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炎炎夏日,古代人如何納涼消暑?冰箱、冷飲、風扇一個都不能少

夏天對於一些人來說實在是不怎麼友好,天氣炎熱、食慾不振、沒有幹勁。現代人還可以吹一吹空調或者電風扇,想吃雪糕、冰淇淋、冷飲等消暑的食品也很方便。那麼生產力落後的古代是怎麼樣熬過一個個炎熱的夏天的呢?其實你能想到的解暑方式,古代人早就做過了。冰箱、冷飲、風扇,一個都不能少。

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冰箱”和機關扇

冰的搬運工

早在周朝的時候,上層貴族就開始用冰塊來解暑。夏天當然是不產冰的,要從冬天“搬運”冰塊。周朝特意設定了一個專門負責採冰、存冰、用冰的官員,叫做凌人。

凌人負責採冰塊;將冰塊儲藏起來,放入冰室。考慮到儲存過程中消耗的問題,每次儲藏的冰塊,需要達到用冰量的三倍,以保證夏天時候的充足的供給。一言以蔽之,就是凌人不生產冰塊,只是冰塊的搬用工

《周禮·天官冢宰·酒正/掌次·凌人》:“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

在春天的時候,凌人開始準備冰鑑。冰鑑就是一種裝冰的器具。如果要是與現代對比的話,就是一種簡陋的冰箱。飲食酒水都可以裝入冰鑑裡冷鎮一下。尤其一些酒水,只有冷鎮之後口感才更好。

不過周王款待諸侯的大宴上,就不能使用冰鑑,而是直接用冰。原因是冰鑑中的冰難以化掉,可能會耽誤時間。可見有了冰鑑之後,確實延長了冰的儲存時間。

《周禮·天官冢宰·酒正/掌次·凌人》:“春始治鑑……凡外內饔之膳羞,鑑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賓客,共冰。”

到了夏天酷暑難耐的時候,周王會將一些冰賞賜給群臣,凌人負責分配這些冰的數量;等到秋冬的時候,酷暑已經熬過去,凌人就將冰室“重新整理”一下,清除舊冰補充新冰,週而復始,絕對將這些貴族的夏天安排得明明白白的。用冰窖藏冰,到夏天使用也是古代常見的解暑方式。比如曹操所修建的“魏三臺”中就有一座冰井臺,其中就儲藏大量的冰塊;而用冰賞賜大臣的良好傳統,也被後世統治者繼承下來。

《周禮·天官冢宰·酒正/掌次·凌人》:“夏頒冰,掌事。秋,刷。”

《水經注·卷十》:“北曰冰井臺……上有冰室,室有數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焉。”

《鄴中記》:“石季龍於冰井臺藏冰,三伏之月,以冰賜大臣。”

機關術風扇

如果說冬天採冰、夏天用冰是大自然的饋贈的話,那麼下面這個機關術風扇就是老祖宗的智慧的體現了。夏天的時候,室外炎熱、室內溫熱,最愜意的莫過於一陣涼風吹過了。那沒有風怎麼辦呢?當然是要用扇子來取涼。團扇、摺扇、羽扇、芭蕉扇,扇子的種類五花八門,不過全都是純人力驅動,簡直弱爆了,不僅搖得胳膊疼,效果也很令人堪憂。

不過這難不倒古代的能工巧匠。至少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有一種機關扇被髮明出來。在長安有一個叫做丁緩的巧匠,發明出一種“七輪扇”,結構大概是七個直徑達一丈的圓輪相連,當然小編沒有看到圖紙,僅憑文字記載很難想象出這種風扇的樣子,就像木牛流馬一樣,至今仍然是眾說紛紜。不過總之是很好很強大。這種七輪扇一個人就能夠操縱,運作起來簡直是滿堂生風,瞬間將酷暑掃除得乾乾淨淨,內心變得毫無波動,甚至有點想穿衣服。

《西京雜記·卷一》:“又作七輪扇,連七輪,大皆徑丈,相連續,一人運之,滿堂寒顫。”

琳琅滿目的解暑小食

冰井、冰鑑、七輪扇,幾乎都是上層貴族的專屬法寶。其實在市井之間,仍然不乏各種琳琅滿目的解暑小食。在唐朝的時候,在酷夏的市場上確實有冰雪在販賣,不過價格十分高昂。價值甚至等同於黃金璧玉。不過這可能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因為在當時還有一件文人身上發生的趣事。

雖然“長安居,大不易”,但白居易的詩名還是傳遍了長安的大街小巷。這種文才也給他帶來非常大的方便。每次想要冰雪的時候,白居易就到市場裡去“取”,確確實實是“取”而不是“買”,還是用筐來取,天天都是這樣。賣冰的商販也願意送給他。如果冰雪的價格真的與金璧等價,那白居易一筐一筐地搬,沒捱揍也是一個奇蹟了。

《雲仙雜記》:“長安冰雪至夏月,則價等金璧。白少傅詩名動於閭閻,每需冰雪,論筐取之,不復償價,日日如是。”

等到宋朝的時候,商品經濟繁榮,市井生活豐富,解暑的小食可以說是層出不窮。根據《東京夢華錄》中的記載,在州橋夜市中有冰雪冷元子、甘草冰雪涼水等食品販賣。

到六月份的時候,大街小巷都在售賣冰雪、涼水茘枝膏、冰雲等食品。書中還貼心地附上了購物指南:在舊宋門外的兩家的冰雪最地道。到夏天的時候,人們“雲檻冰盤,浮瓜沈李”,在高處吹著涼風,吃著解暑小食,那是何等的愜意。

等到清朝的時候,外界的很多東西也進入到中國來,人們的飲食變得更加豐富。有一種叫做“荷蘭水”的飲料非常受歡迎,其實就是汽水。因為清朝多認為外國商品出自荷蘭,於是也就將汽水稱呼為荷蘭水,其實和荷蘭沒有太大關係。清朝也能自己製作汽水,在夏天的時候開始販賣,到初秋仍然是好生意。

《清稗類鈔·飲食類》:“荷蘭水,即汽水……今國人能自制之,且有設肆專售以供過客之取飲者,入夏而有,初秋猶然。”

其他的解暑方式

除了冰鑑、風扇、飲食,古代人還有很多其他的避暑方式,有的很奇葩,不成體例。小編就分散記載在下面,算是對古人解暑的一個補充。

東晉丞相王導在夏天的時候,喜歡用肚子貼著棋盤,還發出舒服的感嘆:“怎麼這麼涼爽!”

《世說新語·排調》:“劉真長始見王丞相,時盛暑之月,丞相以腹熨彈棋局,曰:‘何乃渹?’”

葛洪在夏天的時候,常常喝得大醉然後潛入水底避暑,等到八天之後再出來。不過小編用有限的常識判斷出正常人類肯定是不能潛水八天之久的,葛洪這個人又帶有很濃重的傳奇色彩,大概是以訛傳訛,不是真實的情況。

《遵生八箋·卷四》:“葛仙翁毎大醉,夏炎熱入深水底,八日乃出,以能伏炁故耳。”

袁紹在夏天喜歡酣飲美酒,從早到晚喝得大醉,直到喝斷片兒,也是為了避暑。這種行為也被稱為“河朔飲”。話說“官渡之戰”的時間就跨越了夏天,袁紹該不會是喝迷糊了吧。

《初學記·卷三》:“常以三伏之際,晝夜醋飲,極醉,至於無知,雲以避一時之暑。”

長安富家子弟喜歡在各自的園林用錦緞搭建涼棚,放置座位,邀請長安名妓以及賓客避暑取樂,;而一些放蕩不羈的人則喜歡鑽入山洞中披衣散發,不僅身體涼爽,還能夠“心靜自然涼”,也算是一入世一出世;一高成本一低成本的兩種避暑方式。不過長安富家子弟的動機到底是不是避暑,還有待商榷。

《遵生八箋·卷四》:“長安人毎至六月,以錦結為涼棚,設坐具,為避暑防。”

《四時幽賞錄》:“坐此(飛來洞)披襟散發,把酒放歌……初入體涼,再入心涼,深入毛骨俱涼哉。”

小結

從王室到百姓;從街市園林到山洞水底;從冰箱風扇到冷食汽水。沒有冰塊就從冬天搬運,沒有電風扇就發揮機關技術,古代人想到了各種檔次、各種方面的避暑方式,勢必將與夏天的鬥爭進行到底。現代的小夥伴們是否被驚豔到了呢?

參考文獻:《周禮》、《水經注》、《太平御覽》、《西京雜記》、《開元天寶遺事》、《遵生八箋》、《初學記》、《世說新語》、《清稗類鈔》、《雲仙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