侮五行,怠棄三正。”三正就是夏正、殷正和周正。所以,傳統觀點認為:中國的歷法始於夏。

這裡,我們來說說世界最長的紀日——干支紀日法。

干支紀日法,是中國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殷墟甲骨片可見干支的象形,而且,殷商帝王也多用天干做其代號,如:著名的帝辛(紂王),可確定殷商起已經有干支紀日了。

不過,直到公元前720年(春秋魯隱公三年),干支紀日才脈絡清晰,一直延續到了公元1911年,這期間的2600多年間從沒錯過、也沒亂過。民國時期,官方用西方的公元紀年,但是,民間一直沿用老祖宗的方法,直到現在一樣沒任何差錯。

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稱,它與干支紀年法一樣,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來記錄日序,從甲子開始到癸亥結束,六十天為一週,迴圈記錄。與干支紀年“天道”五行不同,干支紀日是“地道”五行!

《世本》記載“容成做歷,大橈做甲子。”據說,公元前2697年,黃帝命大橈氏探究天地氣機和五行。古人夜觀星象是為了預測吉凶,從這日月五星執行中,觀測出光陰荏苒春秋夏冬的規律,於是,便有了干支紀日,有了朔望月,有了閏月設定。

在漢之後,南朝祖沖之制訂《大明曆》、唐有《戊寅元歷》、元代郭守敬、王恂等人制訂《授時歷》。元、明兩代曆法的迴歸年長度採用的都是南宋楊忠輔制訂的《統天曆》資料:365。2425日。這和現在通用的公曆的數值完全一致。

中國古人相當重視天文和天文現象,他們勤奮觀測,就是為了掌握其規律,制訂出曆法服務於生活和生產。中國史上一共出產102部曆法,其它元素有增有減,唯獨干支。一日一個干支,日復迴圈,中國的歷史在干支這個時間表中,低調又不失驕傲地展示著。

中國的大量文獻中,經常出現的“天”和“帝”,是上古人們最質樸想法的體現,他們認為:這天地之間一定有一位至高無上的主宰,於是,一切自然現象都有了各自的人格化,如:羲和,在神話中她就是太陽神,並制定時歷。“東南海之外……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經·大荒南經》)

日復一日的觀測和總結後,古人不再單純的用現象去解釋現象,開始製作圭表、渾象、高表、仰儀等,於是,中國曆法越來越精準,只是這麼多的歷法並非全部都正式使用過,不過,它們對中國的醫學、天文、數學等方面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如:唐朝的皇極曆,它有我國古代最早的完整的太陽運動不均勻的改正數值表。

中國曆法看著複雜,若順著古人陰陽五行等理論進行梳理,就會發現,中國古人從沒離開過“天人合一”,故而,一切都那麼順應,週而復始,寒暑交替。

這本是自然規律,也是生物界的基本規律。

參考資料:

【《中國曆法》、《山海經·大荒南經》、《干支紀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