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健康】一頓健康的火鍋該怎麼吃?鍋底含油量排行揭秘!

【來源:汕頭市衛生健康局_工作動態】

今年第一頓火鍋你吃了沒?

天氣慢慢變冷

火鍋又成了在家犒勞自己

或者外出聚餐的選擇

有啥煩惱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兩頓!

可是吃多了怕胖怎麼辦……

有調查發現:一星期吃一次火鍋,每次都吃飽,一個冬天可以長胖5。3kg。

難道“一頓火鍋真的等於10碗飯”?

其實從營養角度來說

吃火鍋不會胖

吃了發胖是因為你不會吃!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

如何吃火鍋才能健康又美味~

避開“四大雷區”

一、高油脂鍋底

吃火鍋的第一個健康雷區就是

高油脂

很多人吃火鍋都會選擇牛油鍋底,翻滾的紅色湯底別提多誘人了!但關火靜置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鍋底凝結出了一層厚厚的油脂。

這些油脂多是

動物油

,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吃多了不僅會增加肥胖風險,也會給血管帶來不容小覷的傷害,大大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甚至惡性腫瘤的風險。

哪種鍋底更健康?

在大家愛吃的牛油辣鍋底、三鮮鍋底、冬陰功鍋底、咖哩鍋底這幾種鍋底中,牛油辣火鍋的含油量是最多的,它們的

含油量排行是:牛油辣鍋底>咖哩鍋底>三鮮鍋底>冬陰功鍋底。

而相比起這四種鍋底,

清湯火鍋含油量更低,相對更健康

。如果想要減少油脂攝入,建議大家首選清湯鍋底。如果實在想吃高油脂的鍋底,就減少吃的次數。

二、食材中的“隱形油脂”

你認為選了清湯鍋底就躲過了油?錯了,食材中還有很多是高油脂的。涮肉裡口感最好的

雪花肥牛

,油脂含量最高,約20%;

牛丸

的脂肪含量是15%;而

眼肉、上腦

脂肪含量則低於10%,相對健康點兒。所以建議選擇油脂含量較低的食材。

哪種內臟油脂含量最高?

動物內臟類食材同樣備受大家喜愛,那麼豬腦、肥腸、鴨腸等食材,哪個油脂含量最高呢?

答案是:

肥腸>豬腦>鴨腸>毛肚>黃喉

,其中肥腸的油脂含量>10%,是脂肪含量最高的內臟之一。所以,如果實在要吃動物內臟,可以選擇毛肚、黃喉等脂肪含量低一點的。

三、警惕高嘌呤湯汁

火鍋湯中含有大量的嘌呤,它會在人體內代謝時產生尿酸。如果嘌呤攝入過多,容易引發高尿酸症,也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而且隨著煮火鍋時間的延長,嘌呤的含量在6~10分鐘時會顯著升高,在30分鐘左右達到頂峰。

有痛風的朋友只要這麼吃上一頓再加點啤酒,很可能第二天就會出現關節的紅腫熱痛。所以,火鍋吃肉吃菜就行,千萬別喝湯,尤其是熬煮時間較長的湯。

有人喜歡吃毛肚、鵝腸等動物內臟,但動物內臟的嘌呤含量很高,建議痛風的朋友也少吃。

鍋底嘌呤含量排行榜

通常,我們都認為海鮮鍋底的嘌呤很高,但其實骨湯鍋底的嘌呤也不低,且補不了鈣。有些海鮮的嘌呤含量也會低於骨頭,比如螃蟹、海參、海帶。因此,

一般嘌呤含量的排行應該是:海鮮湯、骨湯>菌菇湯>番茄湯。

四、注意蘸料中的高熱量

躲過了湯底,躲過了食材,還有蘸料在這等著。有些蘸料的熱量比米飯、麵條等主食都高。比如100克香油的熱量相當於六小碗米飯。

蘸料的熱量排行榜

就單獨一樣蘸料而言,各種調料的熱量排行榜是:

香油、老乾媽>沙茶醬>芝麻醬>海鮮醬>醬油。

在選擇調料的時候,建議大家選擇熱量較低的,比如醋、醬油、辣椒、蒜等低熱量蘸料;儘量不用麻醬、香油等蘸料。

講究順序

除了避開吃火鍋的四大雷區,還要注意

飲食順序

①少量喝點清湯;

②吃嘌呤含量低,又佔據胃容量的蔬菜;

③吃膳食纖維高、能量又低的薯類;

④最後吃肉類。

生活中還有不少人

會在吃火鍋前先吃點水果墊底

甚至用冰塊、切片面包等“神器”吸油

但這樣做真的能減少油脂的攝入嗎?

其實未必!這些方法多是心理安慰。而且如果總是用“神器”做保護傘,也可能放縱自己,導致油脂攝入過量。

一個健康成人每天的油脂攝入量應該不超過30ml

,但實驗表明,吃一頓牛油火鍋,攝入的油脂量超標近4倍。

另外,吃水果(特別是高糖水果)後再吃大量油脂,很容易造成

高糖與高油脂的混合

,對健康的影響更大。

其實大家在吃火鍋時,

只要注意鍋底、食材的選擇,調整飲食順序,注意頻率,火鍋就能吃得更健康!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