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百家號徵文賽】第十九期:《羅織經》:殺人於無形的葵花寶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系列徵文賽。

《羅織經》封禁千年,蘊含的智慧,讓現在人感到“心涼”

說到正邪不兩立,大家都能想到武俠劇中的正反對立。邪教一直為世人所不容,修習邪功之人也多是多行不義必自斃,就如同修煉葵花寶典的嶽不群。而在中國古書典節中,有這麼一本千古邪書它可以稱得上是殺人於無形的“葵花寶典”,這本書到底邪在哪裡?

傳說大奸臣秦檜對此書是愛如珍寶、手不適卷,唐朝酷吏周興死前讀完此書甘願受死,就連武則天看完之後也不禁感嘆到:“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當代作家柏楊在編撰《中國人史綱》時評價此書說:南周王朝在歷史上出現短短16年,對人類文化的貢獻只有一部《羅織經》。

古往今來,這本書成為了大奸大惡之人的武林秘籍,奸佞小人靠著這本書看透人心,玩弄人性一步步走上了人生的巔峰,成為朝堂中翻雲覆雨的人物,忠臣義士卻為這本書陷害詬病一個個枉死獄中,這樣一本為世俗禮法所不容的邪書,它的作者又該是一個怎樣的人才呢?

告密之氣風起

說起《羅織經》就不得不提到武則天的武周王朝,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其心機之深我們當然不必多說,她更改國號登基稱帝的是直接挑戰了千年來的男權社會,在當時朝堂內外無不怨聲載道,指責她獨統霸道。李唐舊族以及忠於皇室的大臣們也一直在旁虎視眈眈,伺機推翻她的統治。

在這樣的情況下,武則天形成了一股自己獨有的執政風格,那就是重用酷力、製造政治恐怖。公元684年徐敬業和駱賓王等人起兵造反的事情加劇了武則天的多疑猜起之心。為了清除一己,她開啟告密之門,下旨要求各地官員務必禮遇告密者。

即使索告之事不實也不會追究其責任,如果涉密事件重大甚至可以面見皇帝賜官賞銀,於是一時間“四方告密者蜂起”。天下洶洶、人人自危,而《羅織經》的作者來俊臣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脫穎而出的一位“神人”。

從死囚到卿相

來俊臣本來不姓來,他的親生父親叫蔡本是個整日遊手好閒的賭徒,蔡本有個朋友叫來操經常私下裡勾引蔡本的妻子,一來二去,來操就和蔡本的妻子好上了。於是在來操的設計下蔡本輸光了全部家產,最終只能拿自己已經懷孕的妻子來抵債。

而蔡本的妻子進門不久以後,就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孩子就是來俊臣。在這樣一個複雜環境下長大的來俊臣,他的耳濡目染中都是撒謊誠信、勾心鬥角。果不其然來俊臣長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地痞流氓,因為犯奸道罪被捕入獄了。即使在獄中來俊臣也不老實,他最愛乾的事就是捕風捉影,瞎編亂造,向獄卒告發其他人的罪行。

由於他所告之事大都是無中生有,官員們查來查去也毫無收穫,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這激起了刺史王續的怒火,他痛斥來俊臣後將其仗則100來俊臣這才老實了下來。然而這段痛打卻讓來俊臣鹹魚翻了身,就在來俊臣被打後不久刺史王續因犯事被朝廷株殺。

來俊臣靈機一動憑著死無對症,繼續編造王續謀反的罪證,還移花接木造謠自己是一位要揭發王續而招致的痛打。因揭發謀反有功武則天親自接見了來俊臣,頃刻之間來俊臣從此求搖身一變成了侍御史,後又一路晉升至左臺御史中丞成為了武則天的心腹之臣。

這樣一位不名一文的雞鳴狗盜之徒驟然手窩大權,傳說他在審理案子時,只要不合心意就會諸人九族,死在他手上的人屍體可以繞長城一圈。滿朝文武大臣無不對其兩股戰戰、噤若寒蟬,我們所說的《羅織經》正是來俊臣所寫,用來教授自己的門徒如何羅織罪名,構陷他人的技術指導之書。書中條理清晰、有頭有尾其中案件的審理、刑訊的過程乃至如何牽連他人如何實施酷刑都羅列得非常詳細。

厚黑鼻祖的心術權謀

《羅織經》共有12卷,分別是《閱人》、《事上》、《治下》、《控權》、《制敵》、《故榮》、《保身》、《察奸》、《謀劃》、《問罪》、《刑罰》、《瓜蔓》此書篇幅並不長但卻直擊人性的陰暗面。由於這本書雖然藏汙納垢,但也不乏古人對於人性的一些思考,因此我們就帶著大家粗略的瞭解一下這本《羅織經》。至於這書中說的究竟是對或者不對,我相信在咱們解讀完之後,各位觀眾一定都有自己的見解。

第一卷《閱人》:其中主要是教人在社會中如何查言觀色,看穿別人的本質並加以利用。他認為如果自己受到了傷害,要麼是因為自己看人不清,對人不夠深入瞭解,要麼是自己心慈手軟,做事不夠殺伐果斷。這是怎麼個意思呢?咱們來舉個例子就像是吳王夫差對越王勾踐就是典型的識人不清。

夫差看不穿勾踐假意奉承下的復仇之心,又心存手軟沒有吞併越國,最終導致了吳國的滅亡。有道是畫虎畫皮難畫骨,看人絕不可以偏聽偏信,要深入多元的去了解一個人識人之後再信任。

第二卷《事上卷》:書如其名,教人如何阿諛奉承討好上級,原文有這麼一句話:上者驕,安其心以順;上者優,去其患以忠;順不避媚,忠不忌曲,雖為人詬亦不可少為也。這話的意思是說居於上位的人都是自視甚高十分驕傲地,作為他們的手下要絕對服從領導,讓領導對自己放心。當領導有煩心事時,就要挺身而出,主動為他們解決問題,以此來表明自己的忠心。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這道理大家都懂,到底高明在哪裡呢?這話還有下半句僅僅這麼幹,並不能在領導面前真正地體現出自己的價值。作為下屬在服從領導的命令時,千萬不能忘記迎合領導的喜好,隨時顫昧幾句。但當為領導解決問題時,需要對領導有所隱瞞,千萬不能和盤脫出。因為保留自己的神秘感,讓上級看不透自己的能力,才能讓自己始終站穩腳跟,不會被隨意當成棄子。

在這幾卷書中,基本還都是傾向於如何自保,但接下了幾個篇章旋律就有些骯髒陰險了,講的是如何詬病誣陷、卸磨殺驢、斬草除根。例如在《控權》中提到在時局混亂動盪時,需要啟用真正有能力的人。但當時局穩定以後,就要將這些人剷除以絕後患。因為只有平庸無才的人才是最聽話的,這句話也在後來的歷史中得到了印證。

無論是趙匡胤黃袍家身後的杯酒釋兵權,還是朱元璋登機後大肆斬殺開國眾臣。無一不是書中這段話的實際應用。在《制敵》中他還為敵人重新下了定義,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數敵,敵人就是彼此有利害衝突的人。如果判斷不出自己的敵人是誰的話,就不可能找到自己的朋友,因為人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面對不同的敵人,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對於上司的敵人,就一定要和領導保持統一戰線,這個敵人即使是自己的家人好友也一定要替領導剷除乾淨,對於親人朋友的敵人,一定要估量利益關係後再下結論,他們的敵人也不一定是自己的敵人。他認為這麼做即使親情淡薄,朋友間貌合神離,但卻能免遭禍患平步輕雲,這又有什麼不好呢。

書邪還是心邪

《羅織經》承襲了荀子與韓飛的“人性惡”,他認為“人者多欲,其性尚私”。在來俊臣的世界中,人類的本性都是自私自利的,他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可以無所不為。同時人都是偽善的,他們總是透過嬌飾與偽裝來掩蓋自己的本性,裝出一副安分守己的樣子。因此說“人心多詐,不可視其表”。

《羅織經》始終認為這個社會惡人多善人少。我們生活在其中如果不順應人性,不與之同流合汙,就必將惹禍上身。他就像是一本坦白書,把人性的陰暗面完全的暴露在世人面前,掀開了虛假偽善的面紗。

其實大家感到害怕的並不是《羅織經》的內容,而是險惡的人心。山川之險,莫過於人心。我們今天討論這本書,不是為了教人向惡而直面罪惡才能認清人心,明白作惡的手段,才能抵禦惡人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