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文化】這個縣被稱為狀元縣,有5個狀元,21個尚書、21個侍郎

安徽黃山市,不只有黃山,還有一個被稱為狀元縣的歙(she,四聲)縣。

被稱為狀元縣的地方,中國有很多。但歙縣無疑是名副其實的那個。

有資料統計,明清兩代,徽州共出了28個狀元,佔明清狀元總數(共203位)的1/8強。

其中,歙縣在清代就出現了5個狀元、4個大學士、7個尚書、21個侍郎、15個內閣學士和296位進士。

不可謂不優秀。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勤學苦讀的故事,總是令人振奮,

但如同現在流行的“原生家庭”論一樣,

歙縣之所以能夠走出這麼多狀元與高官們,有著極其深厚的財富根源。

而這裡,就有了鮑志道的故事。

圖為 鮑志道

鮑志道生於乾隆八年,也就是1743年。

早在晉朝太康年間,鮑氏先祖就從中原南下到安徽。

到了鮑氏十二世祖鮑汪如,開始販鹽。

在古代,鹽業和鍊鐵業一直是朝廷財政營收的重要來源。無論是產,還是銷,私人只要介入到其中的流通環節,就很容易找到自己的發財之道。

鮑氏由此開始有了商業積累。

但在中國古代,商人的地位一直很低下。

士農工商,四民分業。

士,也就是讀書人,是最高大上的那一波人,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而商人,一直以來就是四民之中最底層的,上不了檯面。

強如明朝開年資助了朱元璋打下明朝的鉅富沈萬三,最後也是落得家破人亡的地步,

而類似於國家缺錢商人來補這樣的戲碼,在古代,甚至是近代中國,都屢有發生。

在鮑志道的心裡,自小就種下了這一顆不平衡的種子。

早在11歲時,鮑志道便出外經商。

20歲時,鮑志道來到揚州,到一個吳姓鹽商家做學徒。

在一些故事傳說裡,招徒就是看重細節、考察人品。

吳師傅招徒也要考試。

考試當日,吳師傅請大家吃了一碗餛飩,第二天,他突然出題:

昨日吃了幾隻餛飩?有幾種餡?每種餡各幾隻?

眾人都答不出,唯有鮑志道給出了答案,由此得到賞識。

在當了幾年學徒後,鮑志道很快自立門戶。

據資料顯示,鮑志道曾經發明過一種“津貼制度”。

當時淮鹽水運各地,鹽船沉沒事件時有發生,鮑志道倡議設立一項基金,“以眾幫一”,對遭到沉船損失的鹽商進行補貼,這一提議得到了眾多響應,鮑志道聲名大振。

最後,鮑志道出任總商,前後長達20年。

“總商”,也稱“商總”,是清朝政府在壟斷行業特許商人中指定為首領的殷實商戶。知名的廣州十三行中,便設立有總商,總理洋行事務。而在鹽商中,也有總商。

財富對於鮑志道來說,並不是難事。

但財富越多,鮑志道的安全感就越來越少。

古代中國,從統治階級到知識階層,再到農民階級,都並不認同商人階級是一個獨立的階層,更談不上尊重。

而商人自己,也從來沒有形成自己的階層意識。

我們經常說“四世三公”,或者“三代貧農”,但鮮少有數代經商。

著名漢學家費正清曾經總結到中國的商界的一個重要現象:

“中國商人最大的成功是,他們的子孫不再是商人”。

這就造成一個很殘酷的現象:

政府不承認商人階級,商人的財富便很容易就被各種欲加之罪奪走,於是商人們索性享受當下,能掙,更能花。

鮑志道所生活的揚州,在清朝,是全國最奢靡的城市。

《揚州畫舫錄》有載:

有人為了炫富,花3000兩銀子把蘇州城內所有商店裡的不倒翁統統買走,“流於水中,波為之塞”。

有人以萬金盡買金箔,載至金山寶塔上,向風揚之,頃刻而散,沿江水面草樹,四處漂漾。

吳曉波在《跌蕩兩千年》中將之總結為,

“在某種意義上,中國的商人階層似乎從來有一種自我毀滅的傾向。”

但鮑志道致力於打破這種“詛咒”。

有錢之後,他專注於做兩件事。

一是構築自己的官商網路,求現在;

二是建設宗族世家,培育同族子弟攻考科舉,謀將來。

在當總商的20年間,鮑志道熱心於幫助政府的各項工程,無論軍需、賑濟還是河工,鮑志道都踴躍捐助,據統計,鮑志道向朝廷捐銀超過2000萬兩。

朝廷“投桃報李”,也給了鮑志道一頂接一頂的紅頂戴,從文林郎內閣中書、中憲大夫內閣侍讀一直到朝儀大夫掌山西道監察御史。

“以商致富,以宦貴之”。

這是鮑志道深信不疑的保全之道。

但這還不夠。

保全生前身後名,好需要另一項工作 – 壯大宗族。

中國曆來就有基層自治的傳統,在古代,就是宗族自治。

同姓族群自然聚居,而後推舉最有威信(一般是年長者或者最有知識的那位)的作為管理者。

當一個商人獲得財富積累之後,必定會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宗族建設,修宗廟鞏固心理認同,資助於宗族子弟,促使他們走向科舉,成為體制內的權勢者。

這就是“以族為基,以幫聚之”,“以末致財,用本守之”。

惟其如此,才能“保衛”既得的榮華富貴。

為賑濟族內的貧窮家庭,鮑家購置義田多達千畝,這些田地都歸宗族祠堂收租,每年平價賣給族內貧戶。

此外,鮑志道還捐資建東河(富資水)水射,修造古虹橋等。

他還出資重修了揚州的徽商會館和歙縣當地最大的書院——紫陽書院,大力培育同宗子弟,子弟們藉此“躍入龍門”。

於是乎,歙縣在清代共出現了5個狀元、4個大學士、7個尚書、21個侍郎、15個內閣學士和296位進士。(這當然還有其他人的努力)

鮑志道一生完成的最後一項重大工程,是重修鮑家祠堂——敦本堂。

敦本堂始建於明嘉靖末年,到清朝嘉慶時已破敗。鮑志道和兒子鮑漱芳著手重建。

鮑志道親手設計了祠堂的每一個細節。坐北向南三進五開間,進深47。11米,面闊15。98米,門廳五鳳樓式,前後簷用方形石柱,左右兩壁分刻朱熹所書寫的“忠孝節廉”四大字。

1801年,敦本堂正式完工。

也正是在這一年,鮑志道去世,成為新祠堂迎入的第一塊新牌位。

圖為:敦本堂 現存

鮑志道死後,在兒子鮑漱芳和鮑勳茂的努力下,請來當時名氣最大的文豪、禮部尚書紀曉嵐親筆為他作傳並撰寫墓表。

紀大才子所寫的題目為《中憲大夫鮑公肯園暨配汪恭人墓表》,肯園是鮑志道的號。

至此,鮑志道才終於得以蓋棺,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