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北宋最有名的楊家將,一生戰功赫赫,死後被追封為武穆公的諡號

在每個朝代遇到危機的時候,最不缺的就是英雄。而在北宋時期,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就是號稱楊家將的楊氏家族了。雖然是根據真實歷史所改變,但其實在很多程度上,還是誇大了不少的。

正史上的楊家,並不是那麼聲名顯赫,也沒有那麼厲害,甚至能夠左右到北宋的軍事局勢。然而不管怎麼說,既然文藝作品都選擇了他們作為主角,其功績和名望在民眾間,也是受到了肯定的。

而在《宋史》當中,楊家將的故事,是從楊繼業這個人開始的。在北宋初年,楊繼業的確算是一個有名的北宋武將,在面對遼國和西夏的時候,也有著非常大的聲望。

雖然在北宋方面並不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可在朝廷軍事方面,還是能夠說道說道的。再加上其對北宋一向忠誠,所以在北宋時期,不少人都對他們感到敬佩和崇拜。

比如說在《供備庫副使楊君墓誌銘》裡,歐陽修就稱讚過,楊家父子都是名將,如今整個天下的人,哪怕是婦女兒童都對他們的功績津津樂道。楊家的威望可見一斑,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更是在《過楊無敵廟》中寫道:若是自己能像楊繼業一樣無敵,該多好。

但是為什麼,這樣一個聲名顯赫,讓人崇拜的武將世家,在北宋滅亡之時,卻沒有人站出來,組織人們抵禦金軍呢?

其實就這幾個原因:

第一,就是當時北宋的社會積病所在,使得武將再也不吃香,楊家的武將再無用武之地。

在北宋初年,雖然說楊家在戰場下立下了不少戰功,但是宋朝卻還是和遼國議和,並且簽訂了澶(chán)淵之盟。

這一議和,將近百年的時間內,兩國之間再無戰爭。而武將在長時間沒有戰爭的情況下,自然就會成為積弱的北宋的“負擔”。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北宋開始推行重文輕武的策略,對武將的待遇非常差,久而久之,就再也沒有多少人願意當武將了。這樣又有多少楊家將,能在遼軍來的時候,上馬抵抗金國的入侵呢?

第二,楊家的人其實對北宋算不上很忠誠。

這還要從楊繼業的來歷說起,要知道在一開始,楊繼業是北漢的大將,所以在某些方面,宋朝是對楊家百般提防。在宋太宗滅了北漢之後,之所以會將楊繼業留下來,而不是選擇殺掉,也只是為了留下一個好名聲而已。

在攻打遼國的時候,也只是讓楊繼業當副帥帶軍,讓他處在自己的監視之下。而就在這場戰中,楊繼業被迫出軍,結果戰死沙場。可最後逼死他的監軍只是被流放,丟下他臨陣脫逃的另外一位將軍潘美,也只是官降三級。最後甚至還被追封為王,祭祀在太廟裡。

這對於楊家來說,可以說是莫大的侮辱,自然也會對這種判決感到不滿意。畢竟在看重家族血緣的古代社會,既然皇帝都對你們家族沒有多大的重視,自己家族又是降將,那為什麼楊家後人還要抱著一腔熱血為北宋出力呢?

第三,就是楊家後人生活的地方,其實和金軍入侵的地方,並沒有那麼高的重合度。

無論是文藝作品裡的記載,還是《宋史》中的記載,都對楊家後人的記錄不多。楊家這一代,詳細的記載到楊繼業的孫子楊文廣。而楊文廣雖然此前在西北一帶抵禦入侵,但之後卻被調去和狄青一起平定廣西,最後留在了那邊。

古代交通不便,人們也講究穩定。所以他們的後人和勢力,很大可能也是留在了西南那一塊。這一塊地方在遼軍入侵的時候,並不在波及的範圍之中。楊家後人作為武將,自然也不可能隨意帶軍亂走。所以在抵禦金軍的時候,楊家後人就算還有朝廷中的影響力,也沒有辦法帶軍抵抗。

最後一點原因就在於,當時的北宋實在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從上到下,都是一個爛攤子。靖康之變,整個北宋的精兵強將,毀於一旦。再加上朝廷內部文官頗多,只有外行的文官指揮武將打仗,自然是落得大敗。而武將沒有影響力,就算能夠召集民間的義軍,卻沒有辦法籌備足夠的物資維持。所以說,這個時候的楊家將,早就已經沒有了初期的盛名和能力,留下的只有無奈。哪怕是楊繼業父子再世,也是無力迴天。

參考資料:《宋史》、《供備庫副使楊君墓誌銘》、《過楊無敵廟》。

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