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他本是大清王朝狀元,在南通辦4廠,成為紡織品最大集散地

1

:帝制讓位於共和:他是詔書的起草者

1912年2月,大清王朝西風殘照,隆裕太后正與僅有的幾位近臣商議最後的退位事宜,其中一項屬於“面子”的事總還是要辦的,那便是要起草一紙退位詔書,這份差事落在恩科狀元張謇頭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他都是最合適的人選。

2月12日,詔書頒佈,幾千年來中國政治體制的最大一次變革在這一天實現,帝制讓位於共和。

然而作為這一變革的重要棋子,張謇雖然主張順應時代,但心情並不輕鬆,他在日記中寫道:“此一節大局定矣,來日正難。”

這不是停留在口頭的感喟,自此,他開創了一條實業救國之路……

2.

為官之時,他是能臣和實幹家

作為曾經一舉折桂的狀元,經籍滿腹,詩文俱佳,但是,他絕不僅僅是一介翰墨之士,更非不諳世事的昏臣,事實上,從他走進大清朝廷之始,就投身百事纏身的政務之中,曾與袁世凱同為清廷重臣吳長慶的幕僚,一文一武,贊襄政務。

1882年,隨吳長慶赴朝參戰,平定戰亂。1894年中進士後,為江蘇諮議局議長,後又任兩淮鹽總理等職。

無論是從軍出征還是主持地方政務,都使他深入實務之中,對國事、軍事、民事有著與純粹文人不一樣的感受與思考。

所以,在整個國家制度新舊更替的大變局中,他看得更深遠,“來日正難”恰是他發自對中國積弊已久、百業困頓的感喟,自此之後一頭扎進實業救國的具體事業之中,開創性地在其家鄉南通辦起了一連串的興邦大業。

3.

他是南通的一面旗幟, 讓南通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紡織品集散地。

張謇在如今的南通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是這裡的一面旗幟、一個象徵,南通人以他為驕傲。

這片土地上更深刻地蘊含著的,是自張謇以來傳承至今的創業精神。

那時的南通,雖然有“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豪邁聲名,但其實橫在眼前的是海灘鹽鹼地上高過人頭的蘆蒿、河汊裡歪歪斜斜的舊船,四野蒼茫不見人。

在哪兒創業?

就在大海邊上人煙稀少的通海墾區!

張謇似乎對“生”字特別有感情,他在南通所創辦的實業,都以這個字為名,頤生造酒廠、大生紡織廠等。

1889年,張謇一手創辦了墾牧公司,在那個不適宜種植糧食作物的灘塗白地上種不怕鹽鹼的棉花、大麥、高粱等經濟作物。他的算盤是這樣打的:棉花可以發展紡織業,大麥、高粱可以開闢釀造業。

事實上,這兩個行當後來恰恰是因紡織而使今天的南通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紡織品集散地、因頤生酒而奪得1906年義大利舉行的萬國博覽會金獎並發展至今。

張謇開創的實業當然遠不止這兩個行業,但僅此已足以彪炳春秋。

從1895到1921年在南通連辦四廠,大生紗廠初時籌資並不順,張謇還是堅持建廠,除自籌民間資本外,得張之洞支援,籌來一批已經鏽蝕但還可用的美國機器作為官方股份。

開工後,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陸烽煙連天,西方工業重挫,棉紗升值,“大生”以八年時間滾動發展,資本從20萬兩升至80萬兩白銀,到1921年達到鼎盛,產品供不應求,獲利560萬兩。如今,大生紗廠已入選“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永彪史冊。

從港閘區到崇川區,一邊是浩浩長江,一眼望不到對岸;一邊是東海沿岸,灘塗遼闊,路網、河網穿插。這就是當年大狀元張謇著手創業的熱土,公路上不時出現大生某某紗廠遺址的標誌牌,提示著過往歷史。

4.

他所打造的疊石橋,集紡織文化展示、產品展覽和銷售於一身,位列“中國商品市場綜合百強”前9名

你如果是第一次來到疊石橋,相信一定會被這裡所震驚,這個遠離市區的地方居然藏著如此龐大規模的紡織品集散地,車水馬龍,花團錦簇。

這裡集紡織文化展示、產品展覽和銷售於一身,佔地極大的寬闊主樓裡面有你想看到的紡織品的幾乎所有內容。

從古老的織機到時尚展示,從亮麗的高檔大品牌到溫暖的尋常家居用品,足以讓你一天看不完。

這裡舉行過多次大型國際會展和貿易對接會,疊石橋國際家紡博覽會已揚名海內外,許多高階國際客商和國內一流家紡企業在這裡參展、交易,成為國際家紡生產貿易中心。

“中國商品市場綜合百強”榜單中,疊石橋家紡市場躋身榜單前十,位列第9名,另一家南通家紡城位列第12名。

張謇所開創的民族工商業後繼有人,這該是足以讓張謇欣慰的。

5.

他創辦的

頤生釀造廠”所生產的頤生酒,多次有國際上獲得金獎

1894年,也就是張謇中狀元那一年酒廠建起了,取名“頤生釀造廠”,廠址設在通海墾區中的灘塗地。初始尚為順利,不料後來海潮決堤,水擊土潰,廠基一片狼藉。那麼怎麼辦?

再幹!

這次,張謇把酒廠設在自己居所的常樂鎮,距離海邊稍遠一些,地質水文和環境溫度也更加適宜釀酒。

頤生酒在更加穩定的條件下順利生產,稱為船牌茵陳酒,配方獨特,口味上佳。

最好的茵陳產於春季,以陽氣生髮時節的茵陳新嫩莖葉入酒最宜養生,此做法最早見於《本草綱目》,張謇取其方而研製成功。頤生茵陳酒綠蟻沉碧,成色澄明,是個好開端。

1912年,頤生釀造廠又開發出菌陳、岱岱仙、虎骨木瓜、金波玉液、史國仙酒等8個品種,很受人們喜愛。

“多把芳菲汎春酒,已見滄海為桑田”,這是張謇書寫的一副對聯,他也是這樣踐行著。古來書生多耽文,而張謇是那種允文允武的大才,他的“武”,即操刀實業。

頤生酒成功了,大發利市,然則就只在家門口數錢?張謇決定把酒推出去,走向世界,做更大的事。於是就有了去國外參展的壯舉。

1904年,頤生茵陳酒首次參加在日本大阪舉辦的萬國博覽會就榮獲獎狀。

繼而於1906年在義大利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上,又一舉獲得金獎,成為自世博會創辦以來中國酒類榮獲的第一枚世界博覽會金獎。

頤生酒從江海一隅衝向國際斬獲金獎,比後來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獎的其他國產酒類要早十年。

這是何等榮耀!歷史發展到今天,頤生酒已成為一份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品牌資源,這是真正的遺澤後世。

6

、創立首個公共博物館:我國的博物館事業就是從張謇開始的

我國博物館事業是從張謇開始的,這位既是實業家又是教育家的事業開拓者為後世所留下的,是一筆巨大的遺產。

南通市濠河兩岸迤邐相綴著南通博物苑、南通珠算博物館、南通城市博物館、南通紡織博物館、沈壽藝術館、南通建築博物館、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南通民間藝術館、南通風箏博物館、中國審計博物館、江蘇江海博物館和中華慈善博物館等等。

首屈一指的當然是南通博物苑,那是張謇一手打造的。

這個中國首個公共博物館創建於1905年,大清王朝還在,正是光緒三十年。

100多年過去了,經歷了所有動盪摧折還在,而且愈加散發著獨特的魅力。通常,提起博物館,我們聯想到的都是宏大莊重的大樓和陳設嚴整的展品,然而在這裡,你會感到說不出的舒適,很多人所追慕的歐洲古老莊園也就如此了。

張謇為博物苑寫過對聯:“設為庠序學校以教,多識鳥獸草木之名。”當初這個博物苑是與學校在一起的,後來才獨立出來,這兩句出自古典經籍的話,概括出設立博物苑的目的。當年館內設定天產、歷史、美術、教育四部,樓上陳列歷史文物,樓下陳列動植物和礦物標本,可惜在日寇侵華時都已丟失。

南通被譽為中國近代第一城,正是得益於張謇全方位的創業。

胡適曾給予這樣的評價:“張謇先生在近代中國史上是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他獨力開闢了無數新路,做了30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百萬人,造福於一方,而影響及於全國。終於因為他開闢的路子太多,擔負的事業過於偉大,他不能不抱著許多未完的志願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