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清朝皇帝四賜御匾聞天下

乾隆下江南·淮安市的御碼頭

南船北馬

唐樹華

位於江蘇省響水縣的古云梯關是黃河、淮河入海口,譽稱“江淮第一關”為歷代朝庭所重視,千百年來見證了安瀾災變,在我國水利史上留下了眾多治理黃淮的輝煌篇章。為表彰治水功績,一個偏隅古關,清朝四代皇帝御題匾額,激勵古今。康熙皇帝御題“靈瀆安瀾”,乾隆皇帝御題“利導東漸”、嘉慶皇帝御題“朝宗普慶”、道光皇帝御題“海神廟”。

歲月滄桑,實物已不復存在,但我們從淮安府衙、漣水縣博物館裡仍然可以尋覓它們的蹤跡。這些寶貴的歷史資料,足以證明古云梯關的地位是何等重要。黃河自南宋奪淮南流,至清道光咸豐年間已有六百多年。黃河入海口黃沙淤墊嚴重,河床升高,黃水無路入海,每至汛期,致使黃水氾濫潰決成災。因此,黃河不治,上游國民不安。不僅嚴重地威脅著作為清朝“南北之咽喉,軍民之命脈”的漕運,而且還經常沖毀該地區的大片良田和村莊,人民的生命財產蒙受巨大損失,導致社會動盪不安,危及清政府的統治和安寧。因此,治理黃河、淮河已成為清政府保漕運和穩定社會秩序的當務之急。清代歷朝皇帝都十分重視黃河、淮河的治理。康熙皇帝六到清口,乾隆皇帝六臨清河(今淮安),皆親自趟水勘察,乘舟巡視。

康熙為響水運河鄉欽定名“大通口”:康帝非常重視黃河治理,曾六次南巡。康熙治河主要集中在清口(淮安)、高家堰和海口三處。海口,即黃河入海處,原在雲梯關,後因長期淤墊,康熙時已推出關外120裡之遙,十餘載不通,致使黃河水漫潰,屢生水災。靳輔奉命大挖清江浦以下的黃河河道,在兩岸築118000多丈的河堤,束水攻沙,出現了沙去河深的良好效應。但是,後任董安國卻建築了馬家港攔黃大壩,阻擋了黃河歸路,下游水患又起,幸有繼任張鵬翮聽命於康熙,毅然予以拆除,並加重疏浚海口,黃河得繼入暢流入海。康熙欽定名“大通口”(位於運河鎮)。這樣,不僅使水災銳減,漕運確保,而且水利勃興,涸出許多良田,對於農業生產發展和社會穩定起了良好作用,成為“康乾盛世”正式開始的重要標誌。

我們在淮安府衙可以看到河道總督張鵬翮奏摺:“臣遵旨看視海口,將攔黃壩盡行拆去,河身開浚深通,於四月二十一日動工,至五月初九日完工開放,水勢暢流,沖刷淤沙,旬日之間深至三丈,寬及百丈有餘,滔滔入海,沛然莫御,且自動工以來,海潮不興,風濤不作,得以施工,工程甫竣,即長水二尺,以資開放,暢達入海,此皆我皇上留心國計,軫念民生,至誠上孚天心,海神效錄之所至,應將攔黃壩之名改稱大通口,伏乞皇上欽定,以垂永久,建海神廟以答神庥。”上准奏賜名“大通口”意即水流通暢,建造廟宇。

康熙四十三年正月,甲戌封淮神為長源佑順大淮之神、賜御書“

靈瀆安瀾

”匾額,安放在安東縣(當時屬於漣水縣)大通口海神廟。

乾隆三十二年六月十七日,江南河道總督李弘上疏朝廷,恭請皇上御書匾額。他在奏摺中寫道:“河南陝州三門是黃河入淮的鎖鑰之地。安東縣(今漣水縣)雲梯關為黃河入海尾閭,盱眙縣龜山系淮水匯歸洪澤湖門戶。人們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在這些地方都建有禹王廟。由於年代久遠,廟宇損壞嚴重,雲梯關禹王廟於乾隆三十年,兩江督臣高晉將其修葺完整。三門禹王廟與河東河臣李清時、河南撫臣阿思哈會商,於本年二月共同捐款已修建完工。盱眙龜山禹王廟亦經修理完畢。這三處廟內俱未有御書匾額,如今,欣逢聖明在上,誠敬昭孚,百神靈順合無,仰懇皇上天恩,各賜御書匾額,以垂永久,光昭懷柔之典於萬世。”李弘和兩江督臣高晉、河東河臣李清時、河南撫臣阿思哈聯合上疏奏摺。

乾隆皇帝恩准,於三十二年九月,下賜御書匾額。河南陝州三門禹王廟匾曰“功垂疏鑑”; 江蘇安東縣雲梯關禹王廟匾曰“

利導東漸

”。

嘉慶十三年(1808年),黃河堤決馬家港及張家莊兩處。溢水以張莊決口最猛,旁兩路直向北衝入灌河形成夾衝子,水頭衝過灌河北岸五里,堤北支河港汊悉成平陸。這次決口是蘇北黃河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決口,人民流離失所,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倒大通口。”

次年工部尚書馬慧裕,受命重浚海口,堵塞了兩處決口,挑浚正河,他在奏摺中寫道:“奴才面奉指示機宜來工役,立即會同前河臣徐端勘定壩基,期儧辦。鑿將疏挑堵築事宜節次奏陳恩鑑。初十日察看情形,兩壩均極堅實,即於十一日寅刻正二兩壩同時掛纜合攏,上緊追至十二日辰刻堵閉斷流,兩壩以下涓滴不漏,黃水全入正河,湍流入海,極為通暢,此皆仰賴聖主洪麻,河神賜佑,黃水復歸故道從此下游通暢,全河順軌,永慶安瀾。伏乞皇上睿鑑謹奏。

皇帝看了奏摺,御批:欣慰覽之即有恩旨。甲寅以祈禱靈應,頒發清江浦海神廟御書匾額曰“

朝宗普慶

”。道光三十年,伏秋大汛,河湖水勢均形漲滿,埽石坍,勢甚危險,河督及地方百姓恭詣神廟虔禱,水即消落,化險為平,皆賴神靈默助。道光皇帝深感慰著,頒發御書“海神廟”匾額一方,交陸建瀛等懸掛。

兩江總督陸建瀛、江南河道總督楊以增,跪奏為欽奉頒發“

海神廟

”匾額敬謹懸掛,當即恭設香案跪迎,仰祈聖鑑。因當時響水尚未建治,所賜筆墨均存留在管轄的漣東縣及淮安府。

皇帝為治理水患,激勵功臣,四次為一個地方頒發匾額,為後世歷史留下了厚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