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被陸游強烈點讚的美味薺菜有何養生功效?

文| 山東中醫藥大學王詩源

薺菜自古就是春日野菜中最受歡迎的一款,被認為是“富人立春日嚐鮮、窮人三春度饑荒”之菜。《詩經》裡有“其甘如薺”的詩句,說明在西周時,薺菜就已經被列為甘美的菜蔬了。薺菜吃法多樣,無論是燉煮炒煎,還是做餡料、入羹湯、包水餃,都味道極佳。美食家蘇軾對薺菜就情有獨鍾,寫下“時繞麥田求野薺,強為僧舍煮山羹”,而在《與徐十二書》中則記錄了薺菜羹的做法:“今日食薺極美……雖不甘於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其法取薺一二升許,淨擇,入淘米三合,冷水三升,生薑不去皮,捶兩指大,同入釜中,澆生油一硯殼,當於羹面上……”並誇讚這種做法的薺菜羹“君若知此味,則陸海八珍,皆可鄙厭也”,即你若是按照我這種方法吃薺菜羹,那山珍海味都可被棄之不用。

除了蘇軾,陸游也對薺菜的美味讚賞有加,“殘雪初消薺滿園,糝羹珍美勝羔豚”“手烹牆陰薺,美若乳下豚”,認為薺菜羹粥,比得上乳豬美食;“日日思歸飽蕨薇,春來薺美忽忘歸”的詩句,也無不流露出陸游對春日薺菜的喜愛之情。

薺菜在萬物蕭條的嚴寒萌發,在春寒料峭中生機蓬勃地率先傳達著春回大地的訊息,因此也被稱為“報春菜”。晉代夏侯湛稱讚薺菜“鑽重冰而挺茂,蒙嚴霜以發鮮”,頌詠薺菜花凌寒而出的松梅品格。辛棄疾的詞句“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說的也是當桃李害怕風吹雨打不敢貿然開放的初春,溪頭的薺菜花卻不畏懼,傲然迎春而開。在那冬春嚴寒未去的飢寒年節,薺菜不畏凍土,冒出頭來救濟蒼生,為不少窮困之人解決了溫飽的困厄,因此又被稱為“護生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薺生濟濟,故謂之薺”,古有詩句贊其“薄飯不能羹,牆陰老春薺”。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年少時曾在醴泉寺勤苦讀書,每日“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經宿遂凝,刀割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薺菜十數莖於盂,暖而啖之”,即每日煮粟米粥,冷卻後切為四塊,早晚各食兩塊,切上醃製的薺菜果腹充飢。“五年之中未曾解衣就枕,起居飲食人所不堪,而仲淹不苦也。”他對薺菜等野菜醃製的鹹菜也是有著濃濃的情感,寫下了“陶家甕內,醃成碧綠青黃;措大口中,嚼出宮商角徵”這樣富含情感的語句。

民諺唱“三月三,薺菜當靈丹”,薺菜被古人譽為“靈丹妙藥”,民謠有“春食薺菜賽仙丹”的讚譽。薺菜的藥用價值很高,全株都可入藥,具有健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其花與籽尤善止血。此外,還可以治療痢疾、水腫、便血、目赤疼痛等病症。所以,薺菜又有“護身草”的美名。初春時節,不妨踏青採來一些鮮香的薺菜,烹飪一道芬芳的美食,感受一下這春薺的妙處。

編輯 | 徐婧

稽核 | 王淑軍 厲秀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