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滕王閣和它背後的滕王

王勃的《滕王閣序》盡人皆知,但滕王閣背後的故事大家卻知之甚少。今天借這個問題,我們來梳理一下。

首先說第一個問題,究竟有幾座滕王閣?

王勃同志那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滕王閣,在洪州(今江西南昌)贛江之畔。

但除此之外,國內還有兩座名叫滕王閣建築,分別在山東滕州和四川閬中(隆州)。

這就有點奇怪了,滕州可是自古以來就在山東,從來沒挪過地方,要是使勁兒往上捯飭,能一直捋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滕國。

北周武帝宇文邕封了第一代滕王,之後歷朝歷代滕王封地都在山東滕州。

按道理說,人家山東這地方都叫滕州了,滕王也受封於此,第一座滕王閣還在滕州,南昌和閬中跟著瞎摻和什麼?和你們有一毛錢關係嗎?

您還別說,這關係呀,還真不止一毛錢那麼簡單!

因為,這三座樓都是一個人建的,這個腦袋上頂著滕王名號的兄弟,有點像建林哥,到處溜達蓋房子,不過他開發的樓盤不叫萬達廣場,叫“滕王閣”。

他就是李淵最小的兒子,李世民最小的弟弟——李元嬰。

要說到李元嬰,那就得說說玄武門之變了。

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淵的三個兒子聊天聊得不太愉快,二兒子李世民把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給咔嚓了。

老爸李淵一看火了,“你敢殺我兒子!?我不幹了!!”

然後就回後宮做太上皇去了,平常時候每天處理國事忙的要死,現在一旦閒來還真有點難受,也架著以前身體打下了好底子,既然閒著也是閒著,那就釘釘咣咣造小人吧!

就這麼著,李淵又造了三個兒子,算是補上了玄武門之變的損失。其中,最小的一個就是李元嬰。

他出生時(貞觀四年,630年),老爸已經65歲了。你看老爺子這身體,我65歲的時候估計上床都費勁,人家還能造小人,嘖嘖!

這老爺子就是能造小人的李淵

從年齡差距就能看出來,李元嬰的教育基本指望不上老爸了。也確實,他剛五歲,老爸就去了一個叫獻陵的神秘所在遊玩,然後就再也沒回來。

不過,這到也沒影響什麼,李元嬰一直都過得錦衣玉食,大白菜都吃一顆扔一顆,誰讓人家哥哥混得開,有勢力呢?!

唐貞觀十三年(639年),九歲的李元嬰被皇帝哥哥封為滕王,到滕州就藩,食邑千戶。(“皇弟元嬰封滕王”)

據說,這位九歲的小盆友在山東好頓折騰,大肆興建樓堂館所,將當地搞得雞飛狗跳,第一座“滕王閣”便建於此時。

應該這麼說,李元嬰從小受的良好教育算是被白費,他在音樂、舞蹈、繪畫上都有些造詣。至少有足夠的審美能力,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這從三座滕王閣建築便可見一斑,屬於“豪而不土”的一個典型案例。

但估計是折騰的有點過了,破壞了皇帝哥哥“與民休息”的大政方針,屢次被降旨訓斥,為以儆效尤李世民把他貶為金州(今陝西安康市)刺史,食邑也砍掉了二百戶。

等到年底朝廷賞賜宗王時,李元嬰的額度卻最高。當時的太子李治有點懵了,問道:“(元嬰)驕奢如故,為何卻賞賜最多?”

李世民微微一笑說道:“恐其用度不足,而擾民也!”

皇帝哥哥掛了以後,唐高宗李治繼位,李元嬰在服喪期間大肆歌舞宴樂,被御史彈劾。

李治也覺得這位叔叔實在是個惹禍精,讓他天天在眼前晃悠實在鬧騰的慌,乾脆安排遠點眼不見心不煩。

就這麼,李元嬰成了蘇州刺史,又過不到一年,再次被貶到了洪州(今江西南昌)。

被貶到洪州,李元嬰反倒高興了,他來到贛江之畔一看,唉媽呀!這地方好呀!襟三江而帶五湖呀!控蠻荊而引甌越呀!建個樓吧!

永徽四年(653年),第二座滕王閣開建,數年後閣樓建成,李元嬰每日在樓中與文人墨客吟詩作賦、觀花品畫,日子過得好不快哉。

不成想,他在樓中高談闊論的事兒,引得高宗大怒,降旨削其食邑,再貶滁州。

滁州可是是個風景優美之地,歐陽修和黃庭堅都寫過:“環滁皆山也。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心大的李元嬰來到滁州後,秒變戶外驢友,每日登山臨水,逸興橫飛,頗為逍遙。

高宗一看,你身體練得挺好呀,去蜀中煙瘴之地鍛鍊鍛鍊吧。於是,李元嬰又來到了隆州(今閬中)。

到了閬中,他發現這地方蝴蝶不錯,圍著人翩翩飛舞很有意境,於是日夜揣摩,苦練畫蝶之法。

但畫畫得有一個能靜心的好環境呀!那再建個樓吧!

中華大地上,第三座滕王閣出現了!

閬中滕王閣

據說,李元嬰在閬中苦練丹青之筆,數載之後終得大成,有“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之譽,成為滕派蝶畫的鼻祖。

滕派蝶畫

滕派蝶畫

李元嬰被貶隆州時,已是高宗調露元年(679年),這離他人生的終點已不算太遠了。

公元684年,折騰了一生的李元嬰病倒了,躺在床上直倒氣兒。朋友們紛紛自責說若不是他們滋擾,李元嬰也不至於失去滕王之位。

沒想到眼瞅著就不行了的李元嬰嘿嘿一笑,悠悠的擠出一句:“‘滕’為何意?”

盡皆啞然!

古文中,“滕”是水向上翻滾之意,古文中的“沸騰”一定要寫“滕”,而不是“騰”。

這個詞引申一下就是“恣意放言”,所以,李元嬰才是真正活明白的那個。

縱觀滕王李元嬰的一生,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想要成為一個富貴王爺,實現“活到死”的偉大目標,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得活明白,知道鹽從哪兒鹹,醋從哪兒酸!

2、心得大,但不能大的不是地方!

好啦!講到這兒,滕王閣和它背後那個滕王的故事,就算是講完啦!

雪後滕王閣

下面有兩個相關的小貼士送給大家:

一、王勃和李元嬰可沒什麼交集,李元嬰修南昌滕王閣時,王勃才生下來沒幾天。

聞名遐邇的《滕王閣序》是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南下交趾(今越南)省親時,新任洪州都督閻伯嶼重修滕王閣後,大宴賓朋時所作。這時候,李元嬰還在滁州玩戶外。

二、裴聿和“八拓將軍”

李元嬰閬中時,手下參軍裴聿曾多次勸諫,結果被李元嬰命人用竹板抽打。等到裴聿入京述職,越想越憋屈,就跑到皇帝面前告御狀。

高宗皇帝對這個不著調的叔叔也沒什麼辦法,王爵、食邑都削了,總不能抓起來砍頭吧?!

皇上就問,“打了幾下呀?”

“八下,老疼了!”

“那這麼辦吧,打你幾下,給你升幾級!”

裴聿當時就蒙圈了,等明白過來,他已經成了六品官。

回隆州後,裴聿咋吧著嘴說:“我命真薄呀!若是多說一板,不就升五品了嗎?”

聞者爆笑,皆戲稱其為“八拓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