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優秀“丁派”青年鬚生演員郝翠香

自強不息勇於攀登

-介紹優秀“丁派”青年鬚生演員郝翠香

李春芳

2006年10月,山西衛視《走進大戲臺》要到榆社唱一臺戲,郝翠香聽到這個訊息後,毛遂自薦,要求參加義務演唱,我也跟去保駕。因為郝翠香既不是參加比賽,只是義務演唱,她離開家鄉多年,想回去回報家鄉父老。這個要求得到了《走進大戲臺》領導的支援。於是郝翠香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故鄉的舞臺。說也湊巧,演出現場臨時斷電,別的節目無法繼續,就一次一次讓郝翠香清唱,一連唱了《蘆花》、《空城計》、《打金枝》、《蝴蝶杯》、《交印》也是唱了六郎唱八王,主持人稱她是“深山裡飛出的金鳳凰”,幸虧來了個不賺勞務費的好唱手。那數以萬計的觀眾熱切盼望的《走進大戲臺》,若不是郝翠香“救場”,該是何等的著急。

榆社縣電視臺將這次節目反覆播出了6次,郝翠香一下子成了榆社縣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她的親友、老師、同學,都以她引以自豪。甚至在2007年春節榆社化工集團團拜時還請她去助興演唱。郝翠香出生在榆社縣社城鎮雙峰村。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全在家村,唯獨她愛上了晉劇。16歲考上了榆社縣晉劇團。那時電視尚未普及,聽戲、學戲全憑廣播。有一次她聽晉劇《空城計》時一句一句記詞,竟誤了吃飯、誤了開會,領導和同志們都找不到她,原來她躲在一位老鄉家聽收音機,讓領導又好氣、又心疼只好輕描淡寫地批評幾句,說她不該忘了開會。

1993年她以專業第一名的好成績,考人省戲校表演班,但文化課差了9分,學校提出要她交1。1萬元學費才準人學。這個數字對一個山區小村,也算是一個天文數字。村裡父老鄉親都肯幫忙借給郝翠香,30、20元不嫌少,300、500元不嫌多,老父親賣了耕牛,砍了院裡的樹,好不容易湊了8800元,學校看她實在拿不出了,只好就此作罷。搞業務的領導著實喜歡她那口唱。

郝翠香上學期間,學校是食堂制,她的姐姐雖已是3個孩子的母親,但惦著在外求學的胞妹,經常捎點炒麵、烤饃片、烤窩頭片什麼的。郝翠香常常是開水泡乾糧,遷就一天算一天,能學一日算一日。老師們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就讓她和另外一位家境困難的男同學掃樓道,男同學每月120元,郝翠香每月80元,理由是郝翠香吃的少,望她能理解。就這樣勤工儉學直到畢業。

學校老師們喜歡這位貧困愛學的學生。楊效璋老師畢業於省觀校2班,是丁果仙老師的學生。他為郝翠香排過“丁派”名劇《渭水河》、《空城計》、《舍飯》、《蘆花河》等,曹士亮老師為她排過《蘆花》、《打金枝》等,因為她唱的頗具“丁派”韻味,老師和同學叫她“郝果子”!單《蘆花》一出,他就前後獲過8個獎,其中有6個是金獎。越是家境貧寒的同學,越是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在全省“賢塔杯”晉劇卡拉OK大獎賽中郝翠香以《空城計》獲專業組鬚生銀獎(沒金獎),1995年9月,在北方片藝術學校唱段比賽中以《蘆花)獲金獎:在全國戲曲教學劇目調演中獲銀獎,是山西推薦的第一名1996年6月,在全省教學劇目調演中翠香獲唱腔、劇目一等獎,真是寒門出才女。

1995年郝翠香得了急性闌尾炎,全班同學把所存零花錢湊起,不足300元,還是教務長常喜剛和王萍老師,立刻籌錢1500元、掛急診半夜1點,才為郝翠香作了闌尾切除術。校領導知道後、從財務上把老師、同學的錢還了。後來,學校因為郝翠香獲全省晉劇卡拉OK獎在電臺作嘉賓,也算為學校爭了光,為下學期招生做了廣告,所以這住院費權當是“獎勵”吧!實際是學校資助貧困學生。

1997年7月份畢業的郝翠香、被山西省晉劇院院長夏平和演出團團長田桂蘭選中,郝翠香有幸成為山西省晉劇院的正式演員。郝翠香是在鬚生孫紅麗生孩子、李躍出國後來的晉劇院。除演《打金枝》《算糧》(蘆花》、《金水橋》等鬚生戲。宮女、家院、刀斧手……缺什麼她補什麼,為領導解難。

“三人行,必有我師”。郝翠香不僅把孫紅麗當作自已的老師,心甘情願為她拉二套。孫昌其實比她大不了幾歲,但她心悅誠服,拜他為師,孫昌為她排《蘆花》的閔德仁,《貂蟬》的王允,還有《空城計》、《走山》、《八義圖》等,一字一句教唱,身段、氣口都反覆糾正,一點一滴精排。臺上演出有什麼毛病,記下來指點。尤其是嚴謹的颱風,孫昌更是一位身先士卒的榜樣。無論是演主演,還是當配角,郝翠香都是提前一小時上臺化妝,靜下心來,醞釀感情,進人角色,竭盡全力,去刻畫劇中人物。像《八義圖)的程嬰,角色跨度15年,要使人物感情連貫,她連喝水、講話時,情繞仍在戲裡。這樣戲才能演出一定深度,並常演常新。正應了那句:“不感動自己,很難感動別人的”話。

郝翠香在《含嫣》中扮演花婆,在《武則天與上官婉兒》中扮演十三娘,在《女忠孝》中演過老生周雲泰,在《八件衣》、《九件衣》、(鄭小嬌》、《三試浪蕩子》、《劉秀傳》、《下河東》等戲中都扮演過角色,前後共演過幾十齣戲。在《拾玉鐲》中演劉媒婆,在《嘉靖宮變》中扮演張縣令,劉媒婆是彩旦,張縣令是三花臉,她演得使人忍俊不禁。這雖不是她的強項,但她敢演。是藝不是藝撿到籃子裡不受氣。只要缺員,她就接演。所以曾多次評為團裡的先進個人,優秀黨員。有人說:人某人是“農民演員”,說別人郝翠香都急:“農民怎麼啦,俺爹俺娘就是農民。我每次演出認真、賣力,權當臺下坐的是俺爹俺娘!觀眾滿意了我就高興,我盡了努力,觀眾也就高興了。”可能正是郝翠香這份對觀眾真誠,樸素的感情,贏得了觀眾的喜愛。有一次她在回榆社的路上,接到電話,聽說觀眾要看郝翠香演出的《空城計》無奈,她只得下車返回太谷演出地,演出了《空城計》。2005年,她以《八義圖》的程嬰,獲全省第十屆“杏花獎”評比演出第六名。在全國紅梅獎大賽北方賽區獲演唱金獎。在太原南郊演出。她扮演的程嬰,一場戲叫了13個好,這都是觀眾對她藝術進步的嘉獎。2007年省晉劇院在榆次鄭村演出,她演完自己的戲。要回小店,已過了收費站,但又接到電話。說當地領導和觀眾強烈要求郝翠香清唱《空城計》,否則不給結算戲價。都翠香只得返回,清唱了3段,才圓滿完成演出任務。她常常是唱了大戲,還得清唱,不管有多飢,有多累,只要觀眾點名,她都以飽滿的熱情讓觀眾滿意而歸。觀眾也更喜歡這位自強不息、勇於攀登、真心要意為他們服務的好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