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不娶妻、不存錢、送外賣,90後打工者不思進取?專家:很讓人擔憂

自從農民開始走到城市,謀求生活以後,一個專有的稱謂就誕生了,外界習慣稱這些打工者為農民工。而這個稱謂,除了是個簡單的稱呼外,還有好幾層意思,例如出來打工的農民,一般都沒學問,也沒什麼其他的能力,只有能吃苦肯下力氣這一點,再例如他們的身份是農民,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打工賺錢,不是享受生活。農民工也都明白這些,所以不管掙錢多少,花錢的時候都會謹小慎微,甚至一分錢都不願意浪費,從60後到70後打工者全都是如此,一直到農村90後逐步成為打工的主力,這種情況就出現了很明顯的變化。

說起來90後打工者的狀況,那真是叫人羨慕,總結起來有9個字,叫“不娶妻,不存錢,送外賣”。對他們的這種態度,別說是別人了,就連他們的父母都難以接受,很多農村的90後不愛回家就是因為每次回去,父母總是愛叨叨這些方面的事情,如果說得多了,雙方一言不合還容易因此爭吵。對於90後打工者的這種生活態度,其實也有專家感覺不正常,有人指出來說是不務正業,不思進取,專家也直言如果繼續任其發展下去的話,結果很讓人擔憂。那90後打工者是如何變成這樣子的呢?

1、娶妻債臺高築,娶完又稀鬆平常,再加上女孩不願嫁農村家庭,索性不娶了

在農村,如果一個家庭債臺高築,那基本上不用問,無非是3個原因,老人養病,兒子娶妻,城裡買房。除了老人養病外,其實剩下的2個異曲同工,說白了都是為了便於娶到媳婦。如今的農村,娶妻給了農民巨大的壓力,因為娶妻債臺高築的農民不在少數,可如果娶回來,日子就能好好過,那也值了,但農村的離婚率這些年嗖嗖嗖往上竄,在一些村子,結了婚之後又得90後很多,這無形之中給90後了很大的心理壓力。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這就好比讓你花幾十萬去買個商品,但這個商品究竟是不是你的,還不確定,誰敢要?

除此外,現在女孩也都不像以前的那代人那麼樸素了,現在的女孩(包括農村女孩在內),都會優先考慮以後的生活,她們會把以後的生活狀況當作選擇婚姻的重要因素,不願意稀裡糊塗的嫁到農村,更不願意長久的在農村生活。有人說在城市的剩女群體當中,除了一些自身比較優秀,要求比較高的之外,相當大一部分都是不願意再和農村有太多牽扯的農村姑娘,她們已經成了城市剩女的主力軍。

2、錢越存越少(購買力降低),反正買不了房子,索性用來消費

有一個在工地打工的90後農民工跟我分享過一段他自己的經歷,幾年前一心想的都是打工賺錢,早點把首付給攢夠了,那時候在他打工的城市,首付要20萬左右,他省吃儉用,在工地上幹了這些年,手裡有20多萬了,心想終於可以談物件,買房子,結婚了,可那時候發現首付已經要40萬了,“照這種速度漲,咱們普通的老百姓什麼也別幹了,永遠買不了”。其實很多90後打工者也存過錢,但結果是錢越存越少,購買力降低,後來就想通了,與其一輩子壓力大,不如瀟灑幾年算幾年,索性全部拿來消費了。

3、工地太苦,工廠太坑,不想被束縛,想自己控制工資

有人說如今的90後打工者不能吃苦,我覺得也不全對,如果和農村70後比的話,吃苦這一點確實不如,但也不是不能吃苦,只是90後對吃苦的理解變了,他們不願意像70後那樣,悶頭苦幹,明知道工地上太辛苦,40度的高溫還要頂著太陽幹活,明知道工廠太坑,生產線一站就是一天,結果就像是把自己賣到了工廠,想多拿點錢就只能加班。他們喜歡的是自己的工資,自己控制,而且不用打卡考勤或者輪班,而要滿足這些,外賣無意識最好的選擇。

我覺得專家的擔憂也有一定的道理,90後打工現在圖一時的爽快,不存款,也不把娶媳婦當回事兒,可能眼前看也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長久來看的話,勢必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其實90後打工者應該看到,同為沒有學問的打工者,那些掌握了技術的人工資都不低,而且也不用看人臉色,所以說送外賣之餘,學門技術還是值得提倡的事情。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分享,評論,讓更多的農民都能看到。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三農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