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宋江若堅持不招安,梁山好漢又會落得什麼結局?只有一種下場

事實上,《水滸傳》曾真實地還原了歷史。宣和二年(1120年),歷史中宋江也接受招安,不敵方臘的軍隊,隨後因再起反心而被朝廷剿滅。不過,當跳出歷史,到小說本身中時,接受招安事件就變得非常不合理。畢竟梁山好漢在小說中勢力遠大於現實,其實還是有些抗衡之力,然而最終宋江卻選擇接受招安。那麼,他的招安是正確選擇嗎?

首先,我們需要洞悉宋江招安的目的。從他個人的角度來說,宋江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他絕不是因為懼怕失敗才招安的。他希望透過招安而向朝廷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從這個層面來說,他並不討厭宋朝朝廷。之所以他會上梁山,是逼不得已。他私自放跑晁蓋等眾人,與他心中的忠誠相反,但與其義相合。在忠與義之間,他選擇了義。但是在起義的後期,他逐漸找回了本心中的忠,並且認為實現忠與義並不衝突。或許他自己無法料到,此舉會把自己手下的兄弟全部葬送。但是在他看來,接受招安是忠義兩全的最佳途徑。

其次,從梁山各路好漢來說,多數人都是因為被逼無奈才上梁山。其中甚至有因為宋江設計陷害而被逼迫加入的。這些人對梁山泊並不忠誠,只是為了有一個出路才在宋江手下做事。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盼望著招安,因此宋江不可能因為少數人的利益而放棄大多數人的安定生活。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宋江接受招安並不是不義之舉,與他一樣贊同招安的是梁山的大部分成員。

因此,我們能夠想象,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他手下的兄弟大多數都會離開他另立門路,因為宋江沒有辦法完全安置一萬多人;在這一萬多人中,不是所有的人都如同武松、魯智深一樣嫉惡如仇的,每個人的價值觀念比較複雜。在宋江這裡得不到利益,追隨他的人就會少很多。雖然我國古代重義輕利,可那只是傳統士族的觀念,小人物多數還是喜歡追名逐利。

宋江不接受招安,首先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民生和發展。然而梁山泊背靠險惡的山勢,如何養兵和休養生息?與宋江相對比,農民起義領袖的標杆朱元璋從一開始就重視民生根本,在打下根據地後便開始大力發展經濟和農業。太平天國運動的洪秀全也非常注重發展,一旦打下基地就立馬頒佈法律,改革土地制度。為什麼他們兩個追隨者非常多,就是由於有經濟這座靠山做保障。宋江的窮山僻壤又有什麼經濟支點呢?他的經濟來源主要靠打砸搶燒以及兄弟們家中產業,可以說,梁山泊的兄弟們跟著宋江受盡了苦,不僅要為宋江出生入死,連原有的家業都要倒貼。

其次,如果宋江拒絕招安,以他的兵力和實力,也無法與宋朝對抗。宋江手下大約有10000多兵力,這些兵力聽起來很多,但事實上與宋朝對抗還遠遠不夠。現實中,在宣和二年(1120年),方臘領導的方臘起義就有部眾十五萬人,一年不到就被宋朝全部消滅。那麼水滸裡宋江僅僅只有10000多兵力,根本不可能抵抗宋朝,可以說是以卵擊石。

那麼,宋江可以透過招募來擴充軍隊嗎?雖然可以,但是宋江也得有這個本事才行。事實上,他領導能力是過關的,但是也只能領導小部分人馬,沒有更大的壯志野心。即便他手下的軍師吳用幫他招兵買馬,也無法駕馭大部隊。這就是宋江的侷限性,他只能夠做一個草寇集團的團長,卻當不了一方的王,甚至稱帝。

因此,如果宋江拒絕招安,那麼梁山好漢的結果也不會比招安後更好。事實上,宋江接受招安、梁山泊慘敗是作者刻意安排的結果,這個結果符合傳統的道義觀念。只是我們現代人看來,無法理解和接受罷了。宋江的悲劇,早就在他初上梁山的時候已經註定,因為他心中反對的並不是這個腐敗的王朝,而只是著眼於那些貪官汙吏。《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本人都是生於封建時代,自然不可能洞悉封建制度的弊病,因此他筆下的人物也就無法跳出這個世界來反抗。

然而,雖然《水滸傳》所倡導、體現的三觀和價值已經不為現代人所認同,其文學意義還是非常大的。畢竟從這本書裡,你可以看到一個近乎真實的宋代市井生活,由此也可以對宋朝的農民起義有一個大致的理解和想象。如果對《水滸傳》這本書感興趣,可以點選下方連結購買。

【萬卷】水滸傳

¥

108

度小店

月銷12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