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工書法擅楷書,風格蒼勁精美的倪瓚,為何卻遭人非議

元末的山水畫大家倪瓚,是一位開啟明清兩代古典山水畫風氣的大家。特別受董其昌推崇,把倪列為元四家之首。

倪瓚深遠影響明清兩代山水畫風,得益於他為人高古,不染塵埃。倪生於江蘇無錫,祖、父、兄積累資產豐饒。年輕時生活優渥。一生不事功名利祿,晚年家道雖衰,依舊笑傲塵世。畫作多出塵埃,追求簡約清淡風尚。人懷魏晉風尚,畫尚復古淡雅,惜墨如金,偏重意境,不事細節雕琢。是董其昌、石濤風格的鼻祖。位列古代十大畫家,英國大不列顛列其為世文化名人。

1355年,在一個蕭索清朗的秋日,倪瓚一襲白衣、鬚髮飄揚,在氤氳的香霧中靜靜立於太湖邊的王雲浦漁莊——那個離“只傍清水不染塵”最接近的地方。沒人知道,長佇於此凝望眼前這一汪湖水的他,腦中呈現了怎樣的圖景,才隨性而起,揮就了這幅曠世名作——《漁莊秋霽圖》。

《漁莊秋霽圖》構圖,近處是離岸不遠的汀洲,洲上幾株無葉的小樹,樹無葉,說明已是深秋,樹後水面平靜無瀾,充分體現出作者的心態-平靜,與世無爭心胸豁達。遠景是用濃墨勾勒的平坦的丘陵,丘陵上一無所有,遠景為什麼用濃墨?所謂遠景並非真的遠,其畫的構圖以險為特點,上部(遠景)的濃墨勾勒的丘陵自左至右貫通的,而下部(近景)卻只有汀上長著呈扇狀排列的幾株木對,更使畫面顯得上重下輕的險絕之感,我們都知道歐體字、魏碑楷書否草書等都是以險絕著稱的書法,此畫中的″書畫同源“被作者運用到了極致,因此,我說,這幅畫是寫出束的!

古代繪畫,人們常分為兩大類,一為工筆細膩氣派規嚴的宮廷派如趙孟俯等。另一派稱野逸派,如徐渭等。倪瓚當屬野逸與宮廷兩派之間,更側重野逸派。題主所說此幅同樣是倪讚畫風的代表作之一。野不及徐渭,莊不及趙孟(兆頁)。以淡雅疏清為上。總之,倪瓚開明清復古山水畫宗派貢獻巨大。而近代不少人把山水畫濃墨一團黑,不留一點空間,實在不敢恭維。所謂潑墨山水,我看極類書界之醜書。

倪瓚工詩書畫,書法自成一體,尤擅小楷。倪瓚楷書,受同時代趙孟影響頗大,明顯有趙孟妍媚風格,其書稜角分明,略有隸書風味,筆法精美遒勁,鐫永古樸,流轉婉約。不足之處是結字雖寬厚,舒展,有些筆畫太過輕掠,(如敝畫)左右失衡,有拘束,侷促感,終有小家子氣,可能是不被時人待見,被人所非議的主要因素。

倪瓚繪畫方面成就遠高於書法,常在畫上題詩,詩書畫相映成趣,因以畫著稱,書名略遜,也是鮮有人知其書法的因素。

倪瓚為人怪癖,一生流蕩江湖,以書畫馳名於世,至於倪瓚人品德行,查無實據,不可妄議。書法遭人非議,無外乎不入時人眼目,逝者如斯,幾百年後依然為人津津樂道,即有過人之處,令人欽敬。

當時他也是遭當時人非議。他的書法率真簡單,疏遠清逸,與當時主流謹守帖學的主張迥然不同,所以才會有非議。另外,倪自小由大哥撫養成長,倪兄長信奉道教,道學無為自在理念在倪成長之路上影響甚深,長成後,其行事為人孤僻狂狷,超凡出塵,與現實格格不入。迥異不與時人同,不同的後果只有兩個:同流合汙和遭人非議。

倪瓚的畫一塵不染的快要脫離塵俗,就像他本人一樣有潔癖。不求形似,並不是不追求,而是追求的高階階段,形似之外的強調逸筆。面對王侯將相的金帛,他不為所動,面對撲面而來的鞭子,他也不發一言,這是一個堅強的人。在人命不如狗的亂世,許多英雄豪傑做不到,但是區區一個畫家卻做到了。明朝建立之後,作為“元四家”之一的畫家倪瓚當然也在徵召之列,他卻寫下“只傍清水不染塵”以明心志。然而朱元璋不是張士信。好吧,你不是有潔癖麼。於是命人把倪瓚按入糞坑,窒息而死。

回頭想想這句詩,似乎就暗示了畫家的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