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對每一杯茶都用“好茶”二字來形容,是否太敷衍了?

在飲茶時總有會被問起

“這茶如何?”

若總是用好茶二字來描述,

未免粗放,顯得敷衍了事。

這時,如何表達對一泡茶的滋味,

就體現了內行或外行。

其實我們對味道的感受是比較強的,

比如一口下去,苦味、甜味,酸味

都能很好地體會到,

也能很好地表達出來。

但茶味不僅限於此,

下面就要說說比較難和容易混淆的。

大多數人,

口腔中味蕾的感官比較靈敏,

但對口腔的感觸就比較遲鈍了,

關鍵一杯好茶的最大價值,

又往往來自於茶湯給予口腔的感觸。

我們能把口腔中感觸明確的把握住,

那麼品出一泡茶的優劣就八九不離十了。

第一要說的感觸誰是茶湯中的“澀”,

很多人把“澀”歸位於味覺,

但準確來說“澀”其實是茶湯對舌面刺激後產生的收斂感,

準確的來說,應該是觸覺的一種,

澀準確的表達不是“澀味”而是“澀感”。

那與“澀感”比較近似的一個茶湯特性就是“茶湯細膩度”,

有的茶入口湯感比較粗糙,

這種粗糙感又往往容易與“澀”混淆,

這其實是兩個概念。

茶湯粗糙是口腔對茶湯質地的感受,

就如同手摸麻布面料和絲綢面料的區別,

只不過是把手換成了舌頭。

那麼質感粗糙的茶肯定是沒有茶感細膩的好。

其實一個茶有“澀”是正常的,

只要能慢慢消散也不失為一泡好茶;

但如果說一泡茶的湯感粗糙,

那麼這泡茶就一定不是好茶了,

因為澀感大多是由茶葉中單寧成分所致,隨著單寧氧化,澀感是會散去的,

單寧的含量高也是茶葉內含物質高的一種體現。

但如果說一泡茶茶感粗糙,

那麼這茶葉品質是真的不好了。

這樣的茶,要麼工藝不過關,

要麼是生長太快內含物不夠,

或者就是茶樹樹齡太小,

這樣的茶,品質不論怎麼說都是不過關的。

若能正確且在細節上感受一款茶的滋味,那麼是有助於我們客觀的評價一款茶葉的,

也更能夠讓我們發現真正的好茶,

畢竟千里馬仍需伯樂嘛。

還有就是要記得區分感受與味覺的不同,同時正確地表達口腔感受

能更好地提升品位!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茶說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