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永樂大典》歷盡火燒、當磚頭、擋子彈,可謂劫後餘生

我國素有“易代修史,盛世修書”的傳統,漢武帝時修了《史記》,永樂時修了《永樂大典》,乾隆時修了《四庫全書》。為什麼要做這個呢?我想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修書有面子唄。“成一家之言”是多麼榮耀的事情,身體可以消亡,豐功偉績會被忘卻,但是文化可以永遠流傳,只要後世一看流傳下來的部頭,就會想起這是某某當朝修的,如此以來也得以被後世銘記了。再有,盛世也給充足的經濟條件、人才班子來修書,亂世連人命都不保了,哪來的條件和精力修書。

今天就在這裡述說一下《永樂大典》的編纂、流失與迴歸,也讓感興趣的人瞭解更多關於《永樂大典》鮮為人知的故事。

1403年,也就是朱棣打敗了他的侄子,正式改元“永樂”的第一年,他檢閱完了天下兵馬之後,仍覺得不過癮,他還想檢閱古今諸書典籍,但又覺得這些書太多太雜了,於是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要是這些亂七八糟的書能彙編成一本,那豈不是美哉,想看的時候,“如探囊取物爾”。

想幹就幹,朱棣歷來屬於行動派,於是他把這個艱鉅的任務交給了大明第一才子解縉,並交代這部書一定要包舉天下所有文獻,囊括所有的知識門類。解縉接到任務也是幹勁十足,立馬組建了寫作班子來做這件事情,加班加點,僅用了一年時間就編好了。可能是趕工的原因,朱棣看了之後不是特別滿意,於是打回,又修了4年時間,終於在1408年竣稿,朱棣很高興,賜名《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規模大的驚人,全冊有22877卷,僅目錄就有60卷,共計11095冊,字數約為3。7億字。從儲存下來的《永樂大典》遺冊來看,它比一般的古書要大一些,高約50釐米,寬約30釐米,比現在的A3紙還大一些。因為是皇家主持的修書,因此包裝必須要精美,封面是多層宣紙硬裱,再用一層黃絹包裹,書皮左上方貼長條黃絹鑲藍邊書籤,標出卷數,書皮右上方貼小方塊黃絹邊籤,標出韻目及本冊次第。

然而,這部書編好之後,並沒有立馬刊印出來,可能是規模實在太大了。實際上,它一直沒有刊印出來,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也只是它的“副本”,這個後文再說。1420年朱棣把首都遷到了北京,《永樂大典》也從南京轉移到了北京,然後一直藏在書庫裡面吃灰。

斗轉星移,輪到嘉靖當家了,嘉靖皇帝雖然喜歡做甩手掌櫃,但是他非常喜歡《永樂大典》,這個在《明實錄》等文獻中有記載,有次宮中意外失火,他立馬命人去文樓搶救《永樂大典》,一夜中竟下三四次旨,這種焦急失態,足以見證《永樂大典》在他心目中的分量。火災之後,嘉靖萌生將《永樂大典》再抄一部另外儲存的想法,而這麼一抄,也花去了五年時間,直到嘉靖去世,他都沒有見著重抄的副本問世。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永樂大典》,就是這個副本,而它的正本,連一頁紙都沒有流傳下來,它的下落已成為一個永遠的謎。

對於《永樂大典》來說,它更大的劫數還在後面。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組成的強盜搶去了大量的文物珍寶,其中《永樂大典》也未能倖免。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永樂大典》直接被強盜們用於擋子彈,當作墊機槍磚頭!據學者統計,在1900年的戰事中,損失的《永樂大典》至少有605冊。

到了民國初年,京師圖書館(也就是今天國家圖書館的前身)僅藏《永樂大典》64冊,不及原數的1%。而且這個成績還是魯迅先生爭取過來的。他當時出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主管圖書館工作,他多次以教育部名義向社會人士徵集《永樂大典》,才徵集到這些遺冊。從這裡也開啟了國家圖書館持續至今的搜求《永樂大典》的歷程。

直到今天,國家圖書館已成為全球收藏《永樂大典》冊數最多的圖書館,總計224冊,這個成績來之不易,是歷經百年才有這樣的成績。這其中凝聚了黨和政府守護傳統文化遺產的堅定決心、收藏者化私為公的襟懷、管理者對書籍的認真搜求與妥善保護,還有社會大眾的關心。

回顧《永樂大典》的遭遇,它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只有國家強盛了,才能賡續與弘大文脈,才能讓文化得以更好傳承。所以,我們應該感謝這個盛世。