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包拯出殯,21口棺材同時從城門抬出,盜墓賊從此立下一規矩

北宋名臣包拯,以清廉公正而聞名於世,被世人稱作是“包青天”,他那大公無私的青天形象早已融入在百姓心中。

包拯一生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廣為流傳,人們稱讚包拯是“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在百姓的心中,包拯的地位很高,他為官清廉,又勤政愛民,還敢於直諫,為國家和百姓盡心盡力,後世人將其看作是清官的代名詞,“包青天”的美名也因此流芳百世。

後世的百姓都將包拯認作是他是文曲星轉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由於民間傳聞包拯的黑麵形象,因此包拯還被稱為“包黑炭”。

公元1062年,包拯得病去世,終年六十四歲。

據史料記載,包拯出殯當天,21口棺材同時從城門抬出,前來為包拯送葬的百姓如潮水般源源不斷地湧來,站滿了街頭小巷。

這21口棺材裡面其實也是有一定防盜作用的,據說盜墓賊從此以後還立下了一項規矩。

“包青天”包拯

包拯,字希仁,出生於宋真宗鹹平二年,廬州合肥人士。

包拯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竭忠死義”之志,但實際上,包拯的仕途之路卻並非一帆風順。

首先就是包拯的科舉之路,宋仁宗天聖五年包拯才考中進士,被授任為大理評事職位,出任知縣,而那時候的包拯已經28歲的“高齡”了。

後來為了侍奉年邁的雙親,包拯又辭官回鄉,直到父母雙雙離世、守孝期滿之後,包拯才再次赴任,成為了一方知縣。

包拯為官廉潔,從不貪汙受賄,在家裡的日常生活也十分簡樸。

知縣的任期滿之後,包拯的名聲也漸漸傳了開來。

在此之後,包拯的官職才開始越做越大,先是從開始的小八品芝麻官,慢慢地升遷到了樞密副使。

樞密院在宋朝相當於全國軍機的最高機關,是屬於正二品的官階,包拯的職權功能就等同於宰相之職,還可以管理軍政大權,在當時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高官”了。

據史書記載,包拯一生擔任過許多官職,其中人們最熟知的“包青天”便是“開封府尹”這個職位。

這是北宋時期一個非常重要的官職,宋太宗、宋真宗等幾位皇帝在即位前也曾擔當此任,這個職務需要統攬當地所有的民生及司法事務,擁有很大的實權。

古往今來,朝廷為官者多如牛毛,像包拯這般兩袖清風之人也不在少數,然而像他這樣能真正流芳百世的卻實在少之又少。

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包拯是一方百姓真正的父母官,他始終將關懷人民視為己任。

包拯在位期間,所到之處都善於體察民情,運用權利明辨是非,懲奸除惡,還老百姓一片清明世界,可謂是所有百姓的福星。

包拯處理政事非常勤奮、不辭勞苦。

宋仁宗慶曆三年,陳州地區大雪紛飛,當地的許多桑棗樹木被凍死,直接導致第二年的春蠶和小麥數量大幅度減產。

當地的知州便向宋仁宗上書請求免除“支移、折變”。

“支移”和“折變”是當時北宋農民向朝廷納稅的一種形式,然而實際上,這些方式也極大地增加了百姓納稅的成本,再遇上這種極端惡劣的自然災害,於百姓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話說時任監察御史的包拯在聽聞此事之後便親自到陳州察訪,瞭解到當地的情況,之後便立即上疏,請求皇帝特降詔書,最終使當地的百姓在大災之年不再受“折變”之苦。

《包公下陳州》、《包待制陳州糶米》、以及《包公放糧》等故事,都是從包拯請求免除陳州“折變”一事演化而來。

包拯鐵面無私、不畏權貴的性格特點,在歷史上也是很突出的。

在《包拯集》中,便記載了不少包拯彈劾官吏甚至是皇親貴族的史料。

一是包拯七彈貪官王逵。

此人與宰相陳執中等一脈大臣交好,且本人還深受宋仁宗喜愛,因此行貪汙腐敗之事時也毫不手軟。

這個王逵做荊湖南路轉運使,曾非法搜刮過不少錢財錢物。

當地的黎民百姓聚眾反抗,王逵做的醜事被揭露之後,被降為池州知州。

慶曆五年,王逵升任為江南西路轉運使,卻仍死性不改,欺壓百姓。

包拯時任監察御史,便上疏彈劾王逵。

慶曆六年,包拯再次連續兩次彈劾王逵,王逵先是被改任為荊湖北路轉運使,後又改任為徐州知州。

皇祐二年十一月,王逵升任為淮南轉運使。

眼看王逵魚肉百姓,但皇帝卻始終沒給王逵做出實質性的處罰,時任知諫院的包拯繼續上疏彈劾王逵,但這次卻沒有得到皇帝的回覆。

在這之後,包拯仍不死心,接連三次上疏彈劾,並向皇帝直言道,任命王逵這樣的貪官擔任轉運使,對百姓來說是一場莫大的災難。

包拯這番義正辭嚴的話語震動了整個朝廷上下,最後朝廷才罷免了王逵的轉運使職務。

二是六彈國丈張堯佐。

這個張堯佐是宋仁宗寵愛的張貴妃的伯父,一直倚仗著張貴妃的權勢,對外自稱為“國丈”。

慶曆年間,張堯佐由知縣跳級升為權知開封府,後又在皇祐元年驟升為三司使,相當於當時的副宰相職位。

張堯佐官職雖高,然而本質上卻是個碌碌平庸之輩,每日只顧著人情世故和花天酒地,對當地的民生百姓之事毫無建樹。

於是,從皇祐二年開始,知諫院包拯便開始上疏彈劾張堯佐。

最開始的時候,宋仁宗的態度是置之不理。

包拯不死心,又接連上了兩封彈劾的奏章,反覆論列當地的民生百姓與張堯佐的不為之舉,懇請皇帝另選人才擔任三司使職位。

在包拯的再三彈劾下,宋仁宗才不情願地罷免了張堯佐的三司使職位,但卻轉眼授予他更高的“四使之職”,位同宰相。

任命一出,朝廷上下一片譁然。

包拯自知宋仁宗此舉意味著先前是惱怒自己了,但他卻毫不畏懼,立即上疏皇帝,不但斥責張堯佐不知羞恥,竊據權位,並指出宋仁宗有“私暱後宮”之過。

宋仁宗對包拯的彈劾繼續視而不見,包拯並不氣餒,再次上疏,請求宋仁宗罷免張堯佐職位。

皇祐二年十一月,在百官退朝之後,包拯仍舊在宋仁宗面前就張堯佐的問題爭辯不已,言辭激烈,甚至還在不經意間將唾沫濺了宋仁宗一臉。

宋仁宗知道包拯一片忠心,因此並未責備於他,最後還是聽從包拯的意見,罷免了張堯佐兩個職務。

包拯一生所任官職,除了三司使、轉運使這樣的管理財物的職位以外,還主要擔任如監察御史、知諫院這種專管監察言事的臺諫官。

在任諫官期間,包拯也是個披肝瀝膽,敢言直諫的人物,當時朝廷上計程車大夫們稱都將包拯成為“包拯真中丞”。

一直以來,包拯對宋仁宗都是敢於犯顏直諫。

不論是平時商議國事,還是遇到災變情況,包拯上疏宋仁宗,一方面對治國安邦的大計提出建議,一方面還敢於對宋仁宗本身的過失提出批評。

包拯還特意上疏過《進魏鄭公三疏札子》,將魏徵的三篇奏疏謄抄給宋仁宗,希望宋仁宗能做到像唐太宗那樣的“英明好諫之主”。

南宋名臣韓元吉還曾評價包拯,稱其“切切論諫,有古諍臣之風”。

包拯出殯,21口棺材同時從城門抬出

包拯一生一共娶過兩位妻子,原配李氏未生育而早逝,史書上關於這位夫人的記載也只有隻言片語。

李氏身亡後,包拯續娶了董氏,兩人舉案齊眉,相敬如賓,董氏也先後為包拯生下了一男二女。

初為人父,包拯內心十分高興,為長子取名為包繶。

等到包繶長大的時候,包拯已是身居高位,宋仁宗愛屋及烏,包拯唯一的兒子也被封為太常寺太祝,且在他十九歲那年娶了淮陽崔氏為妻,夫妻恩愛。

然而就是這樣事業愛情雙豐收的包繶,卻在一年之後溘然長逝。

幸運的是,包繶當時已為人父,總算還是留下了後代。

包拯當年已經五十五歲的年紀了,突然失去了唯一的兒子,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可想而知,但好在還有個小孫子在身邊聊以慰藉。

但命運似乎就是這麼愛捉弄人,包拯的小孫子在五歲那年又不幸夭折,這對包拯來說,無疑才是最大的痛苦。

包拯沒有想到,自己晚年竟然如此淒涼,先是失去了兒子,接著又失去了孫子,如今自己竟然就這樣無後了。

偌大的包府,如今除了包拯之外,就只剩下他的夫人董氏、兒媳崔氏以及董氏的陪嫁丫鬟滕妾孫氏。

接二連三的巨大打擊,也讓包拯肉眼可見地衰老了許多,身體狀況也一日不如一日。

史書記載,包拯最後是得了疾病去世的。

宋仁宗嘉祐七年五月十三日,包拯正在樞密院處理公務時突然發病,回家之後,包拯就開始一病不起,宋仁宗曾派了許多御醫大臣前去看病也無濟於事。

當月二十五日,包拯不幸去世,終年六十四歲。

包拯去世時,他的第二個兒子包綖才五歲的年紀。

包綖為滕妾孫氏生於自己家中,後被包拯的兒媳崔氏迎回包府,後官至朝奉郎、通判潭州之位。

包拯去世之後,宋仁宗悲痛欲絕,還親自到他家中弔唁,並停止朝會一天,以失哀悼。

為了處理好喪事以及護送包拯的靈柩回鄉,宋仁宗下令將包拯的女婿文效升為保信軍節度推官,負責處理包拯葬事的相關事宜。

京師的百姓在得知包拯去世的訊息之後無不感傷,街頭巷尾到處可聽見百姓的哀嘆聲、哭泣聲。

那段時間以來,宋朝上下的百姓吏民都在哀悼包拯。

為此朝廷還特地將包拯的靈堂設在了大相國寺的旁邊,為的就是讓天下百姓都得以面見“包青天”的最後一面。

前來靈堂祭拜包拯的百姓從四面八方紛紛趕來。

此外,宋仁宗一句包拯清正廉潔、孝順父母、剛正不阿等品行,加封包拯為東海郡開國候,追贈禮部尚書,諡號為“孝肅”,因此後世也將包拯稱為“包孝肅”。

護送包拯靈柩的是包拯的女婿文效。

包拯出殯當天,當地的老百姓紛紛前來相送,文效為了掩人耳目,便一共安排了二十一口棺材同時從七個城門中抬出。

其實在這二十一口棺材裡面,只有一口棺材才是真的。

之所以有如此佈置,是為了防止包拯的仇家盜墓或者破壞包拯的屍體。

包拯一生剛正不阿,在辦案的過程中也得罪過很多權貴,不知有多少貪贓枉法之徒因此恨透了他,更是恨不得將他千刀萬剮。

弄這麼多的棺材其實就是和曹操的疑冢是一個道理,都是為了防止被人偷墳掘墓。

包拯在下葬以後,其家人還在特地散佈了一些關於虛假墓地和機關的謠言,就是為了防止包拯的墓地遭到破壞。

包拯一生愛民如子,在其身死之後,就連盜墓賊之間也不約而同地立下了一條項規矩,不準去破壞或者惦記包拯的墓地。

在包拯死後六十多年,金軍南下,北宋覆滅,安徽地界被肆意踐踏,包拯的墓地最終遭到了人為的破壞。

包拯作為宋朝的高階官員,其墓地更是遭到了金軍報復性的破壞,包拯及其夫人的墓地都被金軍挖掘出來,但是在包拯的墓地當中,除了屍骨以外就只有一方普通的硯臺,足以可見其是何等廉潔。

在包拯整個的家族墓中,最有價值的文物就是那幾塊墓誌銘以及上面的文字記載。

這些文字背後,都是包拯的臨終遺訓、清廉之風。

包拯的生活勤儉節約,極為樸素,即使他後來官至樞密副使,相當於副宰相之位,他的俸銀已經足夠他過上更優越的生活,吃穿用度也一律不缺,但他生活起居所吃所用之物卻依然和剛做知縣時那般儉樸。

包拯對貪官汙吏十分憎惡,曾有史料記載,包拯曾在為官一年的時間裡,揪出了多達180多位的貪官。

包拯是一個不朽的形象,雖然包拯去世了,但百姓們卻永遠都不會忘記這位剛正不阿、為民請命的好官。

因為包拯曾經任過開封府,後來百姓們便在府衙旁邊建起“包公祠”來紀念這位忠臣。

包拯出殯,21口棺材同時從城門抬出,盜墓賊從此立下一規矩

後世關於包拯的安葬地在哪裡一直流傳著兩種說法,在包拯家族的墓地沒有被真正發掘前,關於“包公墓”到底在哪裡的問題,安徽和河南兩地也時常爭得面紅耳赤。

一說是在安徽合肥市東郊大興集,一說是在河南鞏縣。

直到1973 年4月,合鋼二廠擴建,當時下令在該廠擴建範圍內的所有墳墓都需要遷走,省博物館才對包拯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的發掘。

經過前後四個月的發現,當地一共發現了包拯的家族墓12座,其中包括4座磚室墓和8座土坑墓,陪葬品都是一些瓷器、銀器等物。

包拯出殯,21口棺材同時從城門抬出,盜墓賊從此立下一規矩

整個包拯家族墓葬,沒有貴重的金銀珠寶,有的只是墓誌銘、銅鏡、硯臺等尋常之物。

據考察,這些墓座便包括了包拯及其夫人董氏、大兒媳崔氏、次子包綬、次兒媳文氏以及長孫包永年等在內。

在包公的墓誌上,除了記錄了包拯的生平事蹟以外,其死亡時間及靈柩運回合肥的經過都有著詳盡敘述。

專家們對墓葬中的屍骨進行檢測之後,認定了這就是包拯的原葬墓。

包拯的小兒子包綬,從二十五歲起開始入朝為官,先後做過國子監丞、汝州通判之位。

包拯出殯,21口棺材同時從城門抬出,盜墓賊從此立下一規矩

包綬為官二十幾載,死後卻在連遷回家鄉安葬的錢財都拿不出來,因此遲遲沒有葬回祖墳。

在包綬整整死後十六年,等到包綬的兒子們都成年了,最後才湊足的錢財,將包綬遷回合肥安葬。

國內動盪時期,包拯的遺骨無處安葬,四處顛沛流離,包氏後人包義旭等人便秘密將包拯的遺骨葬於包拯的老家。

當地的某位記者得知此事後,寫了一篇《包公遺骨偷葬記》於1984年9月在《合肥晚報》發表,這片文章引起了省委書記的重視,當即要求合肥市政府重新籌備包拯墓葬的相關事宜,將包拯的遺骨葬在包公祠裡。

包拯出殯,21口棺材同時從城門抬出,盜墓賊從此立下一規矩

包拯生前最後的官銜是二品禮部尚書,因此他的墓穴也是按照宋代二品官的規格來規劃和設計的。

後來包拯墓重建完成,其親屬的墓座散落在包拯墓四周。

就這樣,包拯的魂魄又重新得到了安息。

包拯出殯,21口棺材同時從城門抬出,盜墓賊從此立下一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