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精神分裂症屬慢性精神類疾病,常起於青壯年時期,病症可相伴一生

導語:

精神分裂症是

一種嚴重的慢性精神類疾病,病因尚不明確,發病常起於青壯年時期,

即使有藥物等治療手段,病症往往相伴一生。其主要心理特徵是思維、感知、情感、

行為等方面紊亂以及精神活動嚴重不協調。從全球範圍來看,精神分裂症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大約為1%,

在中國其患病率更是達到了1.5%。

01

精神分裂症病因尚不明確,具有較高的致殘性,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

1、疾病的概述

精神分裂症是

一種嚴重的慢性精神類疾病,發病常起於青壯年時期,其主要心理特徵是思維、感知、情感、

行為等方面紊亂以及精神活動嚴重不協調

。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通常會經歷兩大類臨床症狀:陽性症狀(幻覺和妄想),

陰性症狀(情感淡漠,動機缺失,社會退縮)。

根據

《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

》第五版(DSM-5),精神分裂症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大約為1%。在確診30年後,

僅有25%的患者痊癒

,35%大大改善且相對獨立,15%有所改善(需要廣泛的支援網路),10%住院

,未經改善,

15%死亡(大部分自殺)。

世界衛生組織2001年的評估資料表明,

精神分裂症帶來的直接費用佔全球衛生總支出的2。8%。儘管和其他精神類疾病相比

,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更低

,但是由於其高致殘性,給患者及其家庭、護理人員和整個社會帶來了較大的經濟和

精神負擔。

臨床上,

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療主要是抗精神類藥物治療

,另外也有一些輔助治療來緩解其臨床症狀,比如電休克治療,認知干預等方式。

然而透過治療後

,部分患者不但症狀沒有得到有效改善

,反而產生了抗藥性。

症狀波動頻繁,

反覆發作

。這些現象可能與精神分裂症的發病機制不明確,進而不能提供有效的針對性治療有關。

加深對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機制的認識,已成為找到有效的治療康復辦法的關鍵。

2、疾病的研究

19世紀末,當Kraeplin首次提出用“

老年痴呆症”來描述精神分裂症時,認知功能障礙就被認為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組成部分。自那以後,

大量的橫向和縱向研究比較一致地證實了精神分裂症高階認知功能存在廣泛的損傷,

包括處理速度、執行功能、工作記憶、語言學習、視覺學習、推理、問題解決和社會功能等。

而且,高階認知功能缺失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發病前的前驅期,及其未發病的親屬都能觀測到,

因此高階認知功能損傷被認為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種可靠內表型。

抗精神類藥物治療作為治療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手段。通常經過一段時間藥物治療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陽性症狀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然而其高階認知功能和陰性症狀往往難以得到緩解。

研究表明,高階認知功能的損傷和

陰性症狀是緊密相連

。殘餘的高階認知功能損傷和陰性症狀被認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社會功能難以恢復的關鍵原因。為此,研究者還開發了高階認知靶向的訓練,研究發現,

在短期內

,認知訓練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損傷的高階認知功能,但是其長程效應

不是很理想。

而且效應在個體間差異很大

,部分患者很難得到提高。因此,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精神分裂症患者高階認知損傷的背後的生理機制,以期能加深對高階認知功能損傷的認識,

繼而找到有針對性的治療辦法。

然而,自首次描述精神分裂症後的一個世紀裡,精神分裂症高階認知功能障礙潛在的大腦神

經機制仍尚不清楚。

3、認知功能損傷研究

目前對於精神分裂症高階認知功能損傷的研究趨勢主要是將認知功能障礙歸因於高階心理過程中的缺陷,

例如工作記憶、注意力或執行控制過程,並認為高階認知功能障礙的更多基本形式是由高階認知皮

區域自上而下驅動的,即認為高階認知過程缺乏對低階的感官資訊過程的協調和

整合不足。

因此,

在這種自上而下的損傷模型驅動下

,研究者主要把研究重點放在精神分裂症高階認知皮層,如精神分裂症的前額葉

,前扣帶皮層等區域。

而對感覺皮層關注度尤為不夠。儘管從Bleuler首次提出精神分裂症開始,

在精神分裂症文獻中對早期的感覺缺陷已經很好地進行了描述,

但它們經常被歸因於注意力和其他自上而下機制的失效。

因此,

感知覺損傷並沒有在流行的精神病學模型中被強調。

然而,近十年來大量的行為、事件誘發電位和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都比較一致地觀測到精神分裂症低階的感知覺處理也是受損的,這暗示低階的感知覺損傷也是精神分裂症一個核心特徵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低階的感知覺資訊處理缺陷加劇了高階的認知功能缺陷。

並且

,直接表明提高低階感知覺的干預不僅可以提高低階的感知覺資訊處理能力,也能實質性地提高受損的高階認知功能。

由此可見

,在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機制研究中,低階感知覺缺陷引起的自下而上的損傷也是不容忽視的。不難想象,如果低階的感知覺都受損了,

高階的認知加工也必然受到破壞

02

瞭解精神分裂症的功能連線研究,臨床上失連線假說的運用比較廣泛

失連線假說為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病理機制提供了

概念框架

。該假說提出於90年代中期,該假設基於相對於一組

健康對照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觀察到腦的前額葉和顳葉區域之間的功能失連線而提出。

具體來說

,該假說認為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可以用不同大腦區域之間異常的

能整

合來描述。

‘失連線’

這一術語聽上去具有降低的連線隱含含

義,

可能讓人自動地忽略那些連線增加的發現,事實上,‘

失連線’即包含解剖學上不同的大腦區域之間增加的功能連線,也包括降低的功能連線的含

義。

近年來研究者,

整合已有發現進一步指出‘損傷的連線性’理論框架根植於異常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DAR)調製的突觸可塑性中,

這種異常是由於神經調節遞質(如多巴胺,5-羥色胺或乙醯膽鹼)對NMDAR的異常調節所致,鑑於NMDA作用範圍幾乎涵蓋整個大腦,

進而導致精神分裂症大腦很多神經系統功能異常整合。

自該假說提出來後,越來越多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使用越來越敏感和描述性的技術用於檢驗該假設。其中功能連線技術就是其中運用比較廣泛的一個

。大量的研究報告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與人口統計學特徵匹配的正常組進行比較時,許多不同的大腦系統內部和系統之間發生了各種功能

連線的改變。

進而為‘失連線’

假說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早期研究者關注最多的預設模式網路功能連線異常。此外,研究者發現精神分裂症的腦核心三網路(預設模式網路,額頂網路,突顯網路)之間的功能連線異常。

研究者也比較一致的發現精神分裂症的丘腦皮層網路發生了改變。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小腦認識的深入,

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關注小腦及小腦

-大腦功能連線在精神類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重要的是

,這些異常的功能連線和患者的臨床和認知功能存在緊密的關聯。

此外,

這些異常的連線不僅在首發和慢性精神分裂症能觀察到,而且在臨床高危人群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損傷。

可以說,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功能連線研究有很大的進展,研究內容也很豐富。

然而,

異常功能連線改變方向的不一致性,

也是目前研究領域面臨的一個問題。

統觀整個研究文獻,

大多數的研究還是更加關注精神分裂症的高階認知系統,對於低階的感知覺運動系統關注不夠,即使觀察到了感知覺的異常,給予的重視程度也不夠。

而直接考察低階感知覺皮層和高階皮層之間的互動機制的研究更是相當欠缺。

結語:由於其高致殘

,給患者及其家庭、護理人員和整個社會帶來了較大的經濟和精神負擔。加深對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機制的認識,

已成為找到有效的治療康復辦法的關鍵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強調精神分裂症低階感知覺系統,及其與高階認知功能系統的互動異常對理解精神分裂症的神經病理機制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