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人物】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一個被歷史低估的超級勤政家

勾踐,百折不撓的代表,臥薪嚐膽的越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從小我們就被告知:吳王夫差打敗越國後,勾踐整日睡在薪草上,品嚐蛇膽之苦,以此警醒自己要勤於治國、一雪前恥。《史記》如此描述勾踐的勤政:

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越王勾踐世家》

勾踐、范蠡、文種君臣一心,如此披肝瀝膽20年,終於迫使夫差自盡、越國滅吳。

因此,所有老師都告訴我們,臥薪嚐膽的勾踐是大毅力的勝利者。

但卻沒人為我們補課,勾踐的勝利是“半截子式”的勝利,越國並沒有因此稱霸!

我們所熟知的“春秋五霸”有兩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

第二個版本: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而在這兩個版本中:臥薪嚐膽的勾踐,與仁義之師的宋襄公,分別是其中的笑話——他們背後的國,配不上他們的霸王之名!

這麼說吧!談起越國你能想到誰?勾踐!

然後呢?沒了!連第二個出名國君都沒有的越國,只能算是曇花一現的繁榮。

勾踐之所以位列“春秋五霸”,不是因為越國變強了。而是因為吳王夫差,脅迫齊國黃池會盟,彰顯了吳國的強大。

讓齊國畏懼的吳國,卻讓越國給滅了,這就是勾踐位列五霸的原因!

但勾踐的霸主之位是名不副實的,他在消滅吳國的第二年,就大面積割地給了楚國:

勾踐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於宋,與魯泗東方百里。——《越王勾踐世家》

夫差自盡後,勾踐確實風光過一段時間。渡過淮河北上;與齊國、晉國會盟徐州;周元王賜胙封為伯。

但南返後勾踐卻發現,越國守不住淮河以北的土地,於是就有了這次大規模割地。淮河上游給了楚國;淮河以北還給了宋國;泗水以東百里之地給了魯國。

勾踐擊敗了夫差,但吳國一半的土地,卻分給了周邊各國!勾踐為何做這般糊塗事?

懂得養生的人,都知道一個詞——虛不受補。就是說虛弱的身體,是不能一次性吃大量補品的,因為他的身體消化不了。越國就是這麼回事!

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

《史記》說越人身上刺有花紋、以草木為食,這是一種半原始的狀態。越國偏離中原,腹地多山多水,生活環境惡劣,民眾彪悍善戰。

因此,越國能擊敗吳國,是越人個個善戰,而不是人口眾多。而且勾踐臥薪嚐膽20年,擊敗的是夫差窮兵黷武的吳國:

吳王弗聽,遂伐齊,敗之艾陵,虜齊高、國以歸。

役反,使人賜子胥屬鏤劍以自殺。

吳王北會諸侯於黃池,吳國精兵從王,惟獨老弱與太子留守。

其後四年,越復伐吳。吳士民罷弊,輕銳盡死於齊、晉。——《越王勾踐世家》

夫差先是攻打齊國,贏了!得了地盤、但精銳有損失;

夫差好大喜功,殺了肱骨之臣伍子胥;

夫差帶精銳黃池會盟,勾踐攻破吳都、殺吳太子,積蓄多年力量偷家成功;

夫差帶精銳班師,勾踐揣測無法力敵,放棄吳都撤軍;

之後夫差連連與齊國、晉國開戰,吳軍精銳都死在了北方;

最後夫差窮兵黷武,吳軍損失殆盡,這才有了勾踐的勝利。

勾踐的勝利,並不是越國強過了吳國;而是昔日強盛的吳國,在與齊、晉爭霸中自然衰弱了;鄰近的地緣,讓勾踐完成了最後一擊罷了!

因此滅吳之後,勾踐卻守不住吳國遼闊的面積,最終割讓大半給了周圍鄰國。

“苦心人,天不負”,既然越國還不夠強,勾踐不應該繼續君臣同心,臥薪嚐膽讓越國變強嗎?

但事實證明,共患難易、同富貴難!當一個人面對生存危機時,他會傾盡一切去努力,不管是朝著哪個方向都容易做到極致。

可當危難消退之際,人的各種慾望就會隨之而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再想保持當初那份純粹就成了奢望,勾踐也是如此!

當吳王夫差自盡,越國吞併半個吳國,成為一方小霸後。勾踐不僅沒能繼續臥薪嚐膽,堅持勤政治國,反而權力之心益重,猜忌起了昔日共患難的范蠡、文種。

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范蠡察覺到勾踐猜忌之心後,攜帶妻子、家人泛舟五湖,離開越國遠赴齊國。范蠡臨走前,給好朋友文種留下了一封遺書——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但善於政事的文種,並沒有聽取范蠡告誡離開,而是選擇留下來繼續治理越國。他始終相信,勾踐不會忘記昔日情分;他也始終堅信,自己會讓越國蒸蒸日上!

越王乃賜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種遂自殺。

直到有一天,越王劍被勾踐抽出,扔給文種時。為越國操碎了心的文種,才茫然問道:“我文種為大王治理越國20年!如今兩鬢已然斑白,我何害於越、何危於王,為何非要以死相逼”?

勾踐回答道:“先生可還記得,當年夫差圍困會稽之事?

您為寡人進獻伐吳七策,寡人用了三策,夫差就自刎了!

現在還有四策存於先生心中,就勞煩先生去地下教導先王去吧”!

人性的陰暗面,在這一刻勾踐的嘴臉上,展現得淋漓盡致。絕望的文種,最終撿起越王劍,結束了一代名士的人生……

功成名就的勾踐,早已忘卻臥薪嚐膽的艱辛,也沒有正視越國的實際國力。迫害范蠡、文種之後,勾踐一生再無出彩事蹟,越國之君再無一人揚名天下。浩浩蕩蕩20年的臥薪嚐膽,換來的只是史書上寥寥幾筆:

勾踐卒,子王鼫與立。王鼫與卒,子王不壽立。王不壽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無彊立。

人性的陰暗,最終毀滅了勾踐的光輝!那個誓要一雪前恥的越王,最終成了開族譜的家長!臥薪嚐膽典故的背後,多了一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今人睹之,不亦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