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漲知識 | 鮑魚為什麼叫“鮑魚”?

鮑騎士(baoqishi2020)授權轉載

鮑魚之名自古就有。

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

有這樣一個橋段:“會暑,上轀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

說的是始皇死於巡視東方的路上,正值酷暑,雖然屍體經過降溫處理,但時間長了還是會有腐臭傳出,為了掩人耳目,防止風聲走漏,趙高、李斯和胡亥就想到了用鮑魚混淆屍體發出的腐臭味,這招果然奏效,從河北沙丘一直到咸陽的行程中均無人發現真相,從而為胡亥纂權爭取到了時間。

咦,鮑魚的氣味怎麼會那麼臭呢?

這跟我們日常接觸到的不一樣呀

是的,在古代另一個經典著作《說苑》中,孔子言:“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意思是,與不好的人在一起,如進入鮑魚之肆,君子久處其中,慢慢就會被同化。

從這裡就可以看到,古代的人們,提到鮑魚首先想到的就是臭。

《釋名·釋飲食》對鮑魚的解釋最為通透,“鮑魚,鮑,腐也,埋藏奄使腐臭也。”

又依據《急就篇·注》的“鮑亦海魚,加之以鹽,而不幹者也。”

我們得出結論

此鮑魚非彼鮑魚

正在晾曬的鹹魚幹

因此,古代的鮑魚我們理解為“黴香鹹魚”更恰當些,而我們今天說的鮑魚在古時卻被稱作“鰒魚”。

《廣志》中有“鰒無鱗有殼,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九。”

《本草綱目》中並沒有“鰒魚”的條目,而是將之放在了“石決明”的介紹中。

時珍曰:“石決明形長如小蚌而扁,外皮甚粗,細孔雜雜,內則光耀,背側一行有孔如穿成者。生於石崖之上,海人泅水,乘其不意,即易得之,否則緊粘難脫也。陶氏以為紫貝,雷氏以為珍珠牡,楊倞注《荀子》以為龜甲,皆非矣。惟鰒魚是一種二類,故功用相同。”

鮑魚攀附在礁石之下

現在已經不太清楚為什麼會用“鮑魚”來稱呼鰒魚,但這顯然是

從清代開始盛行

畢竟明代的《本草綱目》中,還只是把“鮑魚”當作鹹魚幹。

至於如何解開鰒魚被後世稱作“鮑魚”的謎團,理論依據較多的學者認為,是讀音導致!

最初的時候,“鰒”與“鮑”的讀音怎麼著也讀不到一塊兒,但慢慢就成了近音字。

就像明代古音學家陳第在《毛詩古音考·自序》中所說“蓋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

怎麼個近音法?

這裡就涉及到古時方言和語法的不同,對現代人來說有些拗口,也有些摸不著頭腦。

清代文學家金埴為此在《巾箱說》中提到“鰒,音薄,入聲;北人讀入為平,故呼鰒魚為庖魚;而今南方亦相率呼為庖,則南方而北音矣。”

清代文學家周亮工在《書影》中說道:“鰒魚出膠州,鰒音撲,今皆呼鮑。”

清代嘉慶年間進士郝懿行在《曬書堂筆錄》中也說道“今京師市肆及苞苴問遺,鰒魚也通稱鮑魚,文字假借,古人弗禁也。”

方言音近

這個說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援,到底是不是這個原因,後人也只能從史料文獻中窺見一二,並不能完全辨別真偽。

說到這裡,大家已經知道了由“鰒”轉變為“鮑”的原因,另一個疑問又產生了。

古時候的“鮑魚”是鹹魚幹,稱作“魚”大家能理解,可古時候的“鰒魚”可不是魚, 為什麼名字也叫“魚”呢?

原來,在《史記·周本紀·注》中有一種說法“魚者介鱗之物,兵象也。”

魚是帶殼和帶鱗生物的總稱,而鰒魚帶殼,自然就可以成為“魚”了。

到如今,現代生物分類已經很明確的將鰒魚(鮑魚)歸屬於海洋貝類動物,不再按古時的說法來分類,卻還是沿用了古時的叫法。

只是“鰒魚”變成了“鮑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